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
  • 郑燕祥著 著
  • 出版社: 广角镜出版社
  • ISBN:962226101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传统理论的看法及其面临的挑战3

第一章 导论3

第二章 传统理论的观点9

(一)现代社会的一些特征9

(二)自由主义的看法11

(三)功能主义的看法14

(四)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19

第三章 面临的挑战32

(一)关于教育之个体功能的争论32

(二)关于教育之「社会」功能的争论33

(三)关于教育之政治功能的争论45

(四)关于教育之经济功能的争论47

(五)关于教育之文化功能的争论49

(六)更迭性观念——冲突论49

第四章 结论56

注释57

参考文献60

第二篇 教学效能与教师特性67

第一章 导论67

(一)研究领域67

(二)研究方向的发展69

(三)本篇的基本结构76

第二章 先存的教师特性77

(一)教师性格与效能77

(二)教师的认知式态与效能91

(三)教师仪态与效能94

(四)教师价值观与效能97

(五)入职动机与效能104

(六)学业能力与效能107

(七)教学适合度自我量表108

第三章 教师素养111

(一)教师素养与教学效能111

(二)教师素养的特色114

(三)Coker等的质疑研究123

(四)教师素养的新特色——教学策略126

第四章 教师表现129

(一)教师表现的涵义129

(二)教师表现与教学效能132

(三)教师表现之特色134

1.教学行为的标准134

2.师生的相互作用138

3.教师角色145

(四)本章总结165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166

(一)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效能167

(二)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专业化177

第六章 教师评鉴185

(一)教师评鉴与教学效能186

(二)教师评鉴的模式190

(三)教师评鉴的方式194

(四)教师评鉴的工作计划196

第七章 结论199

参考文献201

第三篇 学校效能的相关因素215

第一章 导论215

(一)研究学校效能的基本理论216

1.结构观点217

2.人资源观点223

3.系统观点227

4.政治观点231

5.文化观点232

(二)探讨学校效能的可能模式233

1.研究途径的分类233

2.一些可能模式236

3.学校校能的评估模式244

(三)学校效能的结构249

1.校长效能、教师效能与学生效能250

2.学校效能的结构252

3.本篇的基本结构253

第二章 校长效能255

(一)校长效能257

1.校长效能的定义257

2.校长效能与学校效能257

(二)校长品质与效能258

1.偏重人格特质的研究259

2.偏重行为特质的研究259

3.校长品质研究的限性261

(三)校长职务与效能261

1.工作领域的研究262

2.工作时间分配的研究265

3.职责功能的研究267

(四)行政领导的效能268

1.领导的定义269

2.领导的功能与效能270

3.领导效能的结构271

4.领导策略273

5.领导方式276

6.领导的力量288

7.文化领导、魅力领导、及变革领导290

8.教学视导292

(五)校长评鉴与效能297

1.校长评鉴与效能297

2.校长评鉴的变项298

3.绩效目标评鉴模式299

4.校长评鉴之局限性304

(六)校长的专业道德305

第三章 教学情境307

(一)教学情境的效能308

1.教学情境的因素308

2.教学情境与学校效能310

(二)组织结构311

1.正式结构的效能313

2.非正式结构的效能324

(三)教学设施325

1.教学设施的效能326

2.现代的教学设施327

3.提高设施效能的原则329

(四)教学时间331

1.教学时间的效能331

2.教学时间效能的提高334

(五)教学目标335

第四章 学习情境339

(一)学习情境的效能340

(二)学习环境341

1.学习环境的效能341

2.学习环境的特性342

3.学习环境的评鉴345

(三)班级特性347

1.班级结构与学生效能348

2.班的团体特性与学生效能349

(四)教学课程357

1.课程的效能357

2.课程与学生的发展过程360

3.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任务364

4.课程效能的提高365

(五)课外活动368

第五章 教师效能372

第六章 学生效能373

(一)学生效能的涵义374

(二)学生效能的结构375

(三)学生效能的提高378

第七章 组织情境380

(一)组织情境的效能380

(二)学校组织的特性382

(三)组织维持386

1.组织维持的特性386

2.组织气氛387

3.香港中学的组织气氛392

4.香港校长教师关系研究396

5.组织文化398

6.组织维持的困境402

(四)组织发展403

1.组织发展与学校效能403

2.组织发展的策略404

第八章 结论414

参考文献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