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20-500kV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20-500kV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 第2版
  • 宋继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542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变电所-电气接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20-500kV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设计1

第一节 对电气主接线的评价1

一、可靠性1

二、灵活性2

三、经济性2

第二节 常用的各种接线方式及特点2

一、变压器—线路组接线2

二、桥接线3

三、单母线接线3

四、单母线分段接线4

五、双母线接线5

六、双母线分段接线6

七、带旁路母线的母线制接线7

八、3/2断路器接线8

九、双母线双断路器接线11

十、变压器—母线接线12

十一、4/3断路器接线12

第三节 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13

一、主接线选择的主要原则13

二、变电站的分类14

三、各种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14

第四节 主接线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和专业间配合16

一、主接线设计需要的系统资料16

二、变电站主接线作为其他专业的设计依据17

第五节 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17

一、隔离开关的配置17

二、接地开关和接地器的配置18

三、避雷器、阻波器、耦合电容器的配置18

四、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19

第六节 短路电流的限制措施27

一、在电力系统上的措施27

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27

三、采用串联电抗器28

四、自耦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29

五、母线分列运行30

第七节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30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30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1

三、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33

四、中性点电阻值选择原则33

第八节 变电站主接线的实例34

一、220kV终端变电站34

二、220kV地区变电站34

三、330kV变电站34

四、500kV变电站34

五、超大规模的500kV变电站39

第二章 变电站的控制42

第一节 变电站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42

一、变电站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42

二、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42

三、500kV变电站控制系统的特点43

第二节 变电站的控制方式及二次设备布置45

一、由值班人员控制的变电站46

二、遥控变电站46

三、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47

四、常规500kV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分散布置49

第三节 断路器的控制51

一、变电站断路器的控制方式51

二、断路器各种控制方式的特点51

三、220kV变电站断路器控制54

四、500kV变电站断路器控制55

五、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55

六、断路器的典型控制回路接线56

第四节 隔离开关的控制和安全操作闭锁66

一、隔离开关的控制方式66

二、隔离开关的安全操作闭锁72

第五节 控制屏的选择和组屏(柜)设计76

一、板式控制屏76

二、拼块式控制屏76

三、二次设备组屏(柜)设计77

第六节 主控制室设计及有关工程心理学方面的问题79

一、概述79

二、主控制室的位置80

三、主控制室面积的计算81

四、与主控制室设计有关的工程心理学知识83

五、主控制室的布置87

六、主控制室的环境设计94

第三章 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97

第一节 变电站的常规监控系统97

第二节 常规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98

一、信息处理方面的问题98

二、信息变换方面的问题99

三、信息传输方面的问题99

四、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出现的新问题99

第三节 在监控系统中应用计算机100

一、利用微处理机改进变电站的测量和信号系统100

二、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代替常规监测系统101

三、分布式的监控系统及二次设备分散布置102

四、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102

五、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104

六、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的展望104

第四节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105

一、数据采集和处理105

二、数据的存储107

三、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监视与报警107

四、控制、调节及安全操作闭锁108

五、显示和制表打印110

六、事件顺序记录110

七、事故追忆110

八、远动功能110

九、同步时钟对时111

十、人—机联系111

十一、事故分析及处理指导112

十二、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112

十三、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112

第五节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及硬件配置113

一、概述113

二、常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114

三、数字式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120

四、数字式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123

五、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性能的基本要求125

第六节 监控系统的软件要求127

一、对软件的一般要求127

二、监控系统的主要软件127

三、监控系统的数据库及管理128

第七节 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和输出回路设计129

一、对信息采集和输出回路设计的要求129

二、各种信息采集回路的设计129

三、数字式变电站信息采集回路131

第四章3/2断路器接线二次线设计特点132

第一节 基本接线及安装单位的划分132

一、3/2断路器接线的一般形式132

二、安装单位划分132

第二节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二次回路133

一、电流互感器的配置133

二、电流回路接线135

三、和电流接线对测量和保护的影响137

四、电压互感器的配置138

第三节 控制及同期回路139

一、控制回路139

二、同期回路139

第四节 隔离开关的安全操作闭锁141

第五节 断路器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142

一、断路器失灵保护142

二、自动重合闸142

三、保护及二次设备布置143

第五章 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144

第一节 概述144

第二节 并联电抗器145

一、并联电抗器的接线145

二、并联电抗器保护146

第三节 并联电力电容器151

一、并联电力电容器组的接线151

二、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155

三、并联电容器组保护的特点157

四、并联电容器组的熔断器保护157

五、并联电容器组的工频过电压保护160

六、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流保护168

七、并联电容器组的失压保护168

八、并联电容器组对其他设备及保护的影响168

第四节 无功—电压的自动调节170

一、概述170

二、无功—电压的调节原理170

三、对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装置的一般要求175

四、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装置175

第五节 串联补偿装置176

一、概述176

二、串联补偿装置的接线178

三、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接线179

四、串联补偿装置的过电压保护180

五、串联补偿装置的继电保护181

六、串联补偿装置的监控和通信182

第六节 可控补偿装置182

一、电力系统对可控补偿的需求182

二、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及应用184

三、可控静止并联补偿装置(SVC)184

四、静止无功发生器(SVG)185

五、可控串联补偿187

六、灵活交流输电系统189

第六章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特性及二次回路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二节 电流互感器的稳态参数选择192

一、一次额定电流选择192

二、二次额定电流选择193

三、电流互感器额定输出容量的选择194

四、对准确度级的要求196

五、仪表安全系数Fs的选择199

六、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数的确定199

七、数字式变电站电流互感器配置和二次参数选择200

第三节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参数选择201

一、采用暂态型电流互感器的必要性201

二、电流互感器的暂态计算201

三、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循环204

四、具有暂态特性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分级205

五、暂态保护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07

第四节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设计208

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208

二、测量仪表的电流回路接线209

三、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210

第五节 电压互感器的参数选择211

一、额定电压211

二、额定二次输出容量211

三、电压互感器的误差211

四、电压互感器的选型213

五、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特性213

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214

第六节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214

一、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的基本要求214

二、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方式214

三、测量仪表的电压回路电压降215

四、继电保护和测量仪表的电压回路供电方式215

五、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保护217

六、电压回路切换218

七、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220

第七节 电压抽取装置222

一、ZY - 2型电压抽取装置222

二、TYC -01型电压抽取装置223

第八节 电子式互感器224

一、概述224

二、电子式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参数225

三、电子式互感器的基本原理226

四、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评价229

第七章 电力变压器保护231

第一节 变压器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231

一、变压器内部的各种短路故障231

二、变压器附属设备故障引起的不正常运行231

三、外部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232

第二节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232

第三节 瓦斯保护233

第四节 纵差保护234

一、对纵差保护的要求234

二、纵差保护的构成234

三、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237

四、分侧差动保护的采用241

五、纵差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型244

六、关于纵差保护电流回路断线问题246

第五节 变压器的相间故障后备保护247

一、变压器的相间故障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248

二、变压器的相间故障后备保护的配置方式248

三、变压器的相间故障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249

第六节 接地故障后备保护255

一、变压器接地保护的配置原则255

二、变压器接地保护的接线256

三、接地保护的整定计算256

第七节 过负荷保护261

第八节 变压器的其他保护261

一、分裂绕组变压器的差电压保护261

二、过励磁保护263

第九节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选型和典型接线265

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选型265

二、微机型变压器保护的特点265

三、变压器保护的典型配置266

第八章 变电站的380/220V站用电系统271

第一节 站用电负荷的性质271

一、站用电负荷271

二、站用电负荷分类271

三、变电站的启动负荷272

第二节 站用电系统接线272

一、站用电源272

二、站用电380/220V侧接线274

三、站用电负荷的供电回路接线274

第三节 站用变压器的选择277

一、站用变压器类型的选择277

二、站用变压器主要参数的选择277

三、站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278

四、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281

第四节 站用电系统的监控、保护和自动装置283

一、站用电系统的控制283

二、站用电系统的保护284

三、站用电系统的自动装置287

第五节 站用电系统的设备布置288

一、站用变压器的布置288

二、站用380/220V主配电屏的布置288

三、站用380/220V分馈电屏的布置288

四、配电屏的选型289

五、检修和试验电源的配置289

第九章 直流、UPS和自用电源的一体化290

第一节 直流系统接线290

一、直流母线接线290

二、直流系统的电源配置291

三、直流馈线网络292

四、直流系统保护设备的选择293

第二节 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294

一、强电直流电压110V和220V的比较294

二、变电站强电直流系统电压的选择295

三、变电站弱电直流系统的电压296

第三节 蓄电池组及其附属设备的选择296

一、蓄电池的选择296

二、蓄电池组数的确定299

三、蓄电池组的构成方式301

四、无端电池的蓄电池选择302

五、硅降压装置的选择306

第四节 充电和浮充电装置的选择308

一、对充电和浮充电装置的一般要求308

二、两组蓄电池时充电和浮充电装置的配置方式309

三、充电和浮充电设备的选择309

第五节 直流设备的监控与布置311

一、直流设备的监控311

二、直流设备的布置313

第六节 变电站的不间断电源系统313

一、变电站设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必要性313

二、对UPS系统的要求314

三、变电站UPS的配置方式314

四、集中式UPS系统的接线315

五、UPS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316

六、不间断电源的供电回路319

第七节 自用电源系统的一体化320

一、概述320

二、一体化自用电源系统的组成320

三、系统功能320

四、直流电源装置322

五、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323

六、通信电源装置323

七、交流电源装置323

八、总监控装置323

第十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其他问题324

第一节 变电站的同步系统324

一、概述324

二、同步系统的电压回路设计324

三、手动准同步回路326

四、变电站的自动同步327

五、变电站的同步系统接线329

第二节 变电站的抗干扰331

一、二次回路干扰电压的来源331

二、干扰电压的抑制334

三、对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的建议336

四、保护下放的抗干扰情况分析338

第三节 变电站的图像监视系统339

一、图像监视系统在变电站的用途340

二、图像监视系统的功能要求340

三、图像监视系统的构成341

四、图像监视系统设计要考虑的问题342

第四节 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343

一、概述343

二、对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344

三、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简介344

四、在线监测的工程应用347

第五节 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347

一、弱电设备的运行维护347

二、户外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348

第六节 提高二次回路可靠性的若干措施349

一、直流回路自动开关、熔断器的配置及相关回路设计349

二、控制、保护回路用中间继电器的选择及相关回路设计350

三、分闸压板的配置351

四、保护屏的选择及接线351

五、控制电缆的选择352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