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散论 付八军教育学术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散论 付八军教育学术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408953.jpg)
- 付八军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780734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教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散论 付八军教育学术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理念篇3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3
高教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合一与分离13
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与市场化:高等教育变革的四大趋势20
关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审思与构建23
大学理想之一:大学批判精神32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读《高等教育哲学》随感38
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的三个理论前提47
高等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再辨析54
个性教育的属性探析56
规避资本市场风险 推进高等教育产业63
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74
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民族化与现代化82
高校课程与大学生素质的对接90
高校课程群建设:热潮还是趋势97
在民办高校发展策略中三个难以褒贬的问题103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109
民办高校“产权明晰”新解——美国股份制公司带来的启示116
理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策略121
评析蒋梦麟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蒋梦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之一128
评析蒋梦麟的教育救国观——蒋梦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之二134
评析蒋梦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蒋梦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研究之三141
文化属性: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150
反科学主义与高等教育的使命151
关于高等教育与科技进步的三个命题152
解读高等教育的特有属性153
关于高等教育商品属性三种观点的质疑——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系列研究之一154
展现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条件分析——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系列研究之二155
商品属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选择——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系列研究之三156
再论高等教育属性157
“属性”三议——一个被哲学界遗忘却被其他学科滥用的概念158
第二部分 管理体制篇163
关于高校“双肩挑”工作模式的审思与探寻163
按学科设岗: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的探索与实践17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育学院改革刍议178
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一体化建设185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困惑与策略192
“三权分立”:集团化办学现象中的体制创新199
“宽”与“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207
企业进军高等教育 产业带动利益双赢21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探寻——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视角221
地方高校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应该坚持三个原则223
高校三种育人制度的冲突与选择226
本科生导师制: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235
高校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与转换242
台湾地区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历史、现状与趋势249
普高与高职:平等并列的双轨制——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变革与启示261
发展证书文凭认证 维护证书文凭信誉262
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规范高校证书文凭管理271
第三部分 教师教育篇281
大学呼唤“育人制度”281
从师范院校到综合院校的教师教育285
教师教育的嬗变与走向292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综述301
教师校本培训研究述评308
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看教师专业化316
幼师的培养,从“五心”开始317
高校教师专业化:何为基点32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转化329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与三个主导332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探寻——基于井冈山大学的探索与实践338
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实效性的视角340
评价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最佳路径348
大学教师评价的双轨制355
大学生评教客观度的调查研究361
大学生网上评教的循踪调研371
大学教师“不育症”应诊379
“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记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380
大学教师校本培育的三个环节386
大学教师自我成长的三个着力点387
论大学教师成长的差异性特征388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四种有效形式389
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探讨391
大学教师招聘“四问”392
大学教师职称评聘问题剖析393
大学教师职称评聘的政策分析394
论大学教师的阶段性特征395
论大学教师的社会职责396
论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397
论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398
附录 早期作品40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的应用——试探振兴湖南的战略研究401
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407
素质教育:“批判创新”再批判413
后记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