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9 高分突破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9 高分突破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100579.jpg)
- 赵一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425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行政管理-能力倾向测验-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9 高分突破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1
第一节 行政职业能力概述3
第二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内容3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3
(二)数量关系4
1.数字推理4
2.数学运算4
(三)判断推理5
1.图形推理5
2.定义判断5
3.类比推理5
4.逻辑判断6
5.事件排序6
(四)常识判断7
(五)资料分析7
第三节 命题规律及趋势预测8
第四节 复习备考的注意事项8
第二章 数字推理11
第一节 考核目的13
(一)考核目的13
(二)考点透析13
第二节 必备知识14
(一)常见常考数字及其组合而成的数列15
(二)计算导出的数字及其组合而成的数列15
第三节 应试技巧16
(一)“三步走”法16
(二)“凑数字、找规律”法18
第四节 考点精解21
(一)基本数列及其变式21
(二)混合数列34
(三)多层级数列35
(四)以图形为载体的特殊形式数列37
(五)复合数列40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43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48
第三章 数学运算55
第一节 考核目的57
第二节 必备知识58
(一)常用数学公式58
1.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58
2.三角不等式58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58
4.某些数列的前n项和58
5.二项式展开公式59
(二)典型题型的计算公式59
第三节 应试技巧59
(一)数字运算59
(二)典型文字题60
第四节 考点精解60
(一)数字运算60
1.凑整法60
2.尾数计算法61
3.观察首数法63
4.基本公式法64
5.基数速算法64
6.因式分解法64
7.合并同类项(或抵消)法65
(二)典型文字题66
1.比例问题66
2.数字推算67
3.行程问题69
(一)常见的行程问题69
(二)相遇问题70
(三)追及问题70
(四)流水问题72
4.比价问题73
5.方阵问题74
6.植树问题75
7.年龄问题76
8.工程问题78
9.时钟快慢(推算)问题79
10.日期问题80
11.跳井爬绳问题81
12.基准数问题82
13.图表法84
14.容斥问题84
15.圆周互动法86
16.利润最大化87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87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96
第四章 图形推理107
第一节 考核目的109
第二节 必备知识109
(一)由简单符号构成的简单图形109
(二)由简单图形构成的复杂图形109
(三)由简单图形或复杂图形构成的图形组110
(四)由三个图形组构成的图形坐标110
第三节 应试技巧110
(一)仔细观察111
(二)找出规律111
(三)选择正确答案111
第四节 考点精解112
(一)笔画的相同与增减112
(二)图形方向的旋转113
(三)图形求同(求异)114
(四)图形叠加114
(五)图形组合115
(六)图形重组116
(七)图形颜色变化116
(八)图形增减某一部分117
(九)图形坐标推理118
(十)其它规律118
(十一)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120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121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125
第五章 逻辑判断129
第一节 考核目的131
第二节 必备知识131
(一)直言命题及推理131
1.直言命题131
2.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132
3.三段论133
(二)复合命题及推理134
1.负命题134
2.联言命题134
3.选言命题135
4.假言命题135
5.联言推理136
6.选言推理136
7.假言推理137
(三)其它类型的推理138
1.关系命题及推理138
2.模态命题及推理139
3.预设推理140
第三节 应试技巧140
第四节 考点精解141
(一)加强结论型141
(二)削弱结论型144
(三)推出结论型147
(四)补充前提型148
(五)矛盾关系型150
(六)逻辑错误型152
(七)相似比较型153
(八)解释说明型154
(九)评价型156
(十)论述延伸型157
(十一)直接推理型158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158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164
第六章 类比推理167
第一节 考核目的169
第二节 必备知识169
第三节 应试技巧171
第四节 考点精解172
(一)原因与结果型172
(二)人物与行为型173
(三)行为与目的型174
(四)特定环境与专门对象型174
(五)工具与作用(对象)型175
(六)修饰与被修饰型175
(七)属种关系与种属关系型176
(八)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型177
(九)近义与反义型178
(十)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型178
(十一)作者与作品型179
(十二)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型179
(十三)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型180
(十四)整体与其构成部分型181
(十五)物品与制作材料型181
(十六)事物的出处与事物型182
(十七)正式与非正式型182
(十八)特殊与一般型183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183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185
第七章 事件排序189
第一节 考核目的191
第二节 必备知识191
第三节 应试技巧193
第四节 考点精解195
(一)顺承关系型195
(二)因果关系型196
(三)条件关系型197
(四)背景型197
(五)其他关系型197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198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200
第八章 定义判断205
第一节 考核目的207
第二节 必备知识207
第三节 应试技巧208
第四节 考点精解209
(一)肯定型判断210
(二)否定型判断212
(三)直接推导型判断213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214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219
第九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223
第一节 考核目的225
第二节 必备知识225
(一)并列复句225
(二)递进复句226
(三)选择复句226
(四)转折复句227
(五)因果复句228
(六)假设复句228
(七)条件复句229
第三节 应试技巧230
第四节 考点精讲232
(一)主旨大意型232
(二)支持观点型237
(三)理解正误型243
(四)判断推理型247
(五)局部强调型251
(六)词句理解型254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257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264
第十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完形填空271
第一节 考核目的273
第二节 必备知识273
第三节 应试技巧278
第四节 考点精讲280
(一)选词填空型280
(二)成语辨析型283
(三)关联词挑选型286
(四)选句填空型288
(五)词语替换型289
(六)病句判断型290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293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295
第十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短文阅读299
第一节 考核目的301
第二节 必备知识301
第三节 应试技巧303
第四节 考点精讲304
(一)文学类阅读型304
(二)社科类阅读型306
(三)科普类阅读型307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309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313
第十二章 常识判断:法律常识317
第一节 考核目的319
第二节 必备知识319
第三节 应试技巧333
第四节 考点精解334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345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354
第十三章 常识判断:政治常识359
第一节 考核目的361
第二节 必备知识361
第三节 应试技巧366
第四节 考点精解368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371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374
第十四章 常识判断:经济、管理常识377
第一节 考核目的379
第二节 必备知识379
第三节 应试技巧384
第四节 考点精解384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386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388
第十五章 常识判断:文化常识391
第一节 考核目的393
第二节 必备知识393
第三节 应试技巧401
第四节 考点精解401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403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404
第十六章 自然科学常识407
第一节 考核目的409
第二节 必备知识409
第三节 应试技巧412
第四节 考点精解412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415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417
第十七章 资料分析419
第一节 考核目的421
第二节 必备知识423
第三节 应试技巧424
第四节 考点精解426
第五节 仿真习题演练443
第六节 仿真习题解析479
附录 历年真题及精析495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495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精析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