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权理论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权理论发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061150.jpg)
- 苏志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564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产权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权理论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
1.1.1选题背景1
1.1.2研究意义3
1.2产权理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6
1.2.1对产权理论历史发展的整体研究6
1.2.2对特定历史时期产权理论的断代研究8
1.3研究思路与历史分期31
1.3.1研究思路31
1.3.2产权理论文献研究的分期38
1.4本书研究的重点、创新和不足40
1.4.1本书研究的重点40
1.4.2本书研究的创新44
1.4.3本书研究的不足44
第2章 产权理论萌芽时期46
2.1古希腊时期的产权理论背景46
2.1.1古希腊的经济发展背景46
2.1.2古希腊的知识发展背景48
2.2柏拉图的产权理论51
2.2.1柏拉图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51
2.2.2柏拉图产权理论的框架51
2.2.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54
2.2.4产权的权利关系54
2.2.5产权的演化55
2.2.6公私产权与城邦秩序56
2.2.7对柏拉图产权理论的评价58
2.3亚里士多德的产权理论61
2.3.1亚里士多德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61
2.3.2亚里士多德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62
2.3.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65
2.3.4产权的权利关系66
2.3.5私有产权的合理性66
2.3.6对亚里士多德产权理论的评价68
2.4其他古希腊学者的产权思想70
2.4.1犬儒学派70
2.4.2伊壁鸠鲁学派71
2.4.3斯多噶学派72
2.5古罗马时期的产权观念背景73
2.5.1古罗马的经济发展背景73
2.5.2古罗马的知识发展背景75
2.6罗马法的产权观念77
2.6.1罗马法的绝对产权观萌芽77
2.6.2罗马法对公私产权的处理81
2.6.3产权主体与产权客体83
2.6.4产权的权利关系85
2.6.5对罗马法产权观念的评价92
2.7小结94
第3章 产权理论探索时期96
3.1中世纪早期产权理论的断裂96
3.1.1中世纪早期经济发展水平对产权研究的限制96
3.1.2中世纪早期知识对产权研究的限制99
3.2经院学派的产权理论背景101
3.2.1中世纪晚期的经济发展背景101
3.2.2中世纪晚期的知识发展背景103
3.3阿奎那的产权理论104
3.3.1阿奎那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04
3.3.2阿奎那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05
3.3.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110
3.3.4产权的权利关系111
3.3.5对私有产权地位的承认与恢复112
3.3.6对阿奎那产权理论的评价113
3.4自然权利的产权理论背景115
3.4.1欧洲近代早期经济发展背景115
3.4.2近代初期的知识发展背景117
3.5格劳秀斯的产权理论119
3.5.1格劳秀斯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19
3.5.2格劳秀斯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19
3.5.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124
3.5.4产权的权利关系124
3.5.5产权的地位126
3.5.6私人产权与王权128
3.5.7对格劳秀斯产权理论的评价129
3.6霍布斯的产权理论130
3.6.1霍布斯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30
3.6.2霍布斯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31
3.6.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137
3.6.4产权的权利关系137
3.6.5对霍布斯产权理论的评价140
3.7洛克的产权理论142
3.7.1洛克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42
3.7.2洛克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43
3.7.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149
3.7.4产权的权利关系150
3.7.5自然权利下的绝对产权观152
3.7.6对洛克产权理论的评价155
3.8小结158
第4章 产权理论系统化时期161
4.1休谟的产权理论背景161
4.1.1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经济发展背景161
4.1.2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知识发展背景163
4.2休谟的产权理论166
4.2.1休谟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66
4.2.2休谟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67
4.2.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174
4.2.4产权的权利关系175
4.2.5私人产权与政府权力179
4.2.6休谟产权理论的相对产权观180
4.2.7对休谟产权理论的评价181
4.3 18世纪初至19世纪产权理论背景184
4.3.1 18世纪初至19世纪经济发展背景184
4.3.2 18世纪初至19世纪知识积累情况188
4.4马克思的产权理论197
4.4.1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197
4.4.2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199
4.4.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215
4.4.4产权的权利关系217
4.4.5产权视角下的企业理论228
4.4.6对绝对产权观的继承与发展233
4.4.7马克思的公私产权对立的历史认识237
4.4.8未来产权发展的设想242
4.4.9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评价246
4.5马克思后继者的产权思想发展与变化250
4.5.1恩格斯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贡献251
4.5.2第二国际学者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贡献256
4.5.3苏俄学者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贡献262
4.5.4南斯拉夫学者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贡献272
4.5.5波兰学者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贡献279
4.6小结287
第5章 产权理论成熟化时期290
5.1老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背景290
5.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济发展背景290
5.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知识发展背景294
5.2凡勃伦的产权理论300
5.2.1凡勃伦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300
5.2.2凡勃伦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301
5.2.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306
5.2.4产权的权利关系306
5.2.5产权的配置效率307
5.2.6产权的变迁308
5.2.7凡勃伦对公私产权的认识309
5.2.8对凡勃伦产权理论的评价312
5.3康芒斯的产权理论314
5.3.1康芒斯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314
5.3.2康芒斯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315
5.3.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320
5.3.4产权的权利关系323
5.3.5产权的时间维度326
5.3.6对产权与强权分离的历史过程考察327
5.3.7康芒斯的相对产权观327
5.3.8康芒斯对公私产权的认识330
5.3.9对康芒斯产权理论的评价333
5.4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背景336
5.4.1 20世纪经济发展背景336
5.4.2 20世纪知识发展背景341
5.5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349
5.5.1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目的349
5.5.2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353
5.5.3产权的主体与客体380
5.5.4产权的权利关系382
5.5.5企业产权权利束的分离统一388
5.5.6产权的变迁399
5.5.7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对产权观410
5.5.8公私产权的区分与交叉419
5.5.9对公私产权资源配置的比较认识423
5.5.10产权的发展趋势428
5.5.11对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评价429
5.6小结436
第6章 产权理论发展史的总结与展望440
6.1产权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440
6.1.1现实经济发展与产权理论发展的关系440
6.1.2知识发展与产权理论发展的关系443
6.1.3偶然因素对于产权理论发展的影响445
6.1.4由非经济学向经济学的转变——研究范式的发展轨迹446
6.1.5由绝对产权观向相对产权观的转变——先入之见的发展轨迹448
6.1.6由理想化模型向现实问题的变化——公私产权的认识发展轨迹450
6.1.7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丰富化——产权内涵的发展轨迹451
6.2产权理论发展的展望452
6.2.1对终极产权理论存在性的思考452
6.2.2是继续相对产权观还是复兴绝对产权观454
6.2.3是坚持公私产权的对立还是尝试两者的统一455
6.2.4产权理论研究的泛化与独立发展458
参考文献460
后记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