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库理论研究方法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郝忠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28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数据库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库理论研究方法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客观世界需求和想象1
1.1 客观世界需求1
1.1.1 客观世界需求和数据库产生与发展1
1.1.2 客观世界需求和网络安全技术产生与发展7
1.2 想象8
第2章 思维和抽象11
2.1 形式逻辑11
2.2 逻辑思维12
2.3 非逻辑思维15
2.4 辩证逻辑思维16
2.5 灵感思维17
2.5.1 灵感思维特征和产生的基础17
2.5.2 灵感和机遇19
2.6 创新性思维20
2.6.1 创新性思维表现方式20
2.6.2 创新性思维的特点29
2.6.3 如何应用创新思维30
2.7 抽象32
2.7.1 抽象概述32
2.7.2 科学抽象32
2.7.3 科学抽象与抽象的区别33
2.7.4 科学抽象意义34
2.7.5 科学抽象思维的基本过程35
第3章 演绎推理37
3.1 推理类型和作用37
3.1.1 推理概述37
3.1.2 推理的逻辑性和结论正确的条件38
3.2 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三段论41
3.3 直言命题和直接推理46
3.3.1 直言命题46
3.3.2 性质命题的种类47
3.4 假言(条件)命题及推理48
3.4.1 条件命题48
3.4.2 条件命题推理52
3.5 选言推理和联言推理54
3.5.1 选言(析取式)推理54
3.5.2 联言(合取式)推理57
第4章 合情推理和因果关系推理60
4.1 归纳推理概述60
4.2 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62
4.2.1 不完全归纳推理62
4.2.2 完全归纳推理63
4.3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64
4.3.1 总结出规律和结论的两个阶段64
4.3.2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65
4.4 类比推理及特点67
4.5 类比推理的种类及结构69
4.5.1 类比推理的种类69
4.5.2 类比推理的结构70
4.6 归纳和类比推理的联系与区别76
4.7 因果关系推理77
4.7.1 因果关系及性质78
4.7.2 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区别80
第5章 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方法82
5.1 问题和课题82
5.2 选择课题的原则85
5.2.1 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85
5.2.2 课题选择的原则85
5.2.3 选题的可行性原则88
5.3 选题的禁忌89
5.4 科学分析问题91
5.5 提出科学假设的意义及方法94
5.5.1 提出科学假设的意义94
5.5.2 科学假设产生的客观基础96
5.5.3 要发现和认识冲突与矛盾96
5.5.4 以批判的精神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97
5.5.5 产生科学假设的环境98
5.5.6 产生科学假设的方法100
5.5.7 建立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的理论体系101
第6章 系统思维产生子系统和命题103
6.1 系统思维的特点和原则104
6.1.1 产生子系统的思维特点和原则104
6.1.2 系统的整体性特点和原则106
6.1.3 系统的综合性特点和原则107
6.1.4 系统的结构性特点和优化原则107
6.1.5 系统的动态性特点和原则108
6.1.6 系统的多维思维特点和原则109
6.1.7 系统的模型化特点和原则110
6.2 系统思维划分产生课题110
6.2.1 目标逆向推理划分策略111
6.2.2 目标逆向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12
6.3 系统思维产生命题115
6.3.1 演绎中增强条件限制确定命题115
6.3.2 演绎中削弱条件限制确定命题116
6.3.3 具体到抽象的方法确定命题119
6.3.4 类比推理的方法确定命题119
第7章 文献研究确定课题和命题121
7.1 文献研究的基本知识121
7.2 阅读文献打好研究基础123
7.3 批判地阅读和吸收126
7.4 阅读坚持的原则和课题及命题选择130
7.4.1 阅读文献和论文时的原则及方法130
7.4.2 学术论文评价与课题及命题选择133
7.4.3 专著与课题选择134
7.5 阅文整理和科研方案的制订135
第8章 命题证明基础137
8.1 概念137
8.2 命题139
8.2.1 命题及真假性139
8.2.2 命题的种类和逻辑性140
8.2.3 集合论中的“交”“并”“补”与逻辑联结词的对应关系142
8.2.4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143
8.2.5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44
8.3 几种不同的命题144
8.3.1 定义144
8.3.2 公理148
8.3.3 公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完备性证明150
8.3.4 定律和原理153
8.3.5 定理154
第9章 证明方法和实验157
9.1 证明157
9.1.1 证明概述157
9.1.2 证明和推理的联系与区别159
9.1.3 证明的规则和步骤161
9.2 综合法和分析法165
9.2.1 综合法165
9.2.2 分析法166
9.2.3 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特点169
9.3 条件关系证明法171
9.4 反证法和同一法176
9.4.1 间接证明方法种类176
9.4.2 反证法177
9.4.3 同一法179
9.5 构造性证明法和存在性证明法180
9.5.1 构造性证明法181
9.5.2 存在性证明法182
9.6 数学归纳法184
9.6.1 完全数学归纳法184
9.6.2 不完全数学归纳法187
9.7 因果证明188
9.8 计算机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实验189
9.8.1 计算机科学理论实验的作用189
9.8.2 计算机理论研究中实验的种类191
9.8.3 科学模拟实验195
9.8.4 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196
第10章 算法复杂性198
10.1 类PASCAL语言198
10.2 算法的性质和证明207
10.2.1 基本概念207
10.2.2 算法应具有的性质208
10.2.3 算法正确性证明208
10.2.4 算法工作量212
10.3 算法复杂性213
10.3.1 空间复杂性213
10.3.2 时间复杂性214
10.4 算法复杂性分析基础216
10.4.1 多项式时间算法与指数时间算法216
10.4.2 算法分析的三种情况和表示方法219
10.4.3 总结和说明224
10.4.4 难解性或为难解问题225
第11章 算法设计方法227
11.1 问题的模型228
11.1.1 数学模型228
11.1.2 数据模型229
11.2 算法设计概述232
11.2.1 算法设计的步骤232
11.2.2 算法的有效性233
11.3 递归方法和算法递归设计234
11.3.1 递归技术和递归算法概述234
11.3.2 递归函数和递归过程242
11.3.3 递归过程实现243
11.3.4 尾递归和线性递归245
11.3.5 递归设计247
11.3.6 消除递归248
11.4 穷举法和贪心法253
11.4.1 穷举法253
11.4.2 贪心法255
11.5 治类方法258
11.5.1 分治法259
11.5.2 减治法264
11.5.3 变治法265
11.6 时空权衡法和动态规划268
11.6.1 时空权衡法268
11.6.2 动态规划271
11.7 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277
11.7.1 回溯法278
11.7.2 分支限界法280
第12章 算法复杂性分析技术282
12.1 几种常用的比较两个函数阶的方法282
12.1.1 几种常用的参照法282
12.1.2 比较两个函数阶的方法284
12.1.3 常用的和式估计上界法285
12.2 递归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技术286
12.2.1 递归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方法287
12.2.2 递归过程分析290
12.2.3 递归方程求解292
12.3 生成函数与求和294
12.4 算法实现和程序设计298
第13章 学术论文写法和严守道德规范300
13.1 学术论文及写法规范300
13.1.1 基础知识300
13.1.2 学术性研究和学术论文选题300
13.1.3 学术论文的写法规范302
13.2 严守道德规范309
13.2.1 学术不端309
13.2.2 违背学术道德的讨论310
13.3 学术论文和著作投稿314
13.3.1 学术论文投稿314
13.3.2 著作和投稿315
13.4 坚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317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