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词运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词运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324382.jpg)
- 张玉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8361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法律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词运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模糊语词对法治的贡献1
二、学说的碰撞与发展4
(一)西方法学界的深思4
(二)中国学者的理论继受与创新9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13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15
五、本书的主要观点19
第一章 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词运用概述21
一、模糊语词的概念界定21
(一)模糊语词的概念界分22
(二)模糊语词的对应概念:明确语词24
(三)模糊语词的相似概念辨析27
二、模糊语词的内在结构29
(一)三值逻辑:模糊语词表达结构的逻辑预设29
(二)“符号+处理”结构:模糊语词的表达结构30
(三)通过模糊语词实现的法律系统整合33
三、模糊语词的法律功能34
(一)实现立法的抽象化35
(二)保持规则的弹性36
(三)提升法律文本的技术性37
(四)创设自治空间38
(五)弥补成文法的语用缺陷39
四、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类型化考察39
(一)包容性模糊语词:以“母亲”为例41
(二)可计量性模糊语词:以“公共利益”为例51
(三)程度性模糊语词:以“情节严重”为例58
第二章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现实境遇64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立法优势64
(一)立法技术的胜利65
(二)面向未来的立法便利68
(三)降低立法的成本71
二、模糊语词运用引发的法律难题72
(一)哈特遗留的理论难题73
(二)立法者的规范化障碍81
(三)司法的适用难题85
三、模糊语词运用的法治危机88
(一)从语词模糊转向规则模糊89
(二)规范主义之殇92
(三)词典定义的缺陷94
第三章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多视角分析100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哲学分析100
(一)哲学的语言转向与法律科学的任务100
(二)模糊语词运用的诠释学解析103
(三)“连锁推理悖论”下的模糊语词运用解析107
二、模糊语词运用的经济分析110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经济学原理110
(二)明确型立法方案的经济分析112
(三)改进方案的经济分析114
(四)经济分析的启示:立法技术与法律的模糊性116
三、模糊语词运用的语言学分析118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语言学原理119
(二)模糊语词运用的语义场理论解读122
(三)模糊语词运用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125
四、模糊语词运用的心理学分析128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认知心理学实验128
(二)模糊语词的心理认知与语用选择136
第四章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域外经验比较139
一、英美简明语言运动与法律起草139
(一)简明语言运动的兴起139
(二)简明语言运动的立法诉求142
(三)法律起草与语言的简明化146
二、美国立法实践中模糊语词运用难题的消解149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规则指向150
(二)模糊语词运用的逻辑指向与关联性规则152
(三)模糊语词运用的量化指向及模糊度规则155
三、韩国程序性审查与立法语词运用158
(一)韩国“语言审查”的目的159
(二)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立法实践160
四、域外经验对我国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启示161
(一)尊重模糊语词的技术性特征162
(二)遵守日常语言的运用习惯164
(三)强化模糊语词运用的规范性与开放性166
(四)重视立法语言的程序化审查169
第五章 我国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规则化建构171
一、模糊语词运用的语言学规则172
(一)防止偏见规则172
(二)平白意义规则175
(三)关联规则178
二、模糊语词运用的实质性规则184
(一)有效补充规则184
(二)功能约束规则187
(三)容忍规则189
三、规则之保障:立法语言审查程序192
(一)我国立法语言审查程序的设置理据192
(二)我国立法语言审查程序的主体197
(三)我国立法语言审查程序的具体建构200
结语203
参考文献206
一、中文参考书目206
二、国内论文类208
三、外文译著类211
四、外文著作与论文214
后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