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55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汉语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1
第二节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4
(一)语义研究阶段5
(二)语音研究阶段7
(三)全面发展阶段9
第三节 汉语史的研究方法13
(一)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14
(二)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14
(三)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15
(四)辨认语言发展的方向16
第四节 汉语史的根据19
第五节 汉语的亲属25
第六节 汉语史的分期32
第七节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36
第八节 汉语的文字38
第二章 语音的发展45
第一节 语音和语法、词汇的关系45
第二节 中古的语音系统49
(一)《广韵》的声母50
(二)《广韵》的韵母51
第三节 上古的语音系统60
由上古到中古的语音发展70
第四节 上古声母的发展70
(一)γ的分化70
(二)t、t‘、d‘的分化72
(三)d的失落73
(四)t、t、d‘、n的发展74
第五节 上古纯元音韵母的发展76
(一)a、o、?、e的发展76
(二)?u、 au的发展79
(三)a、ei、?i的发展80
第六节 上古促音韵母的发展83
(一)ak、 ok 、?k 、ek的发展83
(二)?uk 、auk的发展86
(三)at、 et、 ?t的发展87
(四)?p 、 ap的发展89
第七节 上古鼻音韵母的发展90
(一)aη、 oη、 ?η、 eη的发展90
(二)an、en、?n的发展93
(三)?m 、am的发展97
第八节 上古声调的发展;关于上古语音发展的一些结论100
由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107
第九节 中古声母发展的一般叙述107
第十节 现代声母p、p‘、m、f,t、t‘,ts、ts'、s的来源111
(一)现代p、‘、m、fp、p的来源111
(二)现代t 、t‘的来源113
(三)现代ts、ts‘、s的来源113
第十一节 现代声母k、k‘ 、x,ts、ts‘、s,t?、t?‘、?的来源118
(一)现代k、k‘ 、x的来源118
(二)现代ts、 ts‘ 、 s的来源119
(三)现代t? 、 t?‘ 、?的来源120
第十二节 现代声母n、l、z和零声母的来源125
(一)n、l、z的来源125
(二)零声母的来源127
第十三节 中古韵母发展的一般叙述131
第十四节 现代汉语a和o的来源140
(一)现代汉语a的来源140
(二)现代汉语o的来源143
第十五节 现代汉语e和?的来源147
(一)ie、 ye的来源147
(二)?的来源151
(三)现代白话ai、 ei的来源153
第十六节 现代汉语ei、 i及其变体的来源154
(一)韵母ei的来源155
(二)韵母i的来源157
(三)i的变体(?、? 、??)的来源159
第十七节 现代汉语u 、y的来源162
(一)韵母u的来源163
(二)韵母y的来源167
(三)现代白话ou的来源170
第十八节 现代汉语ai、 au 、 ou的来源170
(一)现代ai的来源171
(二)现代au的来源173
(三)现代ou的来源174
第十九节 现代-n尾韵母的来源176
第二十节 现代-η尾韵母的来源183
第二十一节 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188
(一)浊上的变去188
(二)声调的分阴阳189
(三)入声的消失191
第二十二节 关于中古到现代声韵调发展的一些结论194
(一)声母方面194
(二)韵母方面194
(三)声调方面196
第三章 语法的发展205
第一节 语法发展的一般叙述205
历史形态学213
第二节 名词的发展213
第三节 单位词的发展227
第四节 数词的发展241
第五节 人称代词的发展253
第六节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的发展272
第七节 动词的发展291
第八节 形容词和副词的发展306
第九节 介词和连词的发展323
(一)“于”的发展323
(二)“之”的发展326
(三)“以”的发展327
(四)“而”的发展328
(五)“则”的发展330
(六)“与”的发展330
历史句法学333
第十节 构词法的发展333
第十一节 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337
第十二节 词序的发展347
第十三节 词在句中的临时职务364
第十四节 名词的关系位376
第十五节 句子的仂语化382
(一)介词“之”使句子结构变为仂语结构383
(二)“所以”把谓语结构和句子结构变为仂语结构386
第十六节 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390
第十七节 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397
第十八节 被动式的发展405
第十九节 递系式的发展423
(一)宾语兼主语的递系式423
(二)谓语兼主语的递系式428
第二十节 语气词的发展430
(一)陈述语气词431
(二)疑问语气词434
第二十一节 省略法的演变444
第二十二节“五四”以后新兴的句法449
(一)“无定冠词”的产生及其受到限制449
(二)新兴的联结法453
(三)新兴的平行式——共动和共宾455
(四)新兴的插语法458
第二十三节 句法的严密化459
第四章 词汇的发展470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及其发展470
(一)自然现象的名称471
(二)肢体的名称473
(三)方位和时令479
(四)亲属的名称482
(五)关于生产的词汇484
(六)关于物质文化的词汇488
第二节 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词和译词492
(一)西域借词和译词494
(二)佛教借词和译词495
(三)西洋借词和译词499
第三节 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501
(一)尽量利用意译502
(二)尽量利用日本的译名504
第四节 同类词和同源词513
(一)同类词513
(二)同源词516
第五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520
第六节 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538
第七节 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548
第八节 成语和典故562
第五章 结论571
跋587
附录:汉语史复习提纲589
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