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026941.jpg)
- 黎熙元,姚书恒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376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社会团体-对比研究-香港、澳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理论与实践1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范畴之辩1
一 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与特征2
二 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与多样化类型5
三 非营利组织的范畴与界定6
四 非营利组织与国家关系8
五 为何需要非营利组织11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公民社会14
一 从公民社会到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发展15
二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的参与平台18
三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的自治方式22
四 非营利组织是培养公民精神的载体28
五 非营利组织是社会与国家、市场合作互补的途径32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国家关系34
一 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34
二 国家、市场和志愿部门的关系43
三“第三条道路”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44
四“第三方治理”48
第四节 小结50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全球发展趋势51
第一节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史51
一 早期的慈善活动52
二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背景下的非营利组织创建53
三 非营利组织的最新发展与全球公民社会57
第二节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59
一 英国非营利组织59
二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63
三 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国际比较67
第三节 亚洲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70
一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发展70
二 亚洲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条件与特点82
三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88
第四节 小结92
第三章 香港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与政府治理94
第一节 社会转变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94
一20世纪前的香港NPO94
二20世纪的香港NPO96
第二节 类型与结构特点99
一香港非营利组织类型与社会政治制度变化100
二 香港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结构111
三 非营利组织网络113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服务115
一 慈善与公益115
二 会员服务118
三 社会福利与政府资助项目120
四 社会企业126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治129
一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129
二 非营利组织与功能性咨询架构133
第五节 香港非营利组织与公民参与140
第六节 小结148
第四章 澳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151
第一节 社会转变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151
一20世纪以前的澳门非营利组织151
二20世纪的澳门非营利组织154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与结构特点159
一澳门非营利组织类型与社会政治制度变化161
二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结构166
三 非营利组织网络169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服务角色172
一 慈善服务172
二 会员服务173
三 受资助公共服务175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治181
一 非营利组织的综合功能与政府管治182
二 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与功能性咨询架构186
第五节 非营利组织与澳门的公民参与189
第六节 小结195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新趋势197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发展197
一 社会企业的定义与功能197
二 各地实践情况201
三 社会企业的特征及其创新意涵210
第二节 中国内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213
一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214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与功能角色变化222
三 国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231
四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新发展趋势239
第三节 结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变迁242
一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第三方治理242
二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福利“市场化”245
三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的新关系246
附录 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街道调查报告249
第一节 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现状250
一 服务的现状251
二 机构的现状252
三 政府的态度255
四 评估状况256
五 两种模式257
第二节 现行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与不足260
一 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260
二 现行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存在的不足262
三 各方对社工理念不认同264
四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评估体系265
五 服务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268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271
一 发挥政府职能,建立良好的政府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系271
二 放缓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速度,加快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273
三 提高社工机构的成立门槛,加强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招投标管理273
四 发展本土督导,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273
五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274
六 加强宣传,提高社工的社会知名度,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同感274
七 加强社工机构的团队建设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