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群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群 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20851.jpg)
- 黄征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09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群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群国内外研究动态1
一、城市群概念综述1
二、城市群确定标准综述5
三、城市群形成机理综述7
四、城市群效应综述10
五、城市群发展阶段研究综述11
六、城市群不同阶段发展模式研究综述16
第二章 城市群的概念及判定标准20
一、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及特征20
(一)城市群名称的种种纷争20
(二)城市群的内涵24
(三)城市群的特征26
二、城市群的界定标准28
(一)城市的界定标准29
(二)都市区的界定33
(三)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范围界定标准37
(四)城市群界定标准分析44
第三章 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及效应48
一、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48
(一)城市群空间结构49
(二)城市群的空间扩展模式50
(三)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动力机制52
二、城市群空间扩展效应54
(一)企业的分工效应54
(二)产业的集散效应55
(三)城市功能的竞合效应57
三、城市群空间治理模式58
(一)韩国首都地区协调模式58
(二)美国城市政府协会、政府协议和特设机构模式59
(三)法国“市(镇)联合体”协调模式61
(四)国内三大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63
四、城市群空间扩展中各空间组织形式的内涵及差异63
(一)都市圈、经济区、经济带的概念及内涵64
(二)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经济带的共性67
(三)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经济带的差异性67
第四章 中国城市群范围确定及发展趋势72
一、中心城市的分级及都市圈范围确定72
(一)中心城市的选择和确定72
(二)中心城市经济势能量级确定74
(三)都市圈范围确定80
二、中国城市群的构建82
(一)城市群范围界定的原则82
(二)中国城市群的构建83
(三)中国城市群划分方案88
三、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趋势94
(一)2030年中国城市群人口分布94
(二)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96
四、支持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98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路径113
一、京津冀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介绍113
(一)京津冀城市群的情况简介113
(二)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基本情况116
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20
(一)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现状121
(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125
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思路132
(一)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132
(二)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134
(三)统筹规划城镇发展空间136
(四)协调基础设施建设138
四、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对策139
(一)加强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的互动140
(二)强化市场建设和服务业合作141
(三)明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142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43
(五)建立利益分享机制145
第六章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148
一、珠三角各地市基本情况简介148
(一)广州市的基本情况149
(二)深圳市的基本情况149
(三)佛山市的基本情况150
(四)珠海市的基本情况150
(五)东莞市的基本情况151
(六)中山市的基本情况152
(七)惠州市的基本情况152
(八)江门市的基本情况153
(九)肇庆市的基本情况153
二、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和特点155
(一)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现状155
(二)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特点159
三、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问题162
(一)产业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162
(二)自主创新能力低164
(三)产业体系不完整165
(四)产业组织分散167
(五)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风险170
四、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思路171
(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171
(二)提高跨国企业准入门槛175
(三)选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76
(四)加大对内开放力度178
(五)搭建企业创新平台179
五、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建议181
(一)微观层面:企业个体能力建设181
(二)中观层次:产业集群的协调行动184
(三)宏观层次:政府的长远发展策略187
第七章 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路径191
一、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基本情况191
(一)中部地区城市群数量争议192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范围的各种见解192
(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基本情况193
(四)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基本概况196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198
(一)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偏低199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200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不紧密202
(四)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205
(五)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程度不够207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阶段及阶段性政策建议209
(一)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阶段209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差异化的政策建议210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阶段性的政策建议212
第八章 辽中南城市群发展路径219
一、现状特征和主要问题219
(一)现状特征219
(二)主要问题225
二、机遇和挑战230
(一)机遇230
(二)挑战233
三、功能定位、分阶段目标236
(一)功能定位236
(二)基本目标240
四、战略思路241
(一)引导要素向“心”、向“海”集聚241
(二)实现产业错位发展243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44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245
五、重点领域和任务245
(一)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245
(二)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248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49
(四)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251
(五)全力扩大对外开放252
(六)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54
六、政策建议255
(一)建立健全合作机制255
(二)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发展256
(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257
(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259
(五)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259
后记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