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助听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助听器
  • 张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80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助听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助听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物理声学1

一、基本概念1

第一章 相关的声学概念1

二、声压4

第二节 心理声学6

一、基本测量单位6

二、言语8

第一节 耳部解剖生理13

一、外耳13

第二章 人耳相关解剖生理和疾病13

二、中耳14

三、内耳18

第二节 听觉生理和前庭生理20

一、听觉生理20

二、前庭生理21

第三节 听力损失及相关疾病22

一、听力损失的分类22

二、听力损失的程度23

三、常见的传导性听力损失24

四、常见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5

五、精神性聋32

第三章 听力检测34

第一节 测听基础34

一、频率范围34

二、听力损失35

三、听阈测试及听力图35

第二节 纯音听阈测试39

一、测试的基本条件39

二、测试方法40

三、测试前准备40

四、气导听阈测试41

五、骨导听阈测试42

六、掩蔽42

第三节 言语测听44

一、常用言语测试法的概念45

二、听障患者的言语听觉表现46

三、言语测听方法47

第四节 声导抗50

一、鼓室声导抗50

二、声反射52

一、ABR各波来源及潜伏期53

第五节 听性脑干反应53

二、ABR的影响因素54

三、临床应用54

第六节 耳声发射55

一、耳声发射的概念55

二、耳声发射的机制及意义55

三、耳声发射的分类55

四、临床应用55

第七节 小儿主观听力学评估56

一、集声器时代59

第一节 世界助听器发展简史59

第四章 助听器发展简史和新一代助听器59

二、碳精时代60

三、电子管时代61

四、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代61

五、数字时代62

六、新新助听器62

第二节 我国助听器事业发展简史62

一、助听器制造简史62

二、助听器选配简史63

一、助听器的研究方向64

第三节 新新助听器64

二、新新产品的类型65

三、潜在的优点67

四、潜在的缺点69

第五章 助听器分类72

第一节 个体助听器的分类及特点72

一、盒式助听器72

二、耳背式助听器73

三、定制型助听器74

六、骨导助听器75

四、台式助听器75

五、眼镜式助听器75

七、交联式助听器76

八、助听听诊器76

第二节 助听器的其它分类方法76

一、根据出现年代和科技含量分类76

二、根据助听器输出功率分类77

三、根据助听器放大线路分类77

五、根据助听器是否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分类78

六、根据助听器麦克风技术不同分类78

四、根据助听器信号处理方式分类78

七、根据使用距离分类79

第六章 助听器的基本元件和特性81

一、麦克风81

二、电话感应拾音器84

三、放大器84

四、音量控制85

五、微调部件85

六、受话器86

九、电池87

七、电源开关87

八、音频信号输入端子87

第七章 助听器信号处理器89

第一节 基本特性及分类89

一、电路结构及基本组成89

二、分类90

三、不同类型线路的适用范围93

第二节 压缩放大器94

一、电路特征及计量标准94

二、压缩放大器的分类及特性95

三、选择助听器线路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99

第三节 数字线路100

一、A/D转换器100

二、数字信号处理器101

三、D/A转换器101

第八章 数字式助听器的发展与展望103

第一节 数字技术和DSP助听器发展简史103

第二节 基本概念104

一、解析、取样率、位和量子化105

第三节 基本原理105

二、二进制编码之优势106

三、DSP的其它优势107

第四节 DSP助听器的种类107

一、固定线路数字式助听器107

二、开放平台数字式助听器107

三、时序处理和单元处理108

第五节 数字式助听器的参数109

第六节 数字式助听器之选配109

一、通道和频带的数量109

第七节 DSP助听器尚待解决的问题110

四、多记忆装置110

三、方向性麦克风110

二、专业人员的经验110

第八节 未来15年DSP助听器展望111

第九章 助听器声学测量114

第一节 名词解释114

一、测量条件及方法名词解释114

二、电声学参数名词解释115

第二节 助听器声学测量参数标准116

第三节 测量设备117

二、专用部件118

一、标准功能118

第四节 声学测量内容与方法120

一、主要测量项目121

二、测试环境条件121

三、测试声学环境要求121

四、测量方法122

第五节 常用助听器的声学测量127

一、测量位置及连接方法127

二、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128

三、耳背式助听器129

四、盒式助听器129

六、FM调频系统130

五、听觉训练器130

第一节 耳模相关的概念133

一、与耳模相对应的外耳解剖结构及作用133

第十章 耳模及其耦合系统133

二、插入损失134

三、耳背式助听器的声音传输路径134

第二节 耳模种类135

一、按形状与功能分类135

二、按耳道声学共振效应的影响和应用范围分类137

第三节 耳模的耦合系统137

二、导声管138

一、耳钩138

三、声孔140

四、阻尼子140

五、通气孔141

第四节 耳印模技术和材料143

一、取耳印模的工具和材料143

二、取耳印模的准备工作145

三、注射耳印模材料的方法146

四、特别说明149

三、耳模的修改及保养150

二、耳模的制作方法150

第五节 耳模的制作150

一、耳模的材料150

第十一章 助听器选配153

第一节 听力障碍者所面临的问题153

一、听力障碍者的心理改变和面临的社会问题153

二、听力损失的听生理改变155

第二节 助听器选配适应证和影响因素158

一、听障者群体划分159

二、影响助听器选配的主要因素159

一、一般接待程序162

三、助听器选配的转诊指标162

第三节 患者接待处理程序与病史采集162

二、病史采集164

第四节 助听器预选167

一、助听器类型选择167

二、助听器特征选择169

三、信号处理方案选择170

四、双耳还是单耳选配170

五、选配多记忆助听器173

六、最大输出的选择173

七、过度放大和继发的听力损失175

第五节 比较法选配助听器176

第六节 助听器选配处方公式177

一、线性放大助听器的增益/频响处方公式178

二、非线性放大的增益/频响/输入-输出曲线处方公式181

三、根据公式结果选择助听器185

第七节 CROS助听器简介186

一、CROS的常规用途186

二、其他形式的CROS线路186

三、CROS使用场合及其优缺点187

第一节 影响助听器功能的声学因素189

第十二章 选配验证与效果评估189

第二节 常规验证测试191

一、声场测听和功能增益191

二、言语测听192

三、UCL与舒适性192

四、声压级动态范围法193

第三节 真耳测试193

一、2cc耦合腔测试194

二、真耳测试的概念194

三、常规真耳测试196

四、REAG与耦合腔增益和模拟器增益的异同197

五、真耳测试中的几个问题198

第四节 助听效果测定199

一、开展效果测定的原因200

二、助听器选配的目的200

三、助听器受益的测定201

四、效果测定方法201

五、效果测定的用途和优缺点203

六、影响听力康复的非听力因素204

八、全球通用的效果测定205

九、初步测试结果205

七、其他非听力学因素205

第十三章 选配后指导、随访与康复209

第一节 使用指导209

一、助听器的使用209

二、耳模的使用211

三、助听器的保养213

第二节 随访咨询213

一、帮助患者认识听力损失现状214

二、建议选配助听器214

三、患者的心理问题215

四、家属的参与215

五、聆听策略216

六、其他方面的咨询218

第三节 听力语言康复219

一、听力语言康复的目的219

二、听力障碍患者存在的问题219

三、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与方法220

第十四章 小儿主观听力评估与助听器选配222

第一节 小儿主观听力学评估223

一、小儿行为测听技术概述223

二、行为观察测听224

三、视觉强化测听226

四、游戏测听228

五、小儿言语测听231

第二节 小儿客观听力评估231

第三节 小儿助听器验配原则232

一、小儿助听器选配考虑因素232

二、选配公式和方法233

三、助听器验配步骤和方法233

第四节 为听力障碍婴幼儿验配助听器的最新方法236

一、早期听力干预的重要性236

二、早期听力检查方法237

四、早期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的最新方法238

三、早期评估婴幼儿听力的最新方法238

五、为婴幼儿选择助听器240

六、为婴幼儿预选助听器的电声参数及听感特性240

七、为婴幼儿调校助听器电声参数241

八、评估助听放大性能的效益241

第十五章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245

第一节 发展关键期与早期干预的意义245

一、“印刻”现象与“三早原则”245

二、早期干预对聋儿及其家庭的意义247

第二节 儿童言语习得规律与聋儿语言发展特点247

一、正常儿童语言习得规律248

二、聋儿语言发展特点249

第三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基本观念250

一、全面发展观250

二、学习主体观250

三、特殊需要观251

四、整合教育观251

第四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本方法与原则252

一、聋儿聆听技能培建的方法253

二、帮助聋儿使用聆听技能学习语言的方法254

三、聋儿言语行为障碍的矫治256

四、聋儿听觉言语训练中的有效原则257

第五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家庭教育策略258

一、教育方法策略259

二、特殊教育原则策略259

第十六章 助听器的维修262

第一节 维修的基本设备和工具262

一、简单工具和作用262

二、专业维修工具和作用263

一、助听器的常规检查266

第二节 助听器检查和故障判断266

二、助听器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268

第三节 助听器维修272

一、导线272

二、受话器273

三、麦克风274

四、电池簧片274

五、功能开关275

六、电位器277

七、放大器279

八、其它部件279

第一节 声信号放大技术284

第十七章 其他听觉辅助装置284

一、有线连接系统285

二、感应线圈系统285

三、红外线系统286

四、无线调频(FM)系统287

第二节 声信号转变为其他信号288

一、三种启动方式288

二、信号警觉系统289

第三节 具体的辅助听觉设备289

二、电话辅助听觉设备290

一、电视辅助听觉设备290

三、触觉助听器291

四、助听犬293

第十八章 植入式听觉装置296

第一节 半植入式助听器296

一、RetroX的组成及手术安装296

二、RetroX的适应证297

三、RetroX与气导助听器的比较297

第二节 骨嵌式助听器298

一、BAHA的组成及手术安装298

三、BAHA的技术要素299

二、BAHA的适应证及分型299

五、BAHA与气导助听器的比较300

四、BAHA和传统骨导助听器的比较300

六、在儿童中的应用和双侧佩戴的情况301

第三节 人工中耳301

一、压电式MEI的结构、原理和特征301

二、动物实验303

三、临床应用303

四、电磁植入式MEI304

五、其他类型的人工中耳产品304

二、人工耳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05

第四节 人工耳蜗305

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发展历史305

三、人工耳蜗植入小组专业人员组成307

四、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过程307

五、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的选择标准311

六、术后人工耳蜗设备调试311

七、听力语言康复训练312

中文索引314

英文索引322

后记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