图书介绍
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RESEARCH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A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APPROACH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RESEARCH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A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APPROACH](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2570721.jpg)
- 姜占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RESEARCH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A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APPROACH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1研究缘起1
1.2研究意义3
1.3研究方法4
1.4本书构成4
第二章 过渡语语用学7
2.1过渡语语用学定义7
2.1.1过渡语7
2.1.2语用学8
2.1.3过渡语语用学内涵10
2.2过渡语语用学研究内容13
2.2.1语用理解13
2.2.2语言表达14
2.2.3语用迁移15
2.2.4对交际效果的研究15
2.2.5对语用石化的研究16
2.3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理论基础22
2.3.1言语行为理论22
2.3.2语言的间接性25
2.3.3礼貌原则26
2.3.4合作原则28
2.3.5关联理论29
2.4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30
2.4.1问题之一:不对等问题30
2.4.2问题之二:较少动态研究31
2.4.3问题之三:较少语用正迁移研究33
2.4.4问题之四:较少书面言语行为研究33
2.4.5问题之五:受试者文化背景的局限性34
2.4.6问题之六:语用评估研究匮乏34
2.5小结35
第三章 语用能力37
3.1交际能力37
3.2语用能力及其分类41
3.2.1对语用能力的描述41
3.2.2语用能力的分类45
3.3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46
3.4小结46
第四章 国内外语用能力评估数据收集方法研究48
4.1口语语篇48
4.1.1真实语篇48
4.1.2话语引出49
4.1.3角色扮演49
4.2问卷调查51
4.2.1等级量表法51
4.2.2多项选择54
4.2.3篇章完形58
4.3口头(书面)自我报告62
4.3.1叙事型自我报告62
4.3.2口头话语原型62
4.3.3日记63
4.4小结63
第五章 我国语用能力问卷构念效度研究64
5.1效度64
5.2构念效度65
5.3语用能力构念效度67
5.4效度的检验方法68
5.5我国语用能力问卷构念效度调查69
5.5.1我国语用能力研究问卷综述69
5.5.2我国语用能力问卷的构成71
5.5.3再测对象和步骤72
5.5.4评分72
5.5.5数据分析73
5.6小结75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具体操作77
6.1 Bouton对隐含意义的评估77
6.2 Hudson等人对社会语用能力的评估78
6.3 Roever基于网络对语用语言的评估78
6.4语用能力成分简述79
6.5语用评估的构成80
6.5.1语用识别和语用理解80
6.5.2言语行为能力的评估——以“批评”言语行为为例85
6.6理论层面上评估方法构念效度的验证99
6.6.1评估的内容99
6.6.2具体方法100
6.7语用问卷效度验证的具体操作101
6.7.1内容效度验证101
6.7.2受试者心理分析111
6.8小结115
第七章 语用能力与语法能力之间的关系117
7.1语法知识与语用能力描述117
7.2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法能力之间的关系118
7.2.1语用能力先于语法能力120
7.2.2语法能力先于语用能力122
7.3发现与小结127
第八章 语用教学模式构建129
8.1国外课堂语用教学回眸129
8.1.1语用知识性质129
8.1.2语用学习效果调查130
8.1.3课堂语用教学方法131
8.1.4课堂语用教学时间132
8.1.5课堂语用教学效果评价手段132
8.2语用失误133
8.2.1语用失误的定义133
8.2.2语用失误的分类134
8.3我国低年级大学生语用教学的必要性138
8.3.1教学现状使然139
8.3.2测试手段和后果使然139
8.3.3调查现状使然139
8.4我国低年级大学生语用教学的可行性140
8.4.1实践基础140
8.4.2理论支持140
8.5语用教学中的语用知识类分141
8.5.1语用语言知识141
8.5.2社会语用知识142
8.6语用教学的具体模式143
8.6.1显性课堂教学模式143
8.6.2隐性课堂教学模式147
8.7小结153
第九章 教师与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154
9.1熟稔学习者语用发展理论154
9.1.1文化合流模式155
9.1.2言语行为调节理论156
9.1.3认知处理模式157
9.1.4社会文化理论162
9.1.5语言社会化165
9.1.6作为学习目标和过程的互动能力模式165
9.2语用能力培养中教师注意的具体事项166
9.2.1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词汇,重视实词文化内涵166
9.2.2对比汉英语言语法结构,重视语法结构规范167
9.2.3对比中西伦理价值,夯实学生文化底蕴167
9.2.4研究语言教学流派,构建特色教学风格169
9.3小结170
第十章 教材中的语用知识研究171
10.1国外英语教材中语用知识研究171
10.2国内英语教材中语用知识研究172
10.3教材编写中语用知识渗透的指导原则174
10.3.1语言材料的真实性174
10.3.2语用信息的元语用阐释的必要性176
10.3.3课后相应语用练习的必要性179
10.3.4语用知识的层级进展、有的放矢180
10.3.5避免公式化,强调语境181
10.4小结182
参考文献183
附录1我国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一览201
附录2整理后待查构念效度的语用能力问卷229
附录3篇章完形评分标准238
附录4 A Survey(NS)240
附录5 调查问卷(NNS)242
附录6 A Survey(NNS)243
附录7 A Quiz(NNS)245
附录8语用能力评估方法——判断正误249
附录9专家内容效度判断253
后记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