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内科辩证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内科辩证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005727.jpg)
- 张宏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4544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中医内科-辨证论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内科辩证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气”的特质1
一、“气”概念的由来及精气本源论1
(一)“气”概念的由来1
(二)“气”内涵的发展2
(三)精气本源论5
二、“气”的新概念及现代“气”论6
(一)“气”的新概念6
(二)现代“气”论7
三、两种气论的实质及“气”的特质10
四、气的运动规律12
(一)太极化生规律12
(二)六十四卦规律17
(三)阴阳规律26
(四)五行规律28
(五)升降出入规律33
(六)运气规律35
第二部 气与人体55
一、人体精气论55
二、天人一体论57
三、人体阴阳论64
四、人体五行论66
(一)人体组织结构可分属五行66
(二)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可用五行特性概括67
(三)人体与外环境的关系可用五行大系统说明67
(四)人的体形可归属五行67
(五)脏腑间相互影响依循五行生克规律68
(六)五脏病变符合乎乘侮规律68
(七)诊断疾病可以五行规律为指导70
(八)防治疾病可以五行规律为指导70
五、人体藏象论72
(一)概论72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73
(三)脏腑的生成74
(三)脏腑的分类和名称75
(四)五脏的功能75
(五)六腑的功能81
(六)奇恒之腑的功能81
(七)脏腑的关系82
(八)六腑之间的关系84
(九)脏与腑之间的关系84
(十)五大系统86
(十一)临床应用86
六、人体经络论86
(一)经络概念86
(二)经络系统组成87
(三)经脉与络脉的区别87
(四)经络的循行87
(五)经络的功能88
(六)经络的结构89
(七)经络的长短92
(八)十二经脉92
(九)奇经八脉95
(十)络脉101
(十一)经别102
(十二)经筋105
(十三)皮部106
(十四)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07
七、人体气化论108
(一)人体气运动规律108
(二)血液代谢是脏腑气化的结果。110
(三)津液代谢是脏腑气化的结果111
(四)感官功能是气化的表现112
(五)脏腑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112
(六)经络是升降出入的通道114
(七)脉象的升降浮沉119
第三部 气与疾病121
一、阴阳失调论121
(一)概论121
(二)病理机转122
二、五行失调论126
(一)五气失调126
(二)五味失调129
(三)五志失调130
(四)五运太过131
(五)五运不及132
三、脏腑失调论133
(一)五脏失调133
(二)六腑失调148
(三)奇恒之腑失调155
四、经络失调论158
(一)十二经脉失调159
(二)奇经八脉失调162
(三)经筋失调166
(四)皮部失调168
五、气机失调168
(一)概论168
(二)升降失调168
(三)临床应用171
六、气血失调论172
(一)气失调173
(二)血失调174
(三)气血关系失调175
七、津液失常176
八、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178
第四部 辨证方法179
一、八纲辨证179
(一)表里180
(二)寒热181
(三)虚实183
(四)阴阳184
(五)八纲的关系185
二、气血津液辨证186
(一)气病辨证186
(二)血病辨证187
(三)气血同病辨证188
(四)津液病辨证190
三、脏腑辨证191
(一)定义191
(二)形成191
(三)意义192
(四)方法192
(五)基本证型192
四、卫气营血辨证198
(一)简介198
(二)基本证型199
(三)传变规律200
(四)治疗原则200
五、六经辨证201
(一)简介201
(二)传变201
(三)治则202
(四)证治202
六、三焦辨证205
(一)概述205
(二)三焦病证206
(三)三焦传变207
七、经络辨证208
(一)概论208
(二)内容208
八、病因辨证209
(一)概述209
(二)六淫疫疠证候209
(三)七情辨证211
(四)伤食病证211
(五)外伤病证211
(六)劳伤病证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