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CDMA系统地址码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OCDMA系统地址码理论
  • 李传起,孙小菡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179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OCDMA系统地址码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OCDMA系统综述1

1.1 OCDMA系统技术的现状1

1.1.1 光纤信道复用及寻址技术1

1.1.2 O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2

1.1.3 OCDMA技术的研究动态4

1.2 OCDMA网络基本结构原理5

1.2.1 OCDMA接入网拓扑结构5

1.2.2 相干和非相干OCDMA系统结构6

1.2.3 光交换和上下路7

1.3 O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8

1.3.1 用户地址码码字结构8

1.3.2 光编码器和解码器11

参考文献117

第二章 OCDMA系统设计的数学基础25

2.1 群、环、域和Galois理论25

2.1.1 群论的相关概念和性质25

2.1.2 环和域、分裂域、有限域27

2.1.3 有限Galois域29

2.2 射影几何的相关内容32

2.2.1 有限射影空间的几何模型32

2.2.2 射影坐标的变换关系35

2.2.3 仿射平面及其性质38

2.3 组合论的相关内容39

2.3.1 Steiner系统及其性质39

2.3.2 Hadmamard矩阵及其构造40

2.4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41

2.4.1 高斯过程和泊松过程41

2.4.2 常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42

参考文献243

第三章 OCDMA系统素数码的构造与分析45

3.1 光素数地址码的相关性分析45

3.1.1 光素数地址码的码字结构45

3.1.2 素数码的码字相关性分析47

3.1.3 码字相关性导致的误码率分析52

3.2 异步OCDMA系统素数地址码的设计和分析55

3.2.1 修正二次素数码的设计55

3.2.2 扩展二次素数码的设计56

3.2.3 MSPC和ESPC的相关性分析57

3.3 同步OCDMA系统素数码的设计与性能研究58

3.3.1 内循环素数码的结构和性能58

3.3.2 同步OCDMA系统的非线性SSPC地址码设计60

3.3.3 同步SSPC的相关性分析62

3.3.4 SSPC码字的性能分析63

3.3.5 SSPC码字与OPC内循环码的性能比较65

3.4 本章小结65

参考文献366

第四章 OCDMA系统光正交码的设计和分析69

4.1 光正交地址码的结构及其相关性检测方法70

4.1.1 OOC码字的结构表示和图示70

4.1.2 OOC的码字相关性检测71

4.2 光正交码码集的码字容量72

4.2.1 OOC码字容量的Johnson界73

4.2.2 对称OOC码字(L,w,1)的容量上界74

4.2.3 对称OOC(L,w,λ)的码字容量76

4.3 有限射影几何法设计光正交码76

4.3.1 有限射影几何与OOC设计的对应关系76

4.3.2 GF(qm+1)向量离散对数与OOC码字脉冲位78

4.3.3 由射影平面PG(2,q)生成(q2+q+1,q+1,1)OOC码字80

4.3.4 由高维射影空间生成OOC((qm+1-1)/(q-1),q+1,1)码字83

4.3.5 由k维流形设计光码字的理论分析86

4.4 有限区组设计理论设计光正交码87

4.4.1 区组设计参数与OOC码字参数的对应88

4.4.2 对称OOC码字(L,w,λ)的区组矩阵89

4.4.3 Latin方阵及其与有限域上直线的对应90

4.4.4 由Latin方阵生成OOC码字91

4.4.5 基于OLS的LSOOC性能分析92

4.4.6 对称OOC单码字(L,w,1)的循环全间隔集93

4.4.7 由部分间隔集生成多码字OOC(L,w,1)94

4.5 有限域上STEINER系统设计OOC码字95

4.5.1 STEINER系统参数与OOC码字参数的对应95

4.5.2 仿射平面的部分点阵对应的STEINER系96

4.5.3 有限域上STEINER系生成STOOC码字97

4.5.4 STOOC(qk,k,1)的码字基数和性能分析99

4.6 变重光正交码简介99

4.7 码字结构比较100

4.8 本章小结100

参考文献4101

第五章 OCDMA系统二维码的设计与分析105

5.1 二维λ-t光地址序列码的码字结构105

5.1.1 二维λ-t码的码字矩阵和码字图示105

5.1.2 二维λ-t码字的相关特性及检测106

5.1.3 对称二维码集Ф(N×L,w,1)的码字容量108

5.1.4 对称二维码集Ф(N×L,w,λ)的码字容量109

5.2 二维λ-t素数序列码的构造和分析109

5.2.1 跳频扩时素数码(FHPC)简介109

5.2.2 由SSPC生成二维λ-t素数码110

5.2.3 2D-SSPC的相关性分析112

5.2.4 2D-SSPC的码字容量113

5.2.5 2D-SSPC的误码性能114

5.3 二维λ-t正交序列码的构造和分析115

5.3.1 1D-OOC到2D-OOC的构造过程115

5.3.2 2D-OOC码字的相关性分析117

5.3.3 2D-OOC(L×L,w,1)的码字容量117

5.3.4 2D-OOC(L×L,w,1)的误码性能118

5.4 二维λ-t系统RS序列码的构造和分析120

5.4.1 GF(p)上一维RS码字的构造120

5.4.2 2D-RSC码集(p×(p-1)p,p-1,0,1)的构造121

5.4.3 2D-RSC(p×(p-1)p,p-1,0,1)的相关性分析123

5.4.4 2D-RSC(p×(p-1)p,p-1,0,1)的码字容量124

5.4.5 2D-RSC(p×(p-1)p,p-1,0,1)的误码性能125

5.4.6 2D-RSC(p×p′(p-1),p-1,0,1)的构造与分析125

5.5 本章小结127

参考文献5128

第六章 OCDMA系统地址编解码技术131

6.1 光纤延时线时域编解码技术132

6.1.1 固定和可调光纤延时线结构简介132

6.1.2 可调光纤延时线结构的延时控制133

6.1.3 OCDMA系统的时域编码和信号合成135

6.1.4 OCDMA系统的时域解码和信号恢复135

6.1.5 时域编解码OCDMA系统的模拟结果及分析136

6.2 基于FBGs的非相干光谱域编解码技术138

6.2.1 FBGs编解码器的编码原理139

6.2.2 信号编码、叠加与发送140

6.2.3 数据接收、检测与恢复141

6.2.4 信号功率谱不均匀的SAC编码过程143

6.2.5 SAC编解码系统的传输性能145

6.3 二维λ-t地址码的OCDMA系统编解码技术146

6.3.1 一维和二维OCDMA系统网络结构比较147

6.3.2 基于FBGs加光纤延时线的二维编码器148

6.3.3 基于AWGs加光纤延时线的二维编码器149

6.3.4 二维编码和信号叠加149

6.3.5 二维OCDMA系统的解码和信号恢复151

6.4 本章小结153

参考文献6153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155

7.1 总结155

7.2 OCDMA前景展望157

参考文献7158

略语表159

符号表160

图形索引161

表格索引1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