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兼论耕地保护农业现代化和对外开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兼论耕地保护农业现代化和对外开放
  • 金鹏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35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粮食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兼论耕地保护农业现代化和对外开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形势分析篇3

第一章 导言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的意义10

第二章 我国粮食供需13

第一节 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地区与品种分化趋势明显13

一、粮食生产总量持续增长13

二、粮食播种面积平稳下降16

三、单产稳步提高18

四、粮食产量地区分布变化显著20

五、粮食生产结构变化较大23

第二节 粮食消费快速增长,结构升级加快26

一、粮食消费总量快速增长26

二、口粮消费稳步下降,饲料与工业用粮快速增长27

第三节 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自给率逐步降低30

一、谷物供需基本平衡,大豆缺口较大30

二、谷物自给率较高,粮食自给率呈下降趋势31

三、主要粮食品种供需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33

四、农产品贸易大幅提高,对外依存度逐步上升34

五、与全球粮价联动性加强,大国效应不断弱化36

小结39

第三章 未来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需测算41

第一节 我国粮食需求测算41

一、口粮需求测算42

二、工业用粮预测45

三、饲料用粮预测45

四、种子用粮预测45

五、粮食损耗46

六、未来20年我国粮食需求预测47

第二节 我国粮食产量预测48

一、我国谷物产量预测49

二、预测结果与已有文献的比较50

第三节 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分析51

第四节 不同情景模式下的食物需求测算53

一、第一层次:基本生命安全54

二、第二层次:基本营养安全55

三、第三层次:全面营养安全56

第五节 未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分析58

小结63

第四章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64

第一节 当前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安全保障水平较高64

一、粮食自给率相对较高64

二、粮食储备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65

三、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6

四、粮食生产较为稳定67

第二节 粮食安全代价高昂,生产模式不可持续68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质量下降68

二、水资源数量不足,水源污染严重70

三、粮食单产增速下降,增产空间受到压缩71

四、地方政府和农户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生产动力减弱74

五、粮食安全机会成本较高,制约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76

六、部分农产品自给率不断降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77

七、粮食高储备代价较高,运营效率较低77

第三节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原因分析78

一、传统粮食安全观念居于主导地位,耕地与水资源被过度利用78

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过于粗放,挤占大量优质耕地资源79

三、农业企业海外开拓不足,利用境外农业资源能力弱80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迟缓,农业劳动生产率低81

五、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支持不足84

小结87

下篇 战略篇91

第五章 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 构建粮食安全新战略91

第一节 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观念演变91

一、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91

二、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争论9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粮食政策的演变96

第三节 树立粮食安全新理念98

一、转变单一的粮食安全观,树立综合化的食物安全观99

二、确定粮食安全保障重点,树立分层次的粮食安全观102

三、转变对短期粮食产量的过分关注,树立长期可持续的粮食安全观104

四、转变封闭的粮食安全观,树立开放的粮食安全观105

第四节 构建粮食安全新战略110

一、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10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111

三、加强农地保护与综合利用112

四、加大海外农业资源开拓力度112

小结113

第六章 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15

第一节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业结构亟须调整115

一、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基本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116

二、居民食物消费明显升级,动物性食品需求快速增长117

三、农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亟待升级119

第二节 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123

一、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资源利用低效123

二、牧草业发展滞后,影响肉奶产品质量安全124

三、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强化了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126

四、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和过度利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127

第三节 从草地农业入手,发展“粮草经兼顾”农业129

一、草地农业内涵及优点129

二、我国发展草地农业的可行性131

三、我国草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34

四、发展草地农业,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37

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作物138

小结142

第七章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144

第一节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144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145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147

第二节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借鉴151

一、美国模式——大规模农场151

二、日本模式——现代化的小农经济154

三、欧洲模式——适度规模经营155

第三节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159

一、推动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159

二、坚持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适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160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163

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65

五、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68

六、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支农力度170

小结171

第八章 加强农地保护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72

第一节 我国耕地保护现状172

一、我国耕地分布与变动情况172

二、耕地的结构性变化178

第二节 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80

一、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耕地不足约束逐渐凸显180

二、耕地质量保护效果较差,耕地长期生产能力下降182

三、耕地占补基本平衡,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问题突出183

四、耕地征收数量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较高185

五、耕地违法案件频发,企事业单位耕地违法比例上升188

六、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耕地占补平衡难以落实189

七、稀缺性使得耕地增值,传统粗放型用地模式难以为继190

第三节 耕地保护问题的制度根源190

一、耕地产权不明晰,基础制度不完整191

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到位195

三、耕地保护过度依赖政府,忽视其他主体和市场机制的作用200

四、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保护的外在压力持续增加204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206

一、拓宽耕地保护范围为农地,制定农地保护新战略206

二、加强包容性农地制度建设,完善和创新农地保护机制209

三、构建多层次农地流转市场,探索扩大土地流转区域范围215

四、加强政府农地宏观调控和监管,确保政策有效实施223

五、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基础228

小结233

第九章 加快农业开放步伐 加强国际农业资源利用234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规模大幅增长235

一、农产品贸易总额大幅增长,净进口格局基本形成235

二、耕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渐显236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250

一、供求失衡和成本差距日益明显,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51

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差异显著,油料与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270

三、农产品进出口国家与地区高度集中,渠道单一问题显现272

四、农业开放的经验总结273

第三节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农业资源利用281

一、确立全球农业战略,加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利用281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285

三、参照国际经验倡导科学膳食方式,实现粮食节约利用288

四、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提高应对极端事件能力289

小结289

第十章 结论291

一、当前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存在区域和品种的不均衡性291

二、未来粮食生产与需求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不同农产品供需差异较大293

三、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较高,但粮食安全代价高昂293

四、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294

五、顺应居民消费变化,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95

六、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297

七、加快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变革,有效遏制耕地流失与污染趋势298

八、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强国际农业资源利用299

参考文献301

附录1粮食安全层级判断依据308

一、基本营养安全的主要判断依据:收入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308

二、全面营养安全的主要判断依据:发达国家粮食消费稳定阶段309

附录2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