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行政法要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行政法要义
  • 李惠宗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86778769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行政法要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本质论2

第一节 人类起源的争辩2

第一项 创造论2

第二项 演化论2

第三项 小结2

第二节 人的本质与禀赋3

第一项 理性主义——禀赋开发3

第二项 经验主义——能力培养3

第三项 折衷论3

第四项 教育的目的5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7

第一项 教育的需要性7

第二项 教育系对人的协助9

第三项 教育是一种过程,而非成果9

第四项 教育系改造社会文化之机制10

第四节 教育的目标及内容11

第一项 启蒙阶段教育——「成己教育」11

第二项 养成阶段教育——「成人教育」13

第三项 成熟阶段教育——「成事教育」14

第四项 小结——台湾教育的检讨75

第二章 宪法就教育的基本决定18

第一节 教育权归属理论18

第一项 国家教育权论18

第二项 国民教育权论19

第三项 我国宪法之规定21

第二节 教育之宗旨23

第一项 发展民族精神23

第二项 发展自治精神26

第三项 发展国民道德26

第四项 健全体格29

第五项 健全科学及生活智能29

第三节 教育机会平等原则30

第一项 宪法的基本决定30

第二项 均衡城乡教育资源31

第三项 教育机会取得之竞争公平规则31

第四项 教育机会上性别歧视之禁止32

第四节 实施方法33

第三章 教育行政法之内涵及其法源42

第一节 教育行政法之内涵42

第一项 教育外部事项与内部事项42

第二项 教育行政法的范围43

第二节 教育行政法法源45

第一项 法源之意义45

第二项 教育行政法之法源45

第四章 教育行政法上之原则61

第一节 法治国家原则61

第一项 法律优位原则61

第二项 法律保留原则62

第二节 一般行政法原则70

第一项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70

第二项 比例原则71

第三项 平等原则75

第四项 信赖保护原则78

第三节 教育行政法原则82

第一项 人民为教育权主体原则82

第二项 国民教育小校小班原则84

第三项 教育预算优先编列原则84

第四项 教育中立原则85

第五项 私人兴学奖励原则86

第六项 家长参与原则86

第四节 教育上之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判断87

第一项 行政裁量87

第二项 不确定法律概念90

第三项 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判断之区别94

第五章 学生之法律地位98

第一节 学生与教育机构间之关系98

第一项 学生之意义98

第二项 学生与学校之法律关系99

第二节 学生之基本权103

第一项 作为自由市民之基本权103

第二项 作为学生之个人基本权104

第三项 作为学生之集体基本权116

第三节 学生监护人与学校之关系117

第六章 学生惩处及申诉制度120

第一节 学生之义务120

第一项 一般人民之义务120

第二项 学生个人义务120

第二节 对学生之管教122

第一项 对学生管教权之性质122

第二项 管教学生之原则123

第三项 管教之手段124

第三节 对学生之惩戒125

第一项 惩戒的类型125

第二项 学生责任之要件126

第三项 对学生惩戒手段130

第四项 惩戒程序130

第四节 学生申诉制度131

第一项 学生申诉制度之本质131

第二项 申评会之设置132

第三项 申诉程序132

第五节 其他学生惩处重大制度问题134

第一项 操行制度134

第二项 点名制度135

第三项 二一退学制度与惩罚退学制度135

第四项 学习年限制度136

第七章 教师之法律地位138

第一节 教师资格之取得138

第一项 教师职业的定位138

第二项 教师资格之取得138

第二节 教师之聘用148

第一项 教师任用基本原则148

第二项 各级学校任用程序148

第三项 教师而兼任行政职务者152

第三节 教师与学校之法律关系152

第一项 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152

第二项 教师与学校关系153

第三项 教师与学校之公法关系内容158

第四节 教师之角色159

第一项 国家文化动态传递者159

第二项 社会的反省者160

第三项 学习的指引者160

第八章 教师之权利与义务163

第一节 教师之权利163

第一项 作为一般国民之权利163

第二项 作为公务员之权利164

第三项 作为劳动者之权利170

第四项 作为教育人员之权利173

第二节 教师的义务179

第一项 作为一般国民之义务179

第二项 作为公务员之义务179

第三项 作为劳动者之义务183

第四项 作为教育人员之义务185

第九章 教师责任与申诉制度193

第一节 教师之责任193

第一项 刑事责任193

第二项 行政责任193

第三项 国家赔偿之民事责任195

第四项 教师与学校间之契约责任204

第二节 教师申诉制度215

第一项 教师申诉制度之本质215

第二项 教师申诉制度适用之范围216

第三项 申评会之法律地位与组织217

第四项 教师申诉之程序218

第十章 学校制度228

第一节 学校制度之意涵228

第二节 学校的功能228

第一项 养成良好生活习性228

第二项 培养理性思辩态度229

第三项 训练知识生活技能229

第四项 传承文化艺术修为229

第三节 学校之分类230

第一项 公立与私立学校230

第二项 学校种类231

第四节 公立学校之组织236

第一项 各级学校校长任命程序237

第二项 其他教育行政人员257

第三项 校长及学术行政主管任期238

第四项 学校行政组织之检讨238

第五节 家长会——教育协助组织239

第六节 学校教育行政应遵守之程序240

第七节 学校设施之责任241

第一项 国家赔偿构成要件分析242

第二项 国家赔偿案例检讨244

第十一章 私立学校法制249

第一节 私人兴学的宪法保障249

第二节 私立学校之设立程序251

第一项 私校设立相对自由原则251

第二项 私校许可原则252

第三项 私校设立之程序253

第三节 私立学校之组织257

第一项 董事会257

第二项 校务行政系统267

第四节 对私立学校之监督272

第一项 对董事会之监督273

第二项 财务监督276

第三项 教育行政监督280

第四项 教学活动之监督282

第五节 国家对私立学校之奖励与补助283

第一项 国家对私立学校奖励与补助义务283

第二项 类似奖励与补助机制285

第六节 私立学校之附随义务285

第十二章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288

第一节 学术自由的意义288

第一项 作为制度性保障的学术自由288

第二项 学术自由之主体289

第二节 大学自治292

第一项 大学自治权之性质292

第二项 大学自治权的内涵293

第三项 大学自治权之界限——二一退学制度之检讨308

第十三章 教育行政机制312

第一节 教育行政权之功能312

第一项 以教育目标为取向312

第二项 以协助教学研究为取向312

第三项 以督促学生向学为取向312

第二节 教育行政组织313

第一项 中央教育行政组织313

第二项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317

第三项 各级学校行政组织318

第三节 教育行政作用318

第一项 教育政策之拟定319

第二项 法令的制定与执行319

第三项 教育预算之编列320

第四项 对学校的监督321

第十四章 教科书审查制度326

第一节 教科书的功能326

第一项 辅助教师教学327

第二项 伦理行为规范的认知328

第三项 基础知识体系建构328

第四项 传承文化及认知人类文明329

第五项 与国际知识接轨329

第六项 升学考试命题之基本依据330

第二节 教科书编纂制度331

第一项 教科书编纂基本类型331

第二项 我国教科书的演进332

第三项 教科书审定的基准335

第四项 教科书审定程序336

第五项 教科书采用权338

附录341

本书参考文献341

附录法规345

司法院大法官相关解释391

国际条约401

事项索引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