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 向小汉,陈文勇主编;李昌雪,彭定文副主编;林若森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200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汽车-车体覆盖件-模具-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覆盖件与覆盖件模具概述1

1.1 汽车覆盖件1

1.2 覆盖件模具4

1.3 我国覆盖件模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

第2章 顶盖前横梁工法设计14

2.1 相关预备知识:覆盖件冲压工序14

2.1.1 覆盖件产品编号14

2.1.2 覆盖件模具工序15

2.2 工法设计的概念及常见质量问题18

2.2.1 工法设计的概念18

2.2.2 覆盖件成形时的常见质量问题19

2.3 顶盖前横梁工艺分析21

2.4 顶盖前横梁三维工法图23

2.5 二维工法图的主要内容及顶盖前横梁二维工法图30

2.5.1 二维工法图表达的主要内容30

2.5.2 顶盖前横梁二维工法图33

2.6 典型覆盖件工法示例39

2.6.1 前挡板加强梁中加强板39

2.6.2 后地板横梁本体41

2.6.3 散热器横梁上板本体44

思考题50

第3章 顶盖前横梁拉延模设计51

3.1 工作任务51

3.1.1 原始拉延数模51

3.1.2 拉延工艺数模的处理52

3.1.3 工作台53

3.1.4 工作坐标的确定53

3.1.5 本项目的技术要求55

3.2 相关预备知识55

3.2.1 铸件筋条55

3.2.2 模具按大小分类55

3.2.3 UG图层管理56

3.2.4 其他58

3.3 模具总体规划59

3.3.1 模具各部分高度60

3.3.2 模具的长度和宽度61

3.3.3 模具偏心61

3.4 凸模本体构建62

3.5 压边圈本体构建64

3.5.1 压边圈介绍64

3.5.2 压边圈设计65

3.6 凹模本体构建65

3.7 顶杆设计67

3.7.1 顶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67

3.7.2 顶杆孔布置的原则68

3.7.3 顶杆垫块样式68

3.7.4 设计步骤68

3.8 平衡块设计72

3.8.1 平衡块的作用72

3.8.2 平衡块的样式72

3.8.3 平衡块布置的原则72

3.8.4 平衡块设计过程73

3.9 定位器设计74

3.9.1 定位器知识74

3.9.2 定位器的设计原则74

3.9.3 定位器的设计内容75

3.10 限位块设计76

3.10.1 限位块的作用76

3.10.2 限位块的样式77

3.10.3 限位块的设计原则77

3.10.4 限位块的设计过程77

3.11 压边圈导向设计78

3.11.1 导板78

3.11.2 压边圈导向结构80

3.11.3 压边圈导向布置原则81

3.11.4 压边圈内导设计83

3.12 上、下模前后部分设计85

3.12.1 上、下模前后部分85

3.12.2 压板槽设计原则85

3.12.3 上、下模前后部分设计过程86

3.13 端头设计88

3.13.1 拉延模端头部分的概念88

3.13.2 拉延模端头尺寸分析88

3.13.3 拉延模端头设计原则91

3.13.4 拉延模端头设计过程92

3.14 起吊部分设计93

3.14.1 模具起吊93

3.14.2 铸入式起重棒93

3.14.3 模具起吊设计94

3.15 筋条设计95

3.15.1 下模筋条的设计96

3.15.2 压边圈筋条的设计98

3.15.3 凹模筋条的设计99

3.16 压边圈限位设计100

3.16.1 压边圈限位螺栓101

3.16.2 压边圈限位设计过程101

3.17 安全防护板设计102

3.17.1 安全防护板102

3.17.2 安全防护板设计过程102

3.18 连模板设计103

3.19 托料架设计104

3.20 其他功能特征设计105

3.20.1 到底标记105

3.20.2 研模用基准孔(CH孔)105

3.20.3 中心键槽106

3.20.4 快速定位106

3.20.5 排气孔和排气弯管107

3.20.6 弹顶销108

3.21 其他常见拉延模结构108

3.21.1 凸模与下模座做成分体式的拉延模109

3.21.2 工作部分镶钢块的拉延模109

3.21.3 压边圈导向用外导结构的拉延模110

3.21.4 自动生产线用拉延模111

3.21.5 上、下模用导柱、导板导向的拉延模111

思考题112

第4章 顶盖前横梁修边冲孔模设计113

4.1 工作任务113

4.1.1 原始工艺数模113

4.1.2 工作台114

4.1.3 技术要求115

4.2 相关预备知识115

4.2.1 修边冲孔角度116

4.2.2 冲裁力和卸料力的计算117

4.2.3 凸、凹模间隙118

4.2.4 UG图层管理118

4.2.5 其他知识120

4.3 模具总体规划122

4.3.1 模具各部分高度122

4.3.2 模具长度的确定124

4.3.3 模具宽度的确定127

4.4 修边凸模设计127

4.4.1 修边凸模样式128

4.4.2 修边凸模设计要求128

4.4.3 修边凸模设计方案130

4.5 废料切断刀设计130

4.5.1 废料切断刀结构131

4.5.2 废料切断刀布置示例132

4.5.3 废料切断刀设计方案134

4.6 修边凹模设计134

4.6.1 修边凹模结构134

4.6.2 修边凹模镶块分块原则136

4.6.3 修边凹模型面137

4.6.4 修边凹模设计方案137

4.7 下模座设计138

4.7.1 下模座结构138

4.7.2 下模座设计一般过程139

4.7.3 下模座设计方案139

4.8 上模座设计141

4.8.1 上模座结构141

4.8.2 上模座设计一般过程142

4.8.3 上模座设计方案142

4.9 压料板结构设计144

4.9.1 修边冲孔模压料板结构144

4.9.2 压料板导向结构147

4.9.3 修边冲孔模压料板限位结构151

4.9.4 修边冲孔模压料用弹性元件157

4.10 冲孔凸模设计164

4.11 冲孔凹模设计167

4.12 上、下模导向设计169

4.13 筋条设计176

4.14 辅助部分设计177

4.14.1 气缸顶出设计177

4.14.2 废料盒及废料滑板设计177

4.14.3 限位器及存放块设计178

4.14.4 缓冲橡胶设计179

4.14.5 其他设计180

思考题182

第5章 翻边整形模设计183

5.1 翻边整形模结构183

5.1.1 发动机罩外板翻边模下模结构183

5.1.2 发动机罩外板翻边模上模结构185

5.1.3 发动机罩外板翻边模整体结构186

5.2 翻边整形模设计188

5.2.1 翻边整形模结构样式188

5.2.2 翻边整形模工作部分设计190

5.2.3 翻边整形力与压料板行程191

5.2.4 翻边整形模与修边冲孔模在设计上的主要区别192

5.3 常见翻边整形模结构195

5.3.1 上翻边整形模结构195

5.3.2 上下同时翻边整形模结构197

5.3.3 工作部分用钢件的翻边整形模199

5.3.4 翻边整形与其他工序复合的模具202

5.4 三维图样转二维图样208

5.4.1 三维图样转二维图样的概念208

5.4.2 三维图样转二维图样项目实施210

思考题213

参考文献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