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战指南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战指南 第3版
  • 金晶,胡宁,刘晓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6640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86页
  • 文件大小:274MB
  • 文件页数:806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战指南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小企业局域网管理综述1

1.1 局域网概述1

1.1.1 局域网简介1

1.1.2 局域网应用2

1.1.3 局域网的组成2

1.1.4 局域网拓扑结构5

1.2 OSI参考模型8

1.2.1 OSI参考模型概述9

1.2.2 OSI模型7层功能10

1.3 TCP/IP协议和IP地址13

1.3.1 TCP/IP协议概述13

1.3.2 IP地址表示形式14

1.3.3 合法IP地址分类14

1.3.4 私有IP地址15

1.3.5 子网掩码16

1.3.6 IP地址分配方式18

1.4 企业网络管理规划19

1.4.1 网络需求调查19

1.4.2 网络拓扑结构21

1.4.3 运营成本22

第2章 网络布线设计与实施23

2.1 综合布线设计23

2.1.1 综合布线标准23

2.1.2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28

2.1.3 综合布线的设计30

2.2 布线产品及选型33

2.2.1 双绞线33

2.2.2 光纤和光缆37

2.2.3 信息插座41

2.2.4 配线架42

2.2.5 其他布线产品43

2.3 光缆布线施工46

2.3.1 施工要求47

2.3.2 光缆的敷设48

2.3.3 光缆布线的连接52

2.4 双绞线布线施工56

2.4.1 施工要求56

2.4.2 布线工具58

2.4.3 双绞线的敷设61

2.4.4 双绞线布线的实施64

2.5 网络布线的测试71

2.5.1 综合布线测试标准71

2.5.2 光纤链路测试73

2.5.3 双绞线链路测试74

第3章 网络设备选购与连接82

3.1 交换机的选购82

3.1.1 交换机的参数82

3.1.2 交换机的选购策略85

3.1.3 核心交换机的选购85

3.1.4 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87

3.1.5 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89

3.2 路由器的选购90

3.2.1 路由器的参数90

3.2.2 路由器的选购策略94

3.2.3 局域网路由器的选择95

3.3 安全设备的选购97

3.3.1 网络防火墙的参数97

3.3.2 防火墙的选择策略100

3.3.3 网络防火墙的选购100

3.4 网络设备的端口104

3.4.1 交换机的端口104

3.4.2 路由器的端口109

3.4.3 安全设备的端口113

3.5 网络设备连接策略114

3.5.1 交换机连接策略114

3.5.2 路由器连接策略116

3.5.3 安全设备连接策略117

3.6 网络设备的连接120

3.6.1 交换机的连接120

3.6.2 路由器的连接122

3.6.3 安全设备的连接124

第4章 网络设备管理方式与初始化126

4.1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与初始化126

4.1.1 交换机配置前的规划126

4.1.2 交换机的配置源与管理端口128

4.1.3 交换机的配置方式135

4.1.4 配置信息准备138

4.1.5 CLI命令行及使用138

4.1.6 指定端口、VLAN、MAC和IP143

4.1.7 图形界面初始化配置145

4.1.8 对话式初始化配置148

4.1.9 CLI命令初始化配置150

4.2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与初始化152

4.2.1 路由器配置前的规划153

4.2.2 路由器的外部配置源154

4.2.3 路由器的配置接口155

4.2.4 路由器与配置终端设备的连接155

4.2.5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157

4.2.6 路由器初始配置规划157

4.2.7 使用设置命令工具初始配置158

4.2.8 使用命令行工具手工初始配置160

4.2.9 使用Cisco CP Express初始配置163

4.3 安全设备的管理方式与初始化175

4.3.1 命令行初始化175

4.3.2 Cisco ASDM初始化176

第5章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与管理交换机179

5.1 使用Web浏览器配置和管理交换机179

5.1.1 连接交换机179

5.1.2 配置交换机180

5.1.3 管理交换机183

5.2 Cisco CNA186

5.2.1 Cisco CNA概述186

5.2.2 添加管理对象187

5.3 使用Cisco CNA配置交换机191

5.3.1 配置端口属性191

5.3.2 配置端口角色194

5.3.3 配置EtherChannel195

5.3.4 配置STP196

5.3.5 配置VLAN202

5.3.6 配置SPAN端口205

5.4 使用Cisco CNA监控交换机207

5.4.1 监控端口状态207

5.4.2 查看系统资源和事件208

5.5 使用Cisco CNA管理交换机208

5.5.1 配置设备属性209

5.5.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213

5.5.3 升级系统映像214

5.5.4 重新引导交换机215

第6章 使用CLI配置管理交换机216

6.1 基本配置和管理任务216

6.1.1 配置主机名和管理地址216

6.1.2 清除配置217

6.1.3 交换机存储系统管理218

6.1.4 系统文件与配置文件管理219

6.1.5 密码的恢复221

6.2 配置2层接口225

6.2.1 2层以太网接口默认配置225

6.2.2 配置端口复用226

6.2.3 端口基本配置226

6.2.4 配置端口组228

6.2.5 宕掉并重启接口229

6.3 划分与配置VLAN229

6.3.1 配置VTP230

6.3.2 配置VLAN233

6.3.3 配置VLAN Trunk235

6.4 配置EtherChannel238

6.4.1 EtherChannel概述238

6.4.2 创建EtherChannel239

6.4.3 配置EtherChannel负载均衡241

6.4.4 从EtherChannel中移除端口241

6.4.5 移除EtherChannel242

6.5 STP配置242

6.5.1 STP概述242

6.5.2 禁用Spanning-Tree244

6.5.3 将交换机配置为根交换机244

6.5.4 配置端口优先级245

6.5.5 配置路径费用246

6.5.6 使用STP路径费用实现Trunk端口负载共享246

6.6 配置PostFast端口248

6.6.1 PortFast简介248

6.6.2 配置PortFast249

6.7 SVI接口概述与配置250

6.7.1 SVI接口概述250

6.7.2 配置SVI接口251

6.8 3层交换机基本配置252

6.8.1 配置3层接口252

6.8.2 设置静态路由255

6.8.3 配置DHCP中继255

6.9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258

6.9.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258

6.9.2 创建并应用IP访问控制列表260

6.9.3 创建并应用端口访问控制列表265

6.9.4 创建并应用VLAN访问控制列表266

6.10 配置IEEE 802.1X认证267

6.10.1 IEEE 802.1X认证简介267

6.10.2 配置IEEE 802.1X认证过程271

6.10.3 配置交换机到RADIUS服务器的通信272

6.10.4 配置重新认证周期273

6.10.5 修改安静周期273

6.11 配置RMON274

6.11.1 默认的RMON配置274

6.11.2 配置RMON警报和事件274

6.11.3 创建历史表组项275

6.11.4 创建RMON统计组表项276

6.11.5 显示RMON的状态277

6.12 配置SPAN和RSPAN277

6.12.1 SPAN和RSPAN简介277

6.12.2 配置本地SPAN279

6.12.3 配置RSPAN282

第7章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管理路由器286

7.1 路由器基本配置286

7.1.1 登录Cisco CP286

7.1.2 用户账户设置287

7.1.3 VTY设置288

7.1.4 配置LAN和WAN连接289

7.1.5 配置基本路由291

7.1.6 创建“网络地址转换”规则292

7.1.7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295

7.2 路由器高级配置297

7.2.1 创建防火墙297

7.2.2 配置VPN、Easy VPN和DMVPN连接299

7.2.3 安全审计及安全设置302

7.2.4 创建服务质量策略305

7.2.5 创建访问控制列表307

7.3 管理路由器308

7.3.1 SNMP设置308

7.3.2 管理访问策略309

7.3.3 监视路由器的状态310

7.3.4 监视路由器端口的状态312

7.3.5 路由器日志315

7.3.6 恢复出厂默认设置319

第8章 使用CLI配置管理路由器320

8.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320

8.1.1 路由器端口编号320

8.1.2 IP协议配置原则326

8.1.3 配置主机名和密码326

8.1.4 配置快速以太网接口327

8.1.5 配置同步串行接口328

8.2 配置广域网接口328

8.2.1 接口一般配置329

8.2.2 同步串口配置330

8.3 配置逻辑接口333

8.3.1 配置Loopback接口333

8.3.2 配置NULL接口333

8.3.3 配置Tunnel接口334

8.4 配置静态路由336

8.4.1 静态路由概述336

8.4.2 配置LAN方式接入Internet337

8.4.3 配置DDN方式接入Internet338

8.5 配置NAT339

8.5.1 NAT的实现方式339

8.5.2 配置静态NAT340

8.5.3 配置动态NAT341

8.5.4 配置端口地址复用343

8.5.5 配置NAT方式接入Internet344

8.6 配置动态路由348

8.6.1 配置OSPF348

8.6.2 配置EIGRP355

8.7 路由器的安全配置359

8.7.1 访问控制列表359

8.7.2 DoS/DDoS防御359

8.7.3 IP欺骗防范360

8.7.4 SYN淹没防范360

8.7.5 Ping攻击防范362

第9章 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设备363

9.1 网络安全设备基本配置363

9.1.1 Cisco ASDM的特点363

9.1.2 使用Cisco ASDM连接安全设备365

9.1.3 安全设备的基本配置365

9.2 配置DMZ368

9.2.1 DMZ的网络结构368

9.2.2 为NAT创建IP地址池369

9.2.3 配置内部客户端访问DMZ区的Web服务器371

9.2.4 配置内部客户端访问Internet372

9.2.5 为Web服务器配置外部ID372

9.2.6 允许Internet用户访问DMZ的Web服务373

9.3 配置NAT方式接入Internet375

9.3.1 配置NAT规则375

9.3.2 将内网服务器发布到Internet377

9.4 配置远程访问SSL VPN378

9.4.1 SSL VPN的网络结构378

9.4.2 运行SSL VPN配置向导379

9.4.3 配置NAT382

9.4.4 配置非转换NAT384

9.4.5 配置Cisco AnyConnect VPN客户端385

9.5 使用Cisco ASDM管理安全设备386

9.5.1 监视设备运行状态386

9.5.2 分析网络流量387

9.5.3 分析事件日志387

9.6 使用CLI配置管理安全设备388

9.6.1 PIX防火墙的基本配置388

9.6.2 配置安全策略389

9.6.3 配置LAN的Internet接入392

9.6.4 配置远程访问VPN393

第10章 网络服务器395

10.1 网络服务器概述395

10.1.1 网络服务器的特性395

10.1.2 CPU、内存和总线399

10.1.3 存储系统404

10.1.4 RAID级别及其适用场合406

10.1.5 网络操作系统411

10.2 网络服务器的选择412

10.2.1 网络服务器选型原则412

10.2.2 网络服务与服务器选型413

10.2.3 网络规模与服务器选型415

10.2.4 网络环境与服务器选型416

10.3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417

10.3.1 准备工作417

10.3.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421

10.3.3 激活Windows Server 2008423

10.3.4 Windows Server 2008基本配置424

10.4 服务器管理器426

10.4.1 服务器角色管理426

10.4.2 服务器功能管理427

10.4.3 其他管理任务428

10.5 服务器的日常管理429

10.5.1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429

10.5.2 远程桌面432

10.5.3 Windows终端服务434

10.5.4 远程Web管理435

10.5.5 命令行管理435

10.5.6 组策略控制台436

第11章 网络服务搭建与管理437

11.1 活动目录服务搭建与管理437

11.1.1 活动目录规划与设计437

11.1.2 安装域控制器438

11.1.3 安装额外域控制器443

11.1.4 用户和计算机443

11.1.5 用户组448

11.1.6 组织单元450

11.1.7 Windows XP/7客户端加入域451

11.1.8 将计算机加入域454

11.2 DHCP服务搭建与管理455

11.2.1 DHCP服务概述455

11.2.2 安装DHCP服务456

11.2.3 创建和配置作用域459

11.2.4 配置预留IP地址461

11.2.5 配置DHCP客户端462

11.3 DNS服务搭建与管理462

11.3.1 DNS服务器规划462

11.3.2 安装DNS服务463

11.3.3 配置多个域名解析464

11.3.4 添加DNS区域466

11.3.5 创建DNS记录466

11.3.6 配置DNS转发468

11.4 WWW服务搭建与管理468

11.4.1 WWW服务规划468

11.4.2 安装WWW服务469

11.4.3 搭建Web网站470

11.4.4 配置Web网站安全473

11.4.5 创建与管理虚拟网站476

11.4.6 搭建SQL Server服务器478

11.4.7 搭建ASP动态网站483

11.4.8 搭建JSP动态网站484

11.5 FTP服务搭建与管理486

11.5.1 FTP服务概述486

11.5.2 安装FTP服务487

11.5.3 创建FTP站点488

11.5.4 配置用户访问权限489

11.5.5 创建FTP虚拟站点493

11.6 文件服务搭建与管理493

11.6.1 文件服务概述494

11.6.2 安装文件服务495

11.6.3 配置共享访问权限498

11.6.4 配置NTFS访问权限502

11.6.5 配置与管理DFS505

11.7 打印服务搭建与管理506

11.7.1 打印服务概述506

11.7.2 安装打印服务器507

11.7.3 添加打印机508

11.7.4 管理网络打印机509

11.8 Hyper-V服务搭建与管理513

11.8.1 Hyper-V技术概述513

11.8.2 安装Hyper-V服务514

11.8.3 配置虚拟网络516

11.8.4 配置虚拟硬盘517

11.8.5 创建虚拟机518

第12章 网络存储系统配置与管理521

12.1 网络存储技术521

12.1.1 DAS521

12.1.2 NAS522

12.1.3 SAN523

12.1.4 iSCSI523

12.2 网络存储系统组件524

12.2.1 磁盘阵列524

12.2.2 光纤交换机525

12.2.3 HBA卡525

12.3 DAS526

12.3.1 DAS的类型与连接526

12.3.2 DAS的配置527

12.4 SAN529

12.4.1 SAN与网络的连接529

12.4.2 SAN的配置529

12.5 iSCSI536

12.5.1 iSCSI与网络的连接536

12.5.2 iSCSI的配置537

第13章 系统与性能管理543

13.1 事件查看器543

13.1.1 事件基本信息543

13.1.2 事件的类型544

13.1.3 事件查看器的使用544

13.2 Windows还原环境556

13.2.1 Windows Server 2008启动选项556

13.2.2 访问Windows PE558

13.2.3 在本地服务器上安装561

13.2.4 使用Windows RE命令提示符566

13.3 系统性能管理571

13.3.1 配置虚拟内存571

13.3.2 优化系统服务572

13.3.3 系统监视器574

13.3.4 性能监视器575

13.4 系统资源管理576

13.4.1 Windows系统资源管理器概述576

13.4.2 安装Windows系统资源管理器577

13.4.3 配置资源分配策略578

13.4.4 应用资源分配策略581

13.5 组策略管理581

13.5.1 组策略概述582

13.5.2 将目标对象添加到域583

13.5.3 创建并编辑组策略583

13.5.4 使用组策略分配用户权限584

第14章 网络安全管理586

14.1 服务器安全管理586

14.1.1 配置系统更新586

14.1.2 配置Internet防火墙587

14.1.3 系统管理员账户590

14.1.4 安全配置向导593

14.1.5 停止默认共享594

14.2 客户端安全管理595

14.2.1 锁定计算机595

14.2.2 用户账户控制596

14.2.3 Windows Defender598

14.2.4 系统漏洞扫描600

14.2.5 加密文件系统(EFS)603

14.2.6 Internet Explorer设置605

14.3 网络设备安全管理607

14.3.1 登录密码安全607

14.3.2 配置命令级别安全609

14.3.3 终端访问限制安全609

14.3.4 SNMP安全610

14.4 网络访问安全管理612

14.4.1 ACS服务器的配置612

14.4.2 基于ACS的基本用户账户身份验证615

14.4.3 基于ACS的IEEE 802.1X身份验证617

第15章 网络访问保护623

15.1 NAP系统概述623

15.1.1 NAP的应用环境623

15.1.2 NAP的强制模式624

15.1.3 NAP系统的功能624

15.1.4 NAP系统架构625

15.2 NAP的强制模式626

15.2.1 IPSec强制626

15.2.2 IEEE 802.1X强制627

15.2.3 VPN强制628

15.2.4 DHCP强制629

15.3 网络访问保护的准备630

15.3.1 相关服务组件的安装630

15.3.2 更新服务器631

15.3.3 安装NPS632

15.3.4 健康策略服务器633

15.4 DHCP强制的配置与应用636

15.4.1 网络环境概述636

15.4.2 配置健康策略服务器637

15.4.3 配置DHCP服务器641

15.4.4 非NAP客户端测试645

15.4.5 域中客户端计算机的测试647

15.4.6 不健康NAP客户端的测试650

15.5 VPN强制的配置与应用654

15.5.1 网络环境概述654

15.5.2 配置NAP健康策略服务器655

15.5.3 配置VPN服务器661

15.5.4 创建和配置VPN NAP客户端664

15.5.5 测试受限VPN客户端的访问667

第16章 故障转移群集与网络负载平衡668

16.1 故障转移群集概述668

16.1.1 故障转移群集的新增功能668

16.1.2 部署群集前的准备669

16.1.3 基本应用环境669

16.2 部署存储服务670

16.2.1 节点服务器的IP配置670

16.2.2 为节点服务器配置iSCSI671

16.3 部署群集673

16.3.1 安装故障转移群集674

16.3.2 验证群集675

16.3.3 创建群集677

16.4 部署DFS服务器群集679

16.4.1 安装DFS服务679

16.4.2 创建DFS群集679

16.4.3 配置DFS文件共享682

16.5 部署Web服务器的负载平衡群集683

16.5.1 网络负载平衡概述683

16.5.2 Web服务器的规划685

16.5.3 安装网络负载平衡686

16.5.4 配置Web群集687

16.5.5 Web负载平衡群集的访问692

第17章 无线网络的搭建与管理693

17.1 无线局域网概述693

17.1.1 IEEE 802.11系列标准693

17.1.2 IEEE 802.16a标准695

17.1.3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696

17.1.4 无线局域网的特性与适用698

17.2 无线网络组件700

17.2.1 无线网卡700

17.2.2 无线AP700

17.2.3 无线路由器701

17.2.4 无线天线702

17.2.5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703

17.2.6 其他无线设备704

17.2.7 无线网络设备选购注意事项704

17.3 无线网络模式与适用706

17.3.1 对等无线网络706

17.3.2 独立无线网络707

17.3.3 接入以太网的无线网络708

17.3.4 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709

17.3.5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无线网络710

17.4 搭建对等无线网络711

17.4.1 创建无线网络711

17.4.2 加入无线网络713

17.5 搭建补充型无线网络714

17.5.1 无线AP初始化715

17.5.2 无线AP配置716

17.5.3 无线AP的连接719

17.5.4 无线AP连通性测试719

17.6 搭建漫游型无线网络721

17.6.1 无线AP配置规划721

17.6.2 “瘦”无线AP初始化722

17.6.3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配置722

17.6.4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的连接731

17.6.5 无线网络连通性测试733

17.7 搭建点对点无线网络733

17.7.1 无线网桥的连接733

17.7.2 无线网桥的配置734

第18章 网络管理工具与故障排除737

18.1 服务器管理——MOM737

18.1.1 MOM概述737

18.1.2 安装MOM738

18.1.3 管理员控制台742

18.1.4 使用MOM监控服务器748

18.1.5 使用MOM监控Active Directory752

18.2 网络流量管理——SnifferPro757

18.2.1 Sniffer Pro简介757

18.2.2 Sniffer Pro的安装与配置758

18.2.3 Sniffer Pro的监控模式760

18.2.4 创建过滤器765

18.2.5 Sniffer Pro的使用768

18.2.6 应用实例773

18.3 网络故障管理775

18.3.1 局域网故障原因775

18.3.2 常见故障诊断流程776

18.3.3 常见故障诊断工具778

18.3.4 典型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7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