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283047.jpg)
- 卢锡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723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技术的发展1
1.1 因特网的发展及其启示1
1.1.1 发展历程1
1.1.2 因特网的启示2
1.2 网络核心技术的发展2
1.2.1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2
1.2.2 核心路由与交换技术4
1.2.3 服务质量(QoS)技术4
1.2.4 组播通信技术6
1.2.5 网络安全7
1.3 网络发展的新趋势8
1.3.1 IP网络的融合8
1.3.2 光通信与IP的融合9
1.3.3 新一代IP协议9
1.3.4 主动网络技术10
1.3.5 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10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2
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12
2.2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12
2.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和基本思想12
2.2.2 层的基本操作和各层的设计13
2.3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18
2.3.1 开放系统环境和组织18
2.3.2 OSI模型19
2.3.3 OSI各层功能19
2.3.4 OSI协议标准利弊分析25
2.4 TCP/IP参考模型26
2.4.1 TCP/IP的起源和发展26
2.4.2 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26
2.4.3 TCP/IP的功能描述27
2.4.4 TCP/IP利弊分析30
2.5 其它典型网络体系结构简介30
2.5.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30
2.5.2 Novell NetWare体系结构32
2.5.3 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36
2.5.4 宽带业务数字网(B-ISDN)协议模型和结构36
2.6 主动网络38
2.6.1 主动网络的基本原理38
2.6.2 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39
第3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41
3.1 ATM网络技术概论41
3.1.1 ATM技术发展背景41
3.1.2 ATM网络技术的特点42
3.1.3 ATM网络的拓扑43
3.2 ATM交换机技术43
3.2.1 ATM交换机的基本概念43
3.2.2 ATM交换机分类45
3.2.3 ATM基本交换元素46
3.2.4 ATM交换机结构47
3.2.5 ATM交换机的信元丢弃策略和拥塞控制49
3.3 ATM信令原理50
3.3.1 信令虚信道51
3.3.2 信令协议体系结构52
3.3.3 信令ATM适应层(S-AAL)53
3.3.4 ATM地址54
3.3.5 用户-网络接口信令55
3.4 ATM局域网技术56
3.4.1 ATM局域网仿真57
3.4.2 ATM论坛的局域网仿真结构59
3.4.3 基于ATM局域网的IP63
第4章 MAN和SMDS65
4.1 MAN的特点65
4.2 SMDS的特点65
4.3 MAN的拓扑结构和协议层次66
4.3.1 典型的MAN拓扑结构66
4.3.2 MAN的协议层次67
4.4 MAN的技术细节69
4.4.1 接入单元(AU)69
4.4.2 DQDB协议71
4.4.3 DQDB计数器72
4.4.4 节点地址和定位72
4.4.5 信息的分段和封装73
4.5 MAN的其它问题79
4.5.1 带宽平衡79
4.5.2 为PA信息流设置VC79
4.5.3 信息流管理80
4.5.4 DQDB层管理接口(LMI)80
4.6 典型的SMDS拓扑结构81
4.7 SMDS层次结构82
4.8 SMDS核心技术83
4.8.1 拥塞的定义与检测83
4.8.2 持续信息速率及访问类型85
4.8.3 SIP分段与封装功能86
4.8.4 QoS操作89
4.9 局间交换营运商接口(ICI)89
4.10 其它问题90
4.10.1 地址管理操作90
4.10.2 交换系统接口(ISSI)90
4.10.3 操作系统/网络元素(OS/NE)接口91
4.10.4 SMDS管理对象类92
4.10.5 CMIP/CMISE操作93
4.10.6 SMDS与用户协议的关系93
4.10.7 用户网络管理服务93
4.10.8 SMDS的MIB94
第5章 移动计算机网络96
5.1 无线通信基础96
5.1.1 无线传输问题96
5.1.2 传输介质96
5.1.3 扩频技术97
5.1.4 天线系统98
5.1.5 多址方式99
5.2 移动通信网络100
5.2.1 概述100
5.2.2 无线组网问题101
5.2.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102
5.2.4 无线ATM技术106
5.2.5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113
5.3 移动网络的路由114
5.3.1 移动IP114
5.3.2 移动自组网络的路由119
5.4 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可靠传输124
5.5 无线应用协议(WAP)126
第6章 服务质量控制129
6.1 多媒体应用及其特性129
6.1.1 组通信与组播129
6.1.2 服务质量130
6.1.3 定时131
6.1.4 同步131
6.2 分布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132
6.2.1 ITE-T的体系结构133
6.2.2 Mbone的体系结构134
6.2.3 ST-2的体系结构134
6.3 服务质量控制(QoS)135
6.3.1 QoS体系结构135
6.3.2 QoS指标136
6.3.3 交通整形139
6.3.4 交通调度141
6.3.5 资源预约与谁入控制143
6.4 同步145
6.4.1 媒体流间同步146
6.4.2 媒体目标之间同步148
6.4.3 同步与低层网络服务质量控制关系149
6.5 多媒体传输协议150
6.5.1 RTP结构150
6.5.2 RIP/RTCP报文151
第7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155
7.1 网络管理概述155
7.1.1 网络管理的重要意义155
7.1.2 网络管理5个功能域155
7.1.3 网络与网络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155
7.1.4 网络管理模型156
7.2 网络管理结构与协议158
7.2.1 OSI网络管理框架158
7.2.2 IEEE网络管理框架160
7.2.3 TCP/IP网络管理框架161
7.2.4 ITU-T电信网管理结构163
7.2.5 其它网络管理框架167
7.2.6 21世纪的网络管理168
7.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v1169
7.3.1 SNMP的工作原理169
7.3.2 SNMP协议数据单元170
7.3.3 管理信息库MIB171
7.3.4 SNMP操作过程172
7.3.5 SNMP的局限性177
7.4 SNMP v2与SNMP v3177
7.4.1 SNMP v2的特点177
7.4.2 SNMP v2对SNMP的增强179
7.4.3 SNMP v3180
7.4.4 SNMP v3的框架180
7.4.5 SNMP v3的报文处理182
7.4.6 SNMP v3的PDU处理184
7.4.7 SNMP v3的前景186
7.5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WBM186
7.5.1 WBM概述186
7.5.2 WBM的结构187
7.5.3 WBM的发展189
第8章 网络协议工程190
8.1 网络协议工程概论190
8.2 利用CCS的协议形式描述技术192
8.2.1 协议的形式描述方法192
8.2.2 CCS的组成192
8.2.3 应答式协议的描述194
8.2.4 AB协议的描述196
8.2.5 CCS的作用196
8.3 测试序列生成的形式方法197
8.3.1 协议一致性197
8.3.2 透明测试和黑盒测试197
8.3.3 最短转换旅程198
8.3.4 特征序列199
8.3.5 黑盒测试时的最短测试序列201
8.3.6 测试序列的优化202
8.3.7 待研究的问题203
参考文献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