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大学校史 1912-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783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南大学校史 1912-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河南大学的前身(1912年9月—1923年2月)3
第一节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创建3
一 建校缘起3
二 课程设置5
三 师资队伍6
四 深受敬重的林伯襄校长及其继任者8
第二节 办学特点11
一 严格的管理制度11
二 良好的风尚12
第三节 丰硕的教育成果14
第四节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18
第二章 河南大学的初建(1923年3月—1930年8月)20
第一节 改建中州大学,易名中山大学20
一 从预校到大学的沿革20
二 学校系科设置与规模的扩大23
第二节 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25
一 教师阵容的壮大25
二 课程设置内容新颖27
三 管理制度日趋完善28
四 学术活动初步开展30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的斗争32
一 革命思想的传播,党团组织的创立32
二 在“五卅”爱国运动中33
第三章 河南大学的成长(1930年9月—1949年4月)38
第一节 河南大学正式命名38
一 设置学院,扩大规模38
二 教学活动,生动活泼44
三 科研活动,蓬勃开展52
第二节 四处搬迁,矢志不移56
一 颠沛流离,艰苦办学56
二 教学工作,一如既往65
三 学术研究,力求上进70
第三节 复员之后,规模空前72
一 医治创伤,迅速复课72
二 教学科研,深入开展75
第四节 建国前夕,再次搬迁78
一 黎明之前,南迁苏州78
二 风雨飘摇,坚持教学81
第五节 爱国民主运动的新发展82
一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82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93
三 迎接苏州解放,踊跃参军参干99
第四章 河南大学的新生(1949年4月—1953年7月)104
第一节 新型大学办学基础的奠定104
一 普通高等学校学术教育传统与解放区政治教育传统的结合104
二 集中政治学习,奠定政治思想基础106
三 建设教师队伍,奠定教学基础108
四 保证物质条件,奠定物质基础109
第二节 正规大学的开办110
一 院系设置110
二 办学方针与教学原则112
三 教学改革113
四 科学研究118
五 培养与提高教师120
第三节 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党的领导122
一 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斗争结合起来122
二 改进行政工作,建立群团组织125
三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127
第五章 河南大学转变为高等师范院校(1953年8月—1984年4月)130
第一节 河南大学相继易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130
一 1953年的调整和河南师范学院的命名130
二 1955年的调整和开封师范学院的命名132
三 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和河南师范大学的命名140
第二节 教学与教学改革142
一 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142
二 1958年至1966年对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学校社会主义教学体系的初步形成148
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抵制错误路线,坚持开展教学活动158
四 拨乱反正,修订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162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188
一 第一、二次科学讨论会和河南师范学院的科研成果188
二 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开封师范学院的科研、学术活动190
三 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后河南师范大学取得的成果197
第四节 德育工作212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校的德育工作212
二 教育革命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14
三 “高教六十条”颁布后的思想政治工作215
四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18
第五节 师资队伍迅速成长225
一 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28
二 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230
三 狠抓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234
第六节 成人教育工作235
一 发展函授教育235
二 开办本科、专科进修班和培训班237
三 举办夜大学238
四 试招校外生239
五 举办各种专业人才培训班239
第六章 河南大学恢复校名后开拓前进(1984年5月—1992年)241
第一节 恢复河大校名,揭开河大历史的新篇章241
一 恢复河大校名241
二 隆重举行73周年校庆,为开创河大工作新局面奠定基础243
三 加强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47
四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学校规模迅速发展252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275
一 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275
二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年学分制278
三 加强专业学科主干课程建设,开展教学质量评估281
四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三基”教学284
五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育实习办法285
六 加强教材建设,形成有河大特色的教材体系290
七 改革学籍管理,培育优良学风292
八 充分发挥电教作用294
九 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活跃生活295
十 狠抓教书育人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97
第三节 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300
一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组织和领导300
二 组织进行社会考察,让学生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生303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305
第四节 加强研究生工作,培养高层次人才308
一 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改革招生办法308
二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309
三 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310
四 加强研究生系统管理,为研究生快速成才创造条件311
第五节 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313
一 建立成人教育的办学体系313
二 制订具有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314
三 精心选派教师,提高面授水平315
四 完善成绩考核制度,切实保证学习质量316
五 加强成人教育学籍管理318
六 重视成人教育教材建设319
七 努力探求成人教育教书育人的新路320
八 加强管理研究,进行治理整顿322
第六节 提高科研水平,努力为教学和四化建设服务324
一 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改革科研管理制度324
二 活跃学术空气,广泛开展学术交流329
三 增设研究机构,发挥群体研究的作用331
四 科研领域百花竞放,硕果累累334
第七节 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紧密为教学科研服务,繁荣科学文化事业342
一 河南大学出版社342
二 学校出版发行的报刊345
第八节 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53
一 在全校定编定岗,实行岗位责任制353
二 严格标准,评审教师职称354
三 试行人员编制与工资挂钩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制度356
四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357
五 采取各种措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358
第九节 加强图书、设备及后勤系统的管理改革,创造优美的成才环境361
一 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图书的科学管理361
二 加强实验室与设备建设,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367
三 总务系统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努力探索科学管理的途径370
四 大搞学校基本建设,创造育人的物质环境373
五 做好医疗保健工作,保证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375
第十节 作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376
一 重视统战工作,建立健全统战规章制度376
二 发挥民主党派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377
三 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378
四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民主党派、侨联、台联工作379
五 加强统战理论研究379
六 河南大学民主党派简介380
第十一节 广开国际交流渠道,发展对外友好往来382
一 与国外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和往来382
二 聘请外籍文教专家、教师383
三 接受外国留学生384
四 向外派遣留学生385
第十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85
一 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86
二 加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形势政策、理想与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388
三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392
四 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稳定的政治工作队伍393
五 领导带头转变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396
六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为培养“四有”人才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98
附录:401
一 河南大学大事记401
二 河南大学历任校长一览表457
三 河南大学历任党的主要领导一览表458
四 河南大学历年教职工人数统计表459
五 河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462
六 河南大学各个时期院系设置一览表468
七 河南大学校友会简介470
八 河南大学沿革示意图478
后记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