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茶业经营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茶业经营管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724046.jpg)
- 陈椽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0377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茶业经营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茶业经营管理学1
一 茶业的概念1
二 茶业经营管理学的范围1
第一章 茶业经营管理概论1
三 茶业经营管理学的任务2
第二节 茶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3
一 茶业三位一体的历史必然性3
二 茶业经营管理具有两重性4
三 茶业经营管理的性质5
第三节 茶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性7
一 茶业经营管理的走向7
二 茶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大纲8
三 国营茶业经营要加强管理10
一 茶业经营方针与茶业企业的成败11
第四节 茶业经营多样化11
二 茶叶生产为主,多种经营12
第五节 茶业综合经营的必要性13
一 农茶、工茶、商茶综合经营概念13
二 茶业综合经营的必然性14
三 我国实行茶业综合经营的必要性16
四 茶业综合经营的性质17
五 茶业综合经营的作用18
第六节 茶业综合经营的组织形式19
一 乡镇茶业企业为基础19
二 走向以农茶为主体的联营公司20
三 茶业综合经营公司的内容和原则21
一 茶业经营计划管理要求23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必要性23
第二章 茶业经营的计划管理23
二 茶业经营计划体系24
三 茶业经营计划内容26
四 茶叶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28
五 茶业计划管理原则29
六 茶业计划管理方案31
第二节 经济管理概论35
一 经济管理涵义35
二 茶业联营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36
三 茶业联营企业经济管理的性质37
四 茶业联营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37
第三节 经济管理现代化39
一 经济管理的演变39
二 新中国茶业经济管理40
三 茶业经济管理现代化41
第三章 农茶经营管理概论43
第一节 茶场经营管理要科学化43
一 我国茶叶生产经营现状43
二 农茶科学理论基础44
第二节 茶场的建立44
一 建场原则44
二 建场程序45
三 开辟茶园46
四 农茶实践的技术措施48
五 合理密植快速成园50
六 管好旧老茶园,改造低产荼园53
一 农茶技术管理必须改革54
二 修剪技术改革措施54
第三节 农茶三结合的技术管理54
三 修剪理论与实践55
四 施肥技术密切结合修剪56
五 采摘技术密切结合修剪与施肥56
第四章 农茶经营管理技术概论57
第一节 茶业综合经营管理技术措施57
一 茶业综合经营管理的必要性57
二 茶业综合经营管理拟定大纲57
三 利用农茶自然条件的重要性58
四 自然资源的利用措施59
第二节 茶业区划与茶叶生产发展60
一 茶业区域划分概说60
二 茶业区划的内容与要求62
三 茶业区划的方法65
第三节 茶场劳动管理67
一 茶场劳动管理概述67
二 劳动力的合理利用69
第四节 茶场生产工具的管理71
一 生产工具管理的重要意义71
二 茶场的生产工具管理72
三 茶业机具的配备73
四 机具的合理利用74
第五节 茶场物资管理76
一 物资管理的任务76
二 物资定额管理76
三 物资管理的实施80
第六节 产品成本管理83
一 成本管理的概念83
二 产品成本计划84
三 产品成本控制85
四 产品成本核算87
第七节 茶场技术管理92
一 农茶技术管理的作用92
二 茶业的技术开发94
三 茶业的技术规范96
四 茶业的技术革新98
第五章 茶业集约经营101
第一节 茶业集约经营概说101
一 茶业集约经营概念101
二 茶业集约经营是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101
三 我国茶业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102
第二节 茶业集约经营的途径103
一 茶业集约经营的方式103
二 提高茶业集约化水平104
第三节 级差茶地收益106
一 级差茶地收益的概念106
二 级差茶地利益的分配108
三 茶叶价格与级差茶地收益分配110
第六章 工茶经营管理概论112
第一节 茶厂经营管理技术措施112
一 茶厂概念112
二 茶厂经营管理必要性113
三 茶厂管理的二重性113
四 茶厂管理的重要作用115
五 茶厂经济效益117
第二节 茶厂经营管理现代化119
一 茶厂经营管理概念119
二 六大茶类起源简史120
三 茶类与制茶技术的关系121
一 绿茶类炒制的技术管理122
第三节 六大茶类传统制法122
二 黄茶类炒制的技术管理123
三 黑茶类炒制的技术提要124
四 白茶类制法的技术摘要127
五 青茶类制法的技术摘要129
六 红茶类制法的技术摘要132
第四节 毛茶加工主要技术措施135
一 毛茶加工概念135
二 毛茶加工技术规程136
三 毛茶加工技术操作137
四 湿热与压造技术措施141
一 物资管理143
第七章 茶场经营管理143
第一节 鲜叶加工厂经营管理143
二 杀青技术管理146
三 萎凋技术管理149
第二节 茶场与茶厂联营152
一 场办厂要以场为主的原则152
二 组织管理153
三 场办厂的管理体制155
四 茶厂自主权156
五 场办厂的内部管理157
六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158
七 生产能力的核实与平衡159
第三节 茶业的劳动管理160
二 茶场(厂)的劳动定额161
一 劳动管理的意义161
第八章 毛茶加工厂经营管理168
第一节 生产管理概说168
一 茶厂管理的主要任务168
二 茶叶生产管理的任务169
三 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172
第二节 制茶技术管理178
一 制茶技术概念178
二 茶厂技术管理的重要性178
三 车间技术管理180
四 在制品管理186
五 半成品管理190
一 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192
二 技术检验内容192
第三节 产品质量管理192
三 提高产品质量193
第四节 制茶设备管理194
一 茶厂设备管理概述194
二 茶厂机器设备管理195
三 茶厂机器设备选择197
四 制茶机器设备管理技术199
五 制茶机器设备改造205
第五节 茶厂财务管理210
一 财务管理的任务210
二 固定资金管理212
三 流动资金管理216
四 专用资金管理219
五 成本管理220
第一节 商茶经营管理概述228
一 商茶经济管理的客观必要性228
第九章 商茶经营管理228
二 商茶经济管理的职能230
三 商茶经济管理的性质231
四 商茶经济管理的任务233
第二节 商茶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236
一 商茶经济管理纲要236
二 民主集中制原则236
三 责任制原则238
四 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法相结合原则241
第三节 商茶组织管理244
一 商茶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244
二 商茶的组织系统248
三 茶业组织管理机构要改革249
四 城市零售商茶网的分布252
五 农村零售商茶网的分布255
第四节 商茶供应管理258
一 商茶组织管理概述258
二 茶叶商品分配与调拨259
三 茶叶商品供应261
四 茶叶商品储存264
第五节 茶叶商品运输管理270
一 茶叶运输管理的重要性270
二 组织茶叶运输方法271
三 选择运输方式272
四 使用运输工具要合理274
五 茶叶运输计划275
第六节 茶叶销售管理278
一 茶叶销售管理的重要性278
二 茶叶市场需要预测280
三 茶叶商品销售业务管理283
四 商茶企业的服务质量287
五 茶叶商品销售计划290
第十章 制茶全面质量管理294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概说294
一 质量管理意义294
二 质量管理的概念294
三 全面质量管理与检验质量的管理297
四 质量保证与保证体系298
五 全面质量管理循环化301
第二节 制茶全过程质量管理302
一 全过程质量管理内容302
二 物料付制质量管理303
三 工序质量管理304
一 标准化基本概念310
第三节 茶业的标准化310
二 制茶业标准化313
三 茶叶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315
第四节 茶业计量工作318
一 茶业计量管理的机构与职能318
二 制订计量管理制度320
三 完善计量检测手段322
第五节 制茶过程的质量管理324
一 制茶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324
二 原物料付制的质量管理326
三 工序质量管理328
四 工序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332
五 工序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334
参考文献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