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201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201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945029.jpg)
- 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规划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1062044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教学法-初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201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1
学习导读1
考纲标准要求1
第一章 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2
重点知识梳理2
第一节 古代汉语2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及结构2
二、文言实词3
三、文言虚词4
四、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3
五、文言句式及翻译15
第二节 现代汉语21
一、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21
二、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22
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30
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35
五、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38
六、注意辞格的综合运用40
教坛新风4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节选))41
考点过关测评4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43
第二章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45
重点知识梳理45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鉴赏45
一、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45
二、文段要点的归纳和概括46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7
四、文言文阅读案例47
第二节 古诗词阅读鉴赏50
一、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思路50
二、古诗词鉴赏的常规题型及鉴赏策略概述51
三、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应对策略解答52
四、古诗词鉴赏案例54
第三节 现代文阅读鉴赏55
一、文学欣赏的概念55
二、文学欣赏的基本特点56
三、现代文品评与鉴赏57
四、现代文阅读鉴赏案例59
教坛新风6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节选))62
考点过关测评62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63
第三章 文学发展概况65
重点知识梳理65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65
第一板块 先秦文学65
第二板块 秦汉文学70
第三板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71
第四板块 隋唐五代文学72
第五板块 宋代文学75
第六板块 元代文学78
第七板块 明代文学79
第八板块 清代文学82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83
第一板块 20世纪20年代文学83
第二板块 20世纪30年代文学87
第三板块 20世纪40年代文学90
第四板块 20世纪50—60年代文学92
第五板块 20世纪70—80年代文学94
第六板块 20世纪90年代文学95
第三节 外国文学96
第一板块 欧美文学96
第二板块 亚非文学108
第四节 作家作品精要汇编113
第一板块 中国作家作品113
第二板块 外国作家作品122
教坛新风126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26
考点过关测评12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28
第四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130
重点知识梳理130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念130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30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31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32
四、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132
五、语文教科书的使用132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133
一、中学语文三维目标的认识133
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注意的方面133
第三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任务135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135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136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137
教坛新风138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39
考点过关测评139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39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141
学习导读141
考纲标准要求141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142
重点知识梳理142
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42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42
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142
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43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143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143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前提143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143
二、教学设计的前提144
第三节 专家教学设计模式案例146
一、迪克和凯里模式146
二、邵瑞珍等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147
三、盛群力的系统设计教学的基本模式147
教坛新风148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49
考点过关测评149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51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内容153
重点知识梳理153
第一节 确定教学目标153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153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55
三、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156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安排156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156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157
第三节 教案的设计158
一、教案设计的类型158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58
三、教案的结构159
第四节 板书的设计159
一、初中语文课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60
二、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160
三、板书的几大设计图例161
第五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162
一、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162
二、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64
三、一般性教学方法简介165
四、综合性教学方法简介167
教坛新风171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71
考点过关测评17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72
第三章 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75
重点知识梳理175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175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75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176
三、多媒体教学的使用178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178
一、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178
二、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正确处理网络资源178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78
四、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179
五、在写作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179
教坛新风179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79
考点过关测评179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80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181
学习导读181
考纲标准要求181
第一章 阅读教学的实施182
重点知识梳理182
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182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182
二、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183
第二节 散文的教学184
一、“文学性散文”的特点184
二、散文阅读的要领185
三、散文阅读教学的原则186
四、散文阅读案例187
第三节 小说的教学188
一、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188
二、小说阅读教学环节的安排189
三、小说阅读案例190
第四节 诗歌的教学191
一、诗歌的体式特征191
二、诗歌教学案例191
第五节 实用类文章的教学193
一、实用类文章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193
二、实用类文章阅读教学案例194
第六节 文言文的教学196
一、文言文概述196
二、文言文教学案例197
教坛新风198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199
考点过关测评199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199
第二章 写作教学的实施201
重点知识梳理201
第一节 写作训练的类型与方式201
一、单项作文训练201
二、命题作文训练203
三、材料作文训练203
四、话题作文训练203
第二节 写作教学的内容与过程204
一、写作教学的要求204
二、写作教学过程205
三、教学案例展示206
教坛新风207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08
考点过关测评208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08
第三章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211
重点知识梳理211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211
一、口语交际的态度211
二、口语交际的能力211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的基本程序213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原则213
二、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基本程序214
三、教学案例展示215
教坛新风216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16
考点过关测评21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17
第四章 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218
重点知识梳理218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教学概述218
一、确定活动主题阶段218
二、制定方案阶段219
三、实践阶段220
四、评价反思阶段220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221
教学案例展示221
教坛新风223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23
考点过关测评22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23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227
学习导读227
考纲标准要求227
第一章 教学评价概述228
重点知识梳理228
第一节 语文教学评价的含义及理念228
一、语文教学评价的含义228
二、语文教学评价应解决的几大问题228
三、语文教学评价的新理念229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原则230
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230
二、教学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230
三、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231
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231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231
一、按基准实施评价,有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231
二、按功能实施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31
三、按使用方法实施评价,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32
教坛新风233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33
考点过关测评23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34
第二章 教学评价的方法及方案的编制235
重点知识梳理235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方法235
一、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235
二、教学评价方法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难度236
第二节 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237
一、学生学习表现指标238
二、教师教学行为指标239
三、教师基本素质指标239
教坛新风240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40
考点过关测评240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42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概述244
重点知识梳理244
第一节 中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内容及方式244
一、语文学业评价的内容244
二、语文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244
第二节 中学语文学业评价结果的处理与运用246
一、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246
二、评价结果的运用248
教坛新风249
(教育部部长解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节选))249
考点过关测评249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50
第四章 教学评价案例展示251
重点知识梳理251
第一节 阅读教学评价251
一、语文课标中对阅读评价的规定251
二、评价的实施原则252
三、阅读教学的评价策略253
第二节 写作教学评价255
一、写作课堂即时评价255
二、作文的批改与讲评257
三、写作的考查与考试257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258
一、倾听能力的评价258
二、表达能力的评价258
三、应对能力的评价259
四、案例展示260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263
一、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与着眼点263
二、综合性学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264
三、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策略264
四、综合性学习案例展示265
教坛新风268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节选))268
考点过关测评268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