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开发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开发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040794.jpg)
- 魏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4343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人事管理-管理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开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理论和实践意义4
1.2文献综述5
1.2.1国外研究概述5
1.2.2国内研究概述10
1.2.3研究综合评析14
1.3研究思路和方法15
1.3.1研究思路15
1.3.2研究方法17
1.4本章小结17
第二章 心理资本的基础理论19
2.1资本与心理资本19
2.1.1从有形到无形的资本研究取向19
2.1.2基于当代人本管理理念的心理资本内涵解读23
2.2心理资本的同体化概念辨析28
2.2.1心理资本同体化概念之人力资本28
2.2.2心理资本同体化概念之社会资本31
2.2.3心理资本与同体化概念的关系33
2.3心理资本的奠基理论36
2.3.1人本主义心理观:心理资本的人性研究之源37
2.3.2积极组织行为学:心理资本概念的孕育之母40
2.3.3资本价值论:心理资本经济效益的立论基础42
2.3.4群体动力论:心理资本“组织-社会”价值的彰显机理44
2.3.5创造心理学:心理资本创新功能的理论支撑47
2.3.6神经系统科学:心理资本形成与发展的生物依据49
2.4本章小结51
第三章 心理资本的完形结构52
3.1过程、个性与状态的普通心理内容52
3.1.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2
3.1.2心理过程与人格53
3.1.3心理过程、个性特征与心理状态相统一54
3.2普通心理向心理资本转化的基本条件56
3.2.1积极发展方向56
3.2.2相对稳定状态58
3.2.3可量化评估59
3.2.4可持续再生60
3.2.5“精神-经济-社会”价值增值61
3.3心理资本的二维完形结构63
3.3.1状态类心理资本维度65
3.3.2特性类心理资本维度75
3.4本章小结87
第四章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逻辑关系88
4.1心理资本的特征及发展变量88
4.1.1知识型员工的角色表征88
4.1.2心理资本的特殊属性90
4.1.3心理资本的发展变94
4.2心理资本向工作绩效迁移的逻辑分析101
4.2.1基于心理资本的绩效提升模型101
4.2.2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102
4.3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109
4.3.1问卷设计及预测修正109
4.3.2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117
4.3.3调查结果的综合概括123
4.4本章小结126
第五章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体系128
5.1心理资本的“三阶”开发目标128
5.1.1低阶目标:预防心理障碍129
5.1.2中阶目标:生成和谐心理130
5.1.3高阶目标:提升主体心理社会价值131
5.2心理资本的科学开发原则132
5.2.1主体性原则132
5.2.2渐进性原则133
5.2.3实践性原则134
5.3心理资本的梯度开发路径135
5.3.1低阶路径:心理障碍的预警与化解135
5.3.2中阶路径:心物、心心与心身的协调143
5.3.3高阶路径:积极心理资源社会价值的增值155
5.4本章小结168
第六章 心理资本视域下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169
6.1管理激励理论解析169
6.1.1控制负面心理行为169
6.1.2鼓励积极心理行为170
6.1.3契合心理资本思想171
6.2企业常用激励方式及其局限性173
6.2.1企业常用创新激励方式偏好174
6.2.2物质激励方式及其局限性174
6.2.3非货币性报酬激励方式及其局限性175
6.3基于心理资本的创新激励策略177
6.3.1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177
6.3.2阳性激励与阴性激励相结合178
6.3.3发展性激励与回报性激励相结合179
6.3.4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180
6.3.5固定激励与浮动激励相结合181
6.3.6目标激励与工作激励相结合183
6.4本章小结184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86
7.1研究结论186
7.2主要创新点189
7.3研究展望190
参考文献191
后记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