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
  • 魏道履,沈忠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鹭江出版社
  • ISBN:2422·0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1

一、什么是伦理学1

二、伦理学对象的历史演变4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对象7

四、伦理学的基本问题12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1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和方法14

二、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方法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科学的道德理论2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思想的发展24

一、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史梗概24

二、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梗概3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是对旧伦理学的革命变革35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和发展35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是伦理学史上的革命变革43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48

一、旧伦理学几种错误的道德起源说48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和历史发展48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52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54

一、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及其特点55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及其特点58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及其特点62

四、资产阶级道德及其特点65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69

一、道德发展是前进的过程69

二、道德发展是辩证的过程72

第四章 道德的社会制约性75

第一节 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75

一、旧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的几种见解75

二、道德是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77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道德思考82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85

一、社会生产力与道德85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道德87

第三节 社会各种意识形态对道德的作用92

一、道德与政治92

二、道德与法97

三、道德与文艺102

四、道德与宗教105

第五章 道德的特点、结构和社会作用109

第一节 道德的特点和结构109

一、道德的特点109

二、道德的结构114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119

一、道德的基本职能119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22

三、进步道德对改革的作用129

第六章 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132

第一节 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132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132

二、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135

三、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137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41

一、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41

二、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144

三、集体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149

四、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利己主义151

第七章 共产主义道德规范156

第一节 道德规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156

一、规范和道德规范156

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发展过程及本质特征158

第二节 共产主义道德的主要规范162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62

二、热爱劳动165

三、热爱科学170

四、爱护公共财物172

五、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1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78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及其主要内容178

二、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要意义181

第八章 道德范畴184

第一节 道德范畴及其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184

一、什么是道德范畴184

二、道德范畴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189

第二节 义务189

一、道德义务及其实质189

二、道德义务的特点192

第三节 良心194

一、什么是良心194

二、良心的实质196

三、良心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197

第四节 荣誉198

一、荣誉及其社会实质198

二、自觉树立无产阶级荣誉现200

一、什么是幸福202

第五节 幸福202

二、幸福的社会基础205

三、幸福范畴的结构206

第九章 爱情、婚姻、家庭道德211

第一节 爱情与道德211

一、爱情与爱情的基础211

二、爱情中的道德216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221

一、婚姻、家庭及其职能221

二、婚姻、家庭道德的演变224

三、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道德229

第一节 职业道德235

一、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235

第十章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235

二、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241

三、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244

第二节 教师道德247

一、教师道德的形成和特点247

二、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249

三、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252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征256

第三节 社会公德25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61

第十一章 人生观与道德理想265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265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265

二、人生的价值及实现的条件269

第二节 人生观274

一、人生观及其形成274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征278

一、理想与道德理想282

第三节 道德理想282

二、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286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288

第一节 道德行为288

一、人类的行为288

二、道德行为及其特点292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选择294

一、什么是道德行为的选择294

二、道德选择中的自由和必然296

三、道德选择中的目的和手段299

一、道德品质及其特点302

第三节 道德品质302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305

三、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309

四、道德品质的内容314

五、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318

第十三章 道德评价322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意义322

一、道德评价的涵义322

二、道德评价的作用325

一、善、恶是道德评价的标准326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326

二、善、恶标准的阶级性328

三、功利原则和善、恶标准的关系329

四、坚持道德评价上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31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332

一、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道德评价的根据332

二、如何看待动机和效果的统一336

三、道德评价与思想政治工作338

第一节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341

一、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意义341

第十四章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341

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347

第二节 道德教育352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352

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特点354

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356

第三节 道德修养358

一、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目的任务358

二、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方法360

三、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攀登高尚道德境界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