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生物研究丛书 中国的全球界线层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生物研究丛书 中国的全球界线层型](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092989.jpg)
- 彭善池,侯鸿飞,汪啸风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2874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地层剖面-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生物研究丛书 中国的全球界线层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全球界线层型研究的“金钉子”典故1
参考文献5
2 地层学基本知识7
2.1 地层和地层学8
2.1.1 产状近于水平的地层8
2.1.2 产状倾斜的地层11
2.1.3 产状近于直立的地层14
2.1.4 褶皱的地层15
2.2 相对地质年代和地层学的基本定律17
2.2.1 地层叠覆律17
2.2.2 化石层序律19
2.2.3 地层切割律21
2.2.4 地层的接触关系23
2.3 地层分类类型29
2.3.1 年代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系统29
2.3.2 岩石地层系统30
2.3.3 生物地层32
2.3.4 化学地层33
2.4 地层的多重划分和对比34
2.4.1 剖面和层型35
2.4.2 地层对比39
参考文献40
3 地层学“金钉子”概念和中国的“金钉子”研究43
3.1 “金钉子”概念的形成44
3.1.1 全球首枚“金钉子”45
3.1.2 “金钉子”的科学内涵46
3.2 确立“金钉子”的化石47
3.2.1 球接子三叶虫48
3.2.2 笔石49
3.2.3 牙形刺50
3.2.4 菊石51
3.2.5 有孔虫54
3.2.6 钙质超微化石55
3.2.7 双壳类55
3.2.8 遗迹化石55
3.3 确立“金钉子”的基本要求58
3.3.1 地质要求58
3.3.2 生物地层要求58
3.3.3 其他研究方法的要求58
3.3.4 其他要求58
3.4 确立“金钉子”的科学程序60
3.4.1 确立“金钉子”的原则和程序60
3.4.2 全球已建立的“金钉子”64
3.5 中国的“金钉子”研究64
3.5.1 参与和挫折64
3.5.2 突破和收获68
参考文献73
4 寒武系“金钉子”77
4.1 古丈阶“金钉子”80
4.1.1 地理位置80
4.1.2 武陵山区地质概况和生物地层序列80
4.1.3 确定古丈阶底界的首要标志90
4.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90
4.1.5 “金钉子”剖面的三叶虫地层分布101
4.1.6 “金钉子”剖面的牙形刺地层分布101
4.1.7 “金钉子”剖面的化学地层101
4.1.8 “金钉子”剖面的层序地层101
4.1.9 协助确定古丈阶底界的次要标志103
4.1.10 “金钉子”的保护107
4.2 排碧阶“金钉子”114
4.2.1 地理位置114
4.2.2 湘西北武陵山区的地质概况116
4.2.3 确定排碧阶底界的首要标志118
4.2.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118
4.2.5 排碧剖面研究简史123
4.2.6 “金钉子”剖面的三叶虫生物地层126
4.2.7 “金钉子”界线地层的重要多节类三叶虫127
4.2.8 “金钉子”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地层130
4.2.9 湘西北武陵山区寒武系武陵统的腕足类132
4.2.10 排碧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135
4.2.11 排碧剖面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135
4.2.12 “金钉子”的保护135
4.3 江山阶“金钉子”140
4.3.1 地理位置140
4.3.2 江山地区三叶虫及碓边剖面研究简史141
4.3.3 浙西“三山地区”的地质概况146
4.3.4 确定江山阶底界的首要标志149
4.3.5 确定江山阶底界的次要生物标志150
4.3.6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150
4.3.7 碓边A剖面的生物地层153
4.3.8 “金钉子”剖面的生物地层155
4.3.9 “金钉子”的保护162
4.4 中国寒武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165
4.4.1 古丈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165
4.4.2 排碧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165
4.4.3 江山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167
4.5 中国寒武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168
参考文献173
5 奥陶系的“金钉子”179
5.1 大坪阶“金钉子”182
5.1.1 地理位置184
5.1.2 三峡地区地质概况185
5.1.3 确定大坪阶底界的首要标志186
5.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188
5.1.5 黄花场剖面的生物地层191
5.1.6 “金钉子“的保护194
5.2 达瑞威尔阶“金钉子”200
5.2.1 地理位置200
5.2.2 “金钉子”所在“三山地区”地质概况200
5.2.3 确定达瑞威尔阶底界的首要标志202
5.2.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202
5.2.5 黄泥塘剖面的笔石和牙形刺生物地层204
5.2.6 确定达瑞威尔阶底界的次要标志207
5.2.7 黄泥塘剖面其他化石门类的生物地层210
5.2.8 “金钉子”的保护211
5.3 赫南特阶“金钉子”216
5.3.1 地理位置216
5.3.2 “金钉子“所在的三峡地区地质概况216
5.3.3 确定赫南特阶底界的首要标志216
5.3.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219
5.3.5 确定赫南特阶底界的次要标志223
5.3.6 华南和赫南特阶“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225
5.3.7 “金钉子”的保护227
5.4 中国奥陶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228
5.4.1 大坪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228
5.4.2 达瑞威尔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229
5.4.3 赫南特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231
5.5 中国奥陶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234
5.5.1 大坪阶“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234
5.5.2 达瑞威尔阶和赫南特阶“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237
参考文献241
6 石炭系“金钉子”249
6.1 维宪阶“金钉子”252
6.1.1 地理位置252
6.1.2 全球维宪阶底界定义的确定252
6.1.3 柳州地区地质概况257
6.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258
6.1.5 “金钉子”的生物地层262
6.1.6 “金钉子”的化学地层266
6.2 维宪阶“金钉子”的对比267
6.2.1 华南维宪阶底界界线层段的对比267
6.2.2 维宪阶底界的洲际对比267
6.3 维宪阶“金钉子”的保护270
6.4 中国石炭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273
参考文献275
7 二叠系“金钉子”277
7.1 吴家坪阶“金钉子”280
7.1.1 地理位置281
7.1.2 来宾地区地质概况281
7.1.3 吴家坪阶底界首要生物标志的确定284
7.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284
7.1.5 “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序列288
7.1.6 来宾地区的化学地层和磁性地层290
7.1.7 “金钉子”的保护290
7.2 长兴阶“金钉子”296
7.2.1 地理位置296
7.2.2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296
7.2.3 “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序列298
7.2.4 煤山剖面长兴阶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306
7.2.5 煤山剖面长兴阶的磁性地层306
7.2.6 “金钉子”的保护308
7.3 中国二叠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308
7.3.1 吴家坪阶底界的识别和全球对比308
7.3.2 长兴阶底界的识别和全球对比310
7.4 中国二叠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312
参考文献315
8 三叠系“金钉子”319
8.1 印度阶“金钉子”322
8.1.1 地理位置322
8.1.2 研究历史和“金钉子”首要标志的确定322
8.1.3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325
8.1.4 “金钉子”剖面的生物地层序列331
8.1.5 “金钉子”剖面的化学地层331
8.1.6 “金钉子”剖面的磁性地层332
8.2 印度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332
8.3 印度阶“金钉子”的保护333
8.4 中国三叠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340
参考文献343
索引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