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 张平,王卫东,陶小峰,王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48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1.1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1

1.2 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2

1.3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

1.3.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4

1.3.2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5

1.3.3 中国的情况5

1.4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6

1.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6

1.4.2 三种主要的IMT-2000无线传输方案的比较9

1.4.3 IMT-2000频谱资源的划分10

1.4.4 WCDMA系统与窄带CDMA的比较11

1.4.5 WCDMA标准的演进15

1.5 本书的内容安排17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移动信道分析19

2.1 移动无线电传播环境19

2.1.1 基本传播机制(反射、绕射、散射)20

2.1.2 慢衰落20

2.1.3 快衰落22

2.1.4 AWGN37

2.2 传播预测模型37

2.2.1 室外传播模型37

2.2.2 室内传播模型48

参考文献51

第三章 WCDMA网络52

3.1 IMT-200052

3.1.1 IMT-2000家族53

3.1.2 网络的兼容与过渡54

3.1.3 IMT-2000网络实现54

3.2 UMTS无线接入网系统56

3.3 Iub接口59

3.3.1 Iub接口功能60

3.3.2 传输网络层60

3.3.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的应用部分NBAP61

3.3.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65

3.4.1 Iur接口功能69

3.4 Iur接口69

3.4.2 传输网络层71

3.4.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71

3.4.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74

3.5 Iu接口无线网络层协议75

3.5.1 Iu接口协议结构76

3.5.2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78

3.5.3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79

3.5.4 SABP83

参考文献84

第四章 WCDMA的空中接口85

4.1 Uu接口协议结构模型85

4.2.2 物理层的功能87

4.2.1 传输信道87

4.2 物理层87

4.3 数据链路层88

4.3.1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88

4.3.2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99

4.3.3 分组数据会聚协议103

4.3.4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105

4.3.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流106

4.4 网络层108

4.4.1 网络层业务109

4.4.2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109

4.5 控制平面RRC与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123

参考文献123

5.1.1 交织125

第五章 WCDMA系统的物理层(FDD)125

5.1 编码技术125

5.1.2 卷积编码技术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131

5.1.3 Turbo编码技术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132

5.1.4 速率匹配134

5.2 物理层的成帧过程135

5.2.1 传输信道向物理信道的映射135

5.2.2 上行链路的成帧过程136

5.2.3 下行链路的成帧过程140

5.3 业务复用141

5.3.1 有关传输格式的参数的介绍141

5.3.2 3G系统可承载的业务143

5.3.3 业务复用过程示例144

5.4.1 扩频码与扰码的数学性质146

5.4 WCDMA系统的扩频与扰码146

5.4.2 WCDMA系统的扰码的实现方法150

5.4.3 物理信道的扩频与加扰过程154

5.5 物理信道特点及物理层的帧结构162

5.5.1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162

5.5.2 发射分集技术163

5.5.3 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结构165

5.5.4 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171

5.5.5 物理信道之间的相对时序174

参考文献176

6.2.1 WCDMA/TDD的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177

6.2.2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177

6.1 WCDMA/TDD简介177

6.2 WCDMA/TDD的物理信道177

第六章 WCDMA/TDD简介177

6.2.3 物理信道的简单说明180

6.2.4 TDD和FDD系统物理层的比较181

6.3 WCDMA/TDD的信道编码和复用182

6.3.1 WCDMA/TDD的信道编码182

6.3.2 WCDMA/TDD的业务复用184

6.4 WCDMA/TDD的扩频与调制188

6.5 WCDMA/TDD物理层操作流程190

6.5.1 功率控制190

6.5.2 定时提前191

6.5.3 发射分集192

6.5.4 信道分配193

6.6 WCDMA/TDD中的干扰194

6.7 本章小结195

参考文献196

第七章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197

7.1 智能天线197

7.1.1 引言197

7.1.2 智能天线的几种形式198

7.1.3 智能天线的体系结构199

7.1.4 智能天线的信号模型199

7.1.5 智能天线的赋形算法201

7.1.6 智能天线的常用准则213

7.1.7 智能天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15

7.1.8 智能天线的研究应用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216

7.2 多用户检测217

7.2.1 引言217

7.2.2 多用户检测分类217

7.2.3 干扰删除器226

7.2.4 多用户检测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231

7.3 联合检测232

7.3.1 引言232

7.3.2 联合检测的分类及性能比较232

7.4.1 引言234

7.4.2 分层空时码(LST)234

7.4 空时码234

7.3.3 联合检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的应用234

7.4.3 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码236

7.4.4 结论244

7.5 HDR(High Data Rate)244

7.5.1 引言244

7.5.2 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245

7.5.3 ARQ技术248

7.5.4 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介249

7.5.5 HDR的现状及未来253

参考文献253

第八章 无线资源管理和规划258

8.1.1 CDMA主要技术特点分析259

8.1 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规划259

8.1.2 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265

8.2 分层结构HCS(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273

8.2.1 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要求273

8.2.2 分层系统的基本特点274

8.2.3 WCDMA中的资源分配策略275

8.3 W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和规划特点276

8.3.1 WCDMA的功率控制276

8.3.2 WCDMA的切换策略278

8.3.3 其他的资源管理279

8.4 本章小结280

参考文献280

第九章 WCDMA网络组网及工程技术281

9.1 WCDMA网络组网概述281

9.2.1 接入网组网284

9.2 WCDMA网络接入网组网284

9.2.2 基站星形连接组网285

9.2.3 基站链形连接组网285

9.2.4 基站树形连接组网286

9.2.5 基站环形连接组网286

9.2.6 基站混合形连接组网286

9.3 WCDMA网络核心网组网287

9.3.1 核心网各个网元的连接287

9.3.2 核心网大本地网组网方式介绍292

9.4 不同场景无线覆盖实施工程295

9.4.1 城区无线覆盖实施工程295

9.4.2 郊区环境无线覆盖实施工程303

9.4.3 公路及沿途乡镇无线覆盖实施工程305

9.4.4 特殊场景无线覆盖实施工程306

9.5 传输组网技术307

9.5.1 WCDMA传输网建设的原则307

9.5.2 传输工程技术核心网传输组网307

9.5.3 传输工程技术RAN传输组网309

参考文献313

第十章 WCDMA网络管理系统315

10.1 网管基础知识315

10.1.1 TMN基本知识介绍315

10.1.2 TOM模型的简单介绍316

10.1.3 WCDMA系统网管介绍318

10.2 WCDMA网管主要业务功能320

10.2.3 欺诈管理321

10.2.1 性能管理321

10.2.2 漫游协议管理321

10.2.4 配置管理322

10.2.5 故障管理322

10.2.6 账务管理323

10.2.7 软件管理323

10.2.8 安全管理323

10.2.9 QoS管理324

10.3 WCDMA网管常见接口326

10.3.1 WCDMA网管常见接口参考模型326

10.3.2 常见网管接口327

10.4.2 分层网管方式328

10.4.1 WCDMA网管系统管理范围328

10.4 WCDMA网管的建设方案328

10.4.3 网管结构划分329

10.4.4 OMC设置方式331

10.4.5 省级网管建设方式333

10.4.6 安全性考虑333

10.4.7 网管建设实施建议334

10.5 WCDMA网管的解决方案335

10.5.1 iManagerTMI2000335

10.5.2 iManagerTMM2000336

10.5.3 安全策略340

参考文献340

中英文名词对照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