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奶牛疾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奶牛疾病学
  • 崔中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54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762页
  • 主题词:乳牛-牛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奶牛疾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奶牛的解剖与生理5

第一节 消化器官的结构与消化功能5

一、消化器官的结构5

(一)口腔5

(二)咽和软腭7

(三)食管8

(四)胃8

(五)肠11

(六)肝和胰14

二、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15

(一)采食和咀嚼15

(二)唾液的分泌16

(三)反刍16

(四)嗳气17

(五)瘤胃微生物的消化作用17

(六)瓣胃的功能19

(七)皱胃的消化19

(八)小肠内的吸收19

(九)大肠的消化吸收和排粪20

三、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2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1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21

(一)呼吸道21

(二)肺23

(三)胸膜和纵隔23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24

(一)呼吸器官的通气活动24

(二)气体交换25

(三)气体运输25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26

第三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7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27

(一)心血管系统的结构27

(二)淋巴循环的结构32

二、血液循环的功能33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33

(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4

第四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5

一、泌尿系统的结构35

(一)肾35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36

二、泌尿系统的功能37

(一)肾脏的组织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特征37

(二)尿的生成38

(三)排尿及其调节39

第五节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40

一、母牛生殖器官及其生理功能40

(一)卵巢40

(二)输卵管41

(三)子宫42

(四)阴道43

(五)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43

(六)系膜和血管43

二、公牛生殖器官及其生理功能43

(一)睾丸44

(二)附睾45

(三)输精管46

(四)副性腺46

(五)尿生殖道47

(六)阴茎和包皮47

三、母牛发情行为特点及发情鉴定方法47

(一)发情表现47

(二)母牛发情行为特点49

(三)发情鉴定方法50

四、母牛妊娠诊断51

(一)母牛生殖器官变化51

(二)母体的变化52

(三)妊娠诊断方法52

第六节 乳腺的结构与泌乳功能54

一、乳腺的结构54

(一)腺泡与导管系统54

(二)支持结构55

(三)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56

(四)神经支配57

(五)乳腺的生长发育与调节57

二、乳腺的功能59

(一)乳的生物合成59

(二)乳的分泌59

(三)乳的排出60

(四)泌乳的调控61

(五)诱导泌乳64

第二章 奶牛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67

第一节 临床诊断技术67

一、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67

(一)问诊67

(二)视诊67

(三)触诊68

(四)叩诊68

(五)听诊68

二、一般检查69

(一)全身状态的视察69

(二)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69

(三)皮肤与被毛的检查70

(四)眼结膜的检查71

(五)体表淋巴结的检查71

三、消化系统检查72

(一)反刍和嗳气的观察72

(二)口腔检查72

(三)咽喉检查72

(四)食管检查73

(五)瘤胃检查73

(六)网胃检查73

(七)瓣胃检查73

(八)皱胃检查74

(九)肠及排粪的检查74

四、呼吸系统检查74

(一)呼吸动作的观察74

(二)鼻液的观察75

(三)咳嗽检查75

(四)胸部叩诊75

(五)胸部听诊76

五、循环系统检查76

(一)心搏动的触诊与心区叩诊76

(二)心脏听诊77

(三)脉搏的检查78

(四)表在静脉的检查78

六、泌尿、生殖系统检查79

(一)排尿动作的观察79

(二)尿液的感观检查79

(三)肾、膀胱及尿道的检查79

(四)公牛外生殖器的检查80

(五)母牛外生殖器的检查80

(六)乳房的检查81

七、神经系统检查81

(一)精神状态检查81

(二)运动机能检查81

(三)感觉机能检查82

(四)反射机能检查82

第二节 常用检验与临床意义82

一、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82

二、红细胞压积容量的测定83

三、血红蛋白含量测定84

四、红细胞计数84

五、白细胞计数85

六、白细胞分类计数86

七、血清范登白定性试验87

八、尿中酮体的检验88

九、尿沉渣检验89

十、胸、腹腔穿刺液的李凡他试验91

第三节 特殊诊断技术92

一、X线检查技术92

二、心电图描记94

三、超声诊断96

第四节 传染病诊断技术97

一、临床诊断97

二、流行病学诊断97

三、病理学诊断98

四、病原学诊断98

五、血清学诊断99

六、变态反应诊断99

第五节 寄生虫病诊断技术100

一、临床观察100

二、流行病学调查100

三、尸体剖检100

四、实验室诊断100

(一)蠕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100

(二)螨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103

(三)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104

(四)免疫学诊断技术105

(五)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106

(六)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106

(七)蠕虫的采集、保存与观察107

第六节 治疗技术108

一、灌药法108

二、胃管投药法109

三、皮下注射法109

四、肌肉注射法110

五、静脉注射法110

六、腹腔注射法111

七、乳房灌注与乳房送风法111

八、瘤胃穿刺法112

九、瓣胃穿刺法112

十、皱胃穿刺法113

十一、腹腔穿刺法113

十二、心包穿刺法114

十三、胸腔穿刺法114

十四、膀胱穿刺法115

十五、颈后部交感神经节封闭法115

十六、颈部迷走神经干封闭法115

十七、胸膜外内脏神经封闭法116

十八、盆腔器官封闭法117

十九、腹腔封闭法117

二十、眼睑封闭法118

二十一、局部封闭法118

二十二、输血疗法118

二十三、氧气疗法121

(一)氧气吸入法121

(二)皮下给氧法122

二十四、腹膜透析疗法122

第三章 奶牛常用药物125

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125

一、抗生素125

(一)青霉素类125

(二)头孢菌素类127

(三)氨基糖苷类128

(四)四环素类130

(五)氯霉素类131

(六)大环内酯类132

二、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133

三、喹诺酮类136

四、其他抗菌药137

五、抗真菌药137

六、抗病毒药138

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138

第三节 消毒防腐药143

第四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146

一、中枢兴奋药146

二、镇静药和抗惊厥药148

三、解热镇痛抗炎药148

四、镇痛药149

五、全身麻醉药与化学保定药150

第五节 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151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152

二、传入神经系统药物154

第六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54

第七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57

第八节 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药物158

第九节 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159

第十节 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162

第十一节 局部用药166

第十二节 解毒药167

第四章 传染病的发生与预防170

第一节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170

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170

(一)感染170

(二)传染病170

(三)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条件170

二、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170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170

(二)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71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某些规律性172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73

第二节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方法174

一、预防措施174

(一)坚持自繁自养174

(二)加强动物检疫174

(三)消毒176

(四)免疫接种179

二、发生传染病时的扑灭措施179

(一)报告疫情179

(二)隔离患病奶牛180

(三)封锁疫区180

(四)紧急接种181

(五)消毒181

(六)药物治疗181

第三节 奶牛常用疫(菌)苗与免疫程序181

一、奶牛常用疫(菌)苗181

(一)口蹄疫疫苗181

(二)炭疽菌苗183

(三)气肿疽灭活菌苗183

(四)肉毒梭菌(C型)灭活菌苗184

(五)狂犬病疫苗184

(六)伪狂犬病疫苗185

(七)布鲁氏菌病菌苗185

(八)兽用乙型脑炎疫苗186

(九)破伤风类毒素186

(十)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菌苗187

(十一)牛副伤寒灭活菌苗187

(十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活疫苗187

(十三)牛泰勒梨形虫活疫苗188

二、奶牛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188

第五章 奶牛传染病190

第一节 奶牛细菌性传染病190

炭疽190

大肠杆菌病193

牛沙门氏菌病195

巴氏杆菌病197

结核病199

布鲁氏菌病204

破伤风209

肉毒梭菌中毒症211

坏死杆菌病212

绿脓杆菌病213

恶性水肿214

气肿疽215

葡萄球菌病217

链球菌病218

副结核病220

弯曲菌病223

(一)弯曲菌性流产223

(二)弯曲菌性腹泻224

莱姆病225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226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228

钩端螺旋体病229

放线菌病231

衣原体病232

附红细胞体病234

皮肤霉菌病235

第二节 奶牛病毒性传染病237

口蹄疫237

水疱性口炎241

牛痘242

狂犬病243

伪狂犬病245

犊牛轮状病毒病246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247

恶性卡他热249

牛瘟25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252

牛冠状病毒病25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256

牛流行热258

茨城病261

牛白血病262

疙瘩皮肤病263

牛副流行性感冒265

牛溃疡性乳头炎266

乳头状瘤267

第六章 奶牛寄生虫病270

第一节 蠕虫病270

牛新蛔虫病270

胃肠道线虫病271

(一)毛圆线虫病271

(二)仰口线虫病273

(三)食道口线虫病274

(四)夏伯特线虫病275

(五)毛首线虫病276

肺线虫病277

绦虫病278

(一)莫尼茨绦虫病278

(二)曲子宫绦虫病和无卵黄腺绦虫病280

囊尾蚴病280

棘球蚴病282

日本血吸虫病283

鸟毕吸虫病286

片形吸虫病287

双腔吸虫病290

前后盘吸虫病292

阔盘吸虫病293

第二节 原虫病295

泰勒虫病295

球虫病297

弓形虫病299

胎儿毛滴虫病301

第三节 体外寄生虫病303

皮蝇蛆病303

螨病304

虱病307

第七章 奶牛内科病308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308

咽炎308

食道阻塞309

前胃弛缓311

瘤胃积食314

瘤胃臌气316

瘤胃消化不全318

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318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320

瓣胃阻塞322

皱胃炎324

皱胃溃疡325

皱胃变位327

皱胃扭转329

胃肠卡他330

胃肠炎332

黏液膜性肠炎333

肠阻塞334

肝营养不良335

急性实质性肝炎337

胆管炎和胆囊炎338

胆结石339

腹膜炎34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341

感冒341

喉炎342

支气管炎343

支气管肺炎344

大叶性肺炎346

异物性肺炎347

肺气肿349

肺水肿350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351

心力衰竭351

循环虚脱353

心律失常354

创伤性心包炎356

急性心内膜炎357

慢性心内膜炎357

心肥大358

高山病359

出血性贫血360

溶血性贫血361

营养性贫血361

再生障碍性贫血36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63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364

肾病364

肾炎367

(一)肾小球肾炎367

(二)间质性肾炎370

肾盂炎370

膀胱炎372

膀胱麻痹374

尿道炎375

尿结石376

尿毒症379

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381

脑膜脑炎381

中暑383

脊髓炎及脊髓膜炎386

脊髓震荡及挫伤388

癫痫389

第六节 营养代谢疾病391

一、营养代谢病的概念391

(一)营养物质代谢和营养代谢疾病391

(二)营养代谢疾病的特点393

(三)营养代谢病的病因393

(四)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断与防制395

(五)营养代谢疾病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向396

二、常见营养代谢疾病396

酮病396

肌红蛋白尿病407

肝脏代谢障碍408

衰竭症412

骨营养不良414

维生素A缺乏症422

血红蛋白尿病424

犊牛血红蛋白尿病426

青草搐搦428

碘缺乏症432

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433

第七节 中毒性疾病439

棘豆属植物中毒439

黄芪属植物中毒441

牛蕨类中毒444

氢氰酸中毒445

亚硝酸盐中毒447

感光过敏449

棉籽饼中毒451

霉烂草木樨中毒452

菜籽饼中毒453

马铃薯中毒455

黄曲霉毒素中毒456

霉烂甘薯中毒458

瘤胃酸中毒459

瘤胃碱中毒460

有机磷农药中毒462

尿素中毒463

氟乙酰胺中毒465

毒鼠强中毒466

铜中毒467

氟中毒468

硒中毒470

砷中毒472

第八章 奶牛遗传和免疫性疾病475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遗传性疾病476

牛遗传性心肌病476

遗传性淋巴水肿477

先天性心脏缺陷477

牛的马方氏综合征479

第二节 消化系统遗传性疾病479

唇-腭裂479

臌气素质480

皱胃移位480

肛门和直肠闭锁480

疝480

第三节 皮肤和被毛遗传性疾病481

遗传性先天性皮肤缺失481

遗传性先天性鳞癣481

遗传性先天性稀毛症482

先天性多毛症482

白化病483

第四节 泌尿和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484

两性畸形484

睾丸发育不全485

卵巢发育不全486

先天性子宫颈发育异常486

乳房先天性缺陷487

牛乳房炎的遗传抗性和遗传素因488

其他具有遗传抗性和遗传素因的产科病490

第五节 新陈代谢遗传性疾病490

尿苷单磷酸合酶缺陷490

糖原贮积病491

α-甘露糖苷贮积病493

β-甘露糖苷贮积病493

黏多糖贮积病494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病495

遗传性瓜氨酸血症496

乳糖酶缺乏症497

第六节 血液遗传性疾病497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497

先天性第Ⅷ因子缺乏症498

先天性第Ⅺ因子缺乏症499

先天性卟啉症500

第七节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501

牛小脑生活力缺失501

遗传性先天性脑积水502

遗传性痉挛性轻瘫503

遗传性周期性痉挛503

第八节 骨骼肌肉系统遗传性疾病504

遗传性侏儒症504

短肢和无肢畸形505

遗传性关节弯曲505

其他遗传性关节异常506

遗传性膝盖骨不全脱位506

并趾507

第九节 染色体病507

常染色体数目变化引起的染色体病507

常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染色体病508

性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染色体病509

牛1/29染色体易位510

第十节 其他遗传性疾病511

遗传性甲状腺肿511

先天性白内障512

遗传性角膜浑浊512

遗传性妊娠期延长513

第十一节 超敏反应病513

过敏症514

荨麻疹515

血管神经性水肿517

血清病518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518

牛特应性鼻炎519

外源性超敏性肺炎521

第十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521

乳汁变态反应52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22

第十三节 免疫缺陷病523

牛白细胞黏附缺陷523

牛选择性IgG2缺乏症525

遗传性淋巴细胞成熟缺陷526

新生畜低γ-球蛋白血症527

色素缺乏易感性增高综合征527

牛艾滋病528

第九章 奶牛外科病529

第一节 保定方法与麻醉技术529

一、保定方法529

(一)头的保定529

(二)肢蹄保定529

(三)尾保定529

(四)柱栏保定530

(五)倒牛法530

二、麻醉技术530

(一)麻醉的分类530

(二)局部麻醉531

(三)全身麻醉533

第二节 外科感染与损伤539

脓肿539

蜂窝织炎541

败血症543

创伤545

挫伤547

血肿548

淋巴外渗549

第三节 头颈部疾病550

结膜炎550

角膜炎550

角折551

颈静脉炎552

第四节 胸腹部疾病553

胸壁穿透创553

腹壁疝554

皱胃变位手术疗法554

(一)左方变位的手术治疗554

(二)右方变位的手术治疗555

急腹症556

第五节 肢蹄病557

关节脱位557

(一)膝盖骨(髌骨)上方脱位558

(二)髋关节脱位559

(三)系关节脱位559

关节炎559

腕前黏液囊炎560

骨折561

肌病563

神经麻痹564

风湿病565

腐蹄病567

第十章 奶牛产科病568

第一节 妊娠分娩及产后期疾病568

流产568

妊娠毒血症569

阴道脱出571

孕畜水肿572

孕牛截瘫572

阴道出血573

胎水过多574

难产574

子宫扭转580

阴道及阴门损伤582

阴道炎583

胎衣不下583

子宫脱出584

产后败血症585

生产瘫痪586

产后截瘫587

子宫弛缓588

子宫内膜炎589

第二节 乳房疾病590

乳房炎590

隐性型乳房炎591

乳房坏疽593

乳房浮肿593

乳池狭窄594

乳房创伤595

血乳596

泌乳不足及无乳596

乳房切除术597

第三节 新生犊牛疾病598

新生犊牛窒息598

脐炎599

周期性瘤胃臌气600

消化不良601

胎粪秘结605

第四节 不孕症606

卵巢机能减退及不全606

卵巢囊肿607

持久黄体610

慢性子宫内膜炎610

第五节 种公牛生殖器官疾病614

阴茎损伤614

阴茎麻痹615

包皮炎615

睾丸炎和附睾炎615

阳痿617

不育618

第十一章 奶牛尸体剖检技术620

第一节 尸检的意义和注意事项620

一、尸检的意义620

二、尸检的时间、地点和器械620

三、消毒和尸体处理620

第二节 尸检记录和尸检结果通知单621

一、尸检记录621

二、尸检结果通知单623

第三节 尸检程序和方法624

一、外部检查624

二、剥皮与皮下有关组织、器官的检查624

三、腹腔的剖开与检查624

(一)腹腔的剖开与视检624

(二)腹腔器官的取出与检查625

四、骨盆腔器官的检查627

五、胸腔的剖开与检查627

(一)剖开胸腔的方法627

(二)胸腔器官的检查628

六、脑与脊髓的取出与检查630

七、鼻腔、副鼻窦的剖开与检查631

八、骨、关节与骨髓的检查632

第十二章 饲养管理与疾病发生的关系633

第一节 营养与疾病633

一、蛋白质对奶牛的作用633

二、碳水化合物对奶牛的作用633

三、脂肪对奶牛的作用634

四、矿物质对奶牛的作用634

(一)钙和磷的作用及需要634

(二)钠、钾、氯的作用及需要635

(三)其他矿物质元素的作用及需要635

五、维生素对奶牛的作用636

第二节 饲养管理与疾病637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637

二、育成牛与初孕牛的饲养管理638

三、泌乳期的饲养管理639

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640

五、围产期的饲养管理640

第三节 经营管理与疾病645

一、经营管理的目的645

二、必须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646

三、重视牛群健康管理647

四、信息技术在奶牛经营管理中的作用647

附录649

附录一、健康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参考值649

附录二、奶牛饲养允许使用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和生殖激素类药及使用规定650

附录三、兽药停药期规定652

附录四、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660

附录五、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661

附录六、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664

附录七、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665

附录八、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676

附录九、常用中药处方685

附录十、常用外用药配方690

外文名词索引693

中文名词索引714

主要参考文献7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