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考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105596.jpg)
- 刘诚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2502018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 1
上篇 何去何从:被动现代化的蹒跚步履 17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发轫 19
第一节 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起点 19
一、走出辉煌:历史的遗产与困境 20
二、创榛辟莽:“师夷长技以制夷” 24
第二节 两个资本主义现代化草纲 27
一、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28
二、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 32
第三节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 36
一、“借法自强”:内忧外患促成的洋务运动 37
二、“中体西用”:洋务思潮总纲的是非得失 42
第二章 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模式 46
第一节 康梁模式的由来与破灭 46
一、早期改良派的现代化思想 47
二、戊戌变法: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揭幕 50
三、关于康梁模式的理性思考 58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现代化蓝图60
一、清末新政的实绩和困境60
二、辛亥革命和传统政治权威的崩溃70
三、孙中山的现代化蓝图7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前进与挫折86
一、辛亥革命后的民族觉醒与现代化趋向86
二、现代化视野中的国民党统治94
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梦想与实践99
第三章 现代化的深层探索104
第一节 批判理性的成长104
一、民族自我反省的开始104
二、严复的启蒙和梁启超的“新民”106
三、革命派的奋起批判114
第二节 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的推进117
一、独特的思想背景117
二、五四启蒙的现代化张力119
三、五四启蒙的历史价值127
中篇 革命主导:现代化发展由被动到主动131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强大推动力133
第一节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现代化的前提条件134
一、近代历史昭示的真理134
二、二十二年征战的硕果138
第二节 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现代化的政治保证143
一、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4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145
三、共产党对中国人民领导的实现149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是民族之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154
一、中国文化的转型 155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161
三、毛泽东思想与新的民族精神 16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式启动 17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 173
一、统一的新型民族国家的建立 174
二、中国社会有效整合的实现 177
第二节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182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工业化同时并举 183
二、农业合作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18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开端 196
一、制度建设:政治民主化的推进 196
二、“一五”计划:经济现代化的实施 207
第六章 毛泽东的现代化理论及探索中的失误 213
第一节 毛泽东的现代化的理论 213
一、从工业化到全面现代化 213
二、关于政治现代化 215
三、关于经济现代化 217
四、关于文化现代化 225
五、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29
第二节 毛泽东探索中的失误 232
一、对实现现代化目标追求的偏离 233
二、对实现现代化途径探索的曲折 238
三、对实现现代化方法运用的失误 241
下篇 改革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 245
第七章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历程 247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基石 247
一、真理标准讨论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47
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系 251
第二节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57
一、开始产生: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257
二、主题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60
三、粗具轮廓:初步回答现代化建设基本问题 264
四、走向成熟:视察南方谈话集“新话”大成 267
第八章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科学体系 270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现代化的中心任务 270
一、“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271
二、“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273
第二节 四项基本原则: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276
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76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81
三、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 282
第三节 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284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84
二、对外开放是长期国策 287
第四节 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292
一、三大奋斗目标的提出 292
二、我们“首先是要摆脱贫穷” 294
三、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297
四、“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306
第九章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1世纪 311
第一节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理论的新贡献 311
一、邓小平理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12
二、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体制前提 315
三、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 320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24
一、大跨越:改革开放的突破性推进 325
二、“软着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330
三、新提高:经济社会趋向全面协调发展 334
第三节 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人民跨越世纪的宏伟蓝图 341
一、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341
二、改革开放再迈新步伐 350
三、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357
四、社会发展再创新辉煌 362
后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