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打破僵局 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打破僵局 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 金小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020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台湾问题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打破僵局 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导言:21世纪打破两岩僵局1

第一章 台湾近现代简史:沧桑的历史与苦难的人民1

1.台湾:凝结着中华民族屈辱和苦难的岛屿3

“海禁”的恶果:封闭导致落后4

中世纪末:殖民者开始染指台湾5

17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6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7

1840年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台湾9

甲午战争失败与中国痛失台湾10

卖国求荣的李鸿章父子交割台湾12

二战日本战败与台湾的光复14

2.日本对台湾50年“皇民化”的统治16

日本统治台湾初期:血腥镇压16

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教育18

“皇民化”统治:不该忘记的民族屈辱19

台湾知识分子抵制日本文化22

3.国土不可予人:不屈服的台湾人民23

交割台湾:激愤充满全岛24

台湾抵抗者:前有强敌、后无支援25

清军名将刘永福的抗日悲歌27

两岸人民:携手抗日、共赴国难28

苦难的台湾:中华民族苦难的例证30

第二章 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起伏录:1945-200032

1.“戡乱”时期:蒋氏父子在台湾的统治34

光复后的遗憾:国民党是接收还是“劫收”?34

“二二八”起义:台湾人民奋起反抗国民党统治35

“戒严”与“戡乱”: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39

国民党入台初期:从危机四伏到逐步稳定41

蒋氏父子解决“省籍矛盾”对策的演变43

国民党政权的“派系”政治与蒋家统治的危机46

蒋经国在美国布拉萨大酒店前遇刺之谜48

“反攻大陆”最后的美梦:“火炬5号计划”50

2.乱中求变:国民党在台湾的“党务改造”52

第一次改造(1949-1952):败退台湾,全面整顿53

第二次改造(1972-1976):小蒋上台,巩固地位54

第三次改造(1988-1996):开放“党禁”,“政治革新”56

第四次改造(1996-2000):煽动“台独”,意在“入宪”57

3.抉择:“李登辉时期”与十字路口的国民党59

中生代之后“新生代是未来国民党的政治骨干力量59

国民党已经变成了“本地化”的政党60

第三章 “台独”:中化民族肌体上的一颗“毒瘤”62

1.“台独”的成因与演变:来自何方与走向哪里?64

岛内“台独”活动的成因64

“台独”势力的发展与演变67

岛内“台独”势力的派系争斗71

2.70年代:党外势力的崛起与台湾当局的宽容73

五六十年代台湾政治大案和要案74

“蒋经国时期”:“党外势力”的大复兴77

“中坜事件”:“党外势力”反抗竞选舞弊78

“高雄事件”:“党外势力”与国民党正面较量80

民进党成立与国民党当局的宽容81

3.“台独”的民意基础:如何看待台湾民众的民意?82

岛内“台独”活动的实质83

台湾有关“统独”问题上的民意85

第四章 善变之狐:李登辉是如何成长起来的87

1.李登辉强烈的“媚日”倾向从哪里来?89

李登辉青少年时期的时代背景90

出生在一个标准的“良民”家庭91

李登辉之父中年“得志”的影响92

勤奋好学但智力平平的小学生94

中学教育灌输了军国主义思想95

日本求学经历:强化了对日本的感情98

2.李登辉强烈的“反共情绪”从哪里来?99

叛变和出卖同志是获准留学的前提99

参加共产党组织的经历给仕途带来了影响101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混合体103

“戡乱”时期的李登辉为什么谨小慎微?105

媚日、亲美、反共、“台独”:意在挟洋自重107

3.步步高升:蒋经国大力提携的台籍政坛明星108

因农业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而“入阁”109

深受蒋经国信任的“政务委员”110

台北市长:蒋经国特意安排的锻炼机会111

台湾省主席:向政坛高峰迈进的一个阶梯113

“副总统”:“本土化”政策中跃出的“黑马”116

李登辉出任“政治革新小组”的总召集人118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谢世120

李登辉“总统”主理“国事大丧”121

“李登辉时期”:打压蒋家人马和“元老派”123

第五章 李登辉:一个致力于分裂国家的民族败类127

1.李登辉劣迹记录:李登辉是如何打分裂牌的?129

国际上甩出“银弹”,李登辉显露风光130

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主要形式131

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的经过134

策划达赖访问台湾:背景与影响136

尴尬的闹剧:台湾企图进入联合国137

“李登辉时期”台湾军队演习频繁139

加速提升台湾军力为哪般?144

2.评析李登辉“台独”思想和分裂国家的言论148

试探性的一步:“阶段性两个中国”论149

李登辉上台之初:“一国两府”论150

自外于中国的理论:“生为台湾人悲哀”论152

“摩西梦”:一个民族败类的梦153

“主权在民”论:分裂国家的遮羞布154

“主权再解释”论:为“台独 鸣锣开道155

“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论:“台独”纲领157

“新台湾人”和“新台湾人主义”159

“七块论”:分裂中国的险恶用心160

“两国论”:走向公开的“台独”162

3.李登辉的本质:一个完完全全的“台独”分子164

李登辉与“台独”分子遥相呼应164

李登辉是如何帮助“台独”势力的?166

李登辉在统独观上如何误导民众?167

第六章 剖析台湾社会:新生代和“台湾经验”评析169

1.国民党入台以来台湾社会变迁与民众心态171

50年来台湾社会政治演变的过程172

国民党入台以来台湾民众的心态173

台湾的“省籍矛盾”从何而来?178

台湾历史演变与“台湾意识”的评析179

李登辉能代表台湾民意吗?181

台湾民众如何看待台湾的前途?184

2.当代台湾人:台湾社会的中生代及新生代分析187

台湾文化:多元化的特色文化187

中生代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189

“新生代”的价值观与统独观191

“新台湾人主义”与台湾“新人类”193

3.“台湾经验”评析:应该怎样看待“台湾经验”?195

剥开“台湾经验”的外衣195

“台湾经验”的内容和演变197

台湾推展“台湾经验”的背景199

现代台湾:成就应当肯定,经验不宜推广200

“台湾经验”与台湾社会存在的问题204

黑社会势力向台湾政坛的渗透206

第七章 国际格局与台湾:国际因素对台湾的影响209

1.抓住伸向台湾的黑手:美国为“台独”势力撑腰211

美国插手台湾由来己久212

为遏制新中国而打“台湾牌”214

“大三角”时代:“以台制华”215

美国政界里的“亲台帮”216

冷战后的美国:对台“双轨”政策218

活跃于美国政界中的台湾“游说集团”219

美国对台湾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222

2.向“无邦交”的大国进军:台湾与大国的关系224

大国与台湾的关系225

蠢蠢欲动的日台关系226

不冷不热的欧台关系228

一厢情愿的俄台关系229

3.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对台湾问题的影响230

冷战大背景下形成了台湾问题230

1996年台海危机的国际背景232

1999年台海危机的国际背景233

世界多极化与未来的台湾问题235

第八章 历史启示录:收复和统一台湾的反思238

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略和策略240

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的背景240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与战法243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略与策略244

2.康熙统一台湾战略与策略给我们的启示246

康熙时期发兵渡海收复台湾的全过程247

清朝与台湾郑氏集团前9次和谈未果的原因249

台湾郑氏集团为什么要闹割据?250

康熙时期清朝统一台湾的战略与策略252

3.第一代领导人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260

攻台作战需要周密准备:金门之战启示录260

打政治炮:防止两岸分离“法律化”263

打外交炮:粉碎“划峡而治”的图谋264

第九章 “后李登辉时期”:未来台湾与两岸关系267

1.“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两岸关系的观点269

台湾当局为什么推崇“德国模式”?270

历史的垃圾:“台湾地位未定论”272

民意外衣下的祸心:“住民自决论”273

荒谬绝伦、漏洞百出的“台湾民族论”276

“经济上依赖大陆会危及台湾安全论”279

2.“后李登辉时期”:台湾政治格局和经济状况281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实力的比较282

“后李登辉时期”的台湾政治格局284

世纪之交台湾面临怎样的经济状况?286

台湾为什么也要加入WTO?291

3.“后李登辉时期”:未来海峡两岸关系的走向295

“李登辉时期”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分歧296

台湾地震对两岸关系的影响298

李登辉怎样破坏海峡两岸关系的?300

21世纪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302

第十章 僵局总是要打破的:战争还是和平?308

1949-2000:两岸关系50年回眸310

1.海峡两岸关系50年回眸:两岸对峙的演变310

近20年两岸关系为何僵而不进?312

未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314

2.祖国大陆:回击任何对统一大趋势的阻挠316

李登辉在军事上是如何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317

祖国大陆是两岸关系走向的主导者322

两岸开战:美国干涉的可能性324

3.僵局终将打破:未来的台海是战争还是和平?326

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326

未来:祖国的安全统一是大势所趋329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