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840317.jpg)
- 李焕德,程泽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242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概论1
一、临床药学的发展史1
二、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2
三、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的关系2
四、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3
五、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5
六、临床药学的工作方式6
七、我国临床药学的展望7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11
一、基本概念11
二、单室模型药动学13
三、多室模型药动学21
四、非室模型药动学简介27
五、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29
第三章群体药物动力学36
第一节概述36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和发展36
二、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37
三、群体药动学的特点37
第二节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的估计方法38
一、单纯集合法38
二、标准二步法38
三、迭代二步法38
四、非线性混和效应模型法38
一、基本原理39
第三节 NONMEM法求算PPK参数39
六、吉布斯取样法39
五、非参数法39
二、NONMEM法的模型和参数40
第四节PPK的优点及应用41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优点41
二、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应用42
第五节群体药物动力学应用实例43
第四章体内药物分析49
第一节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与特点49
第二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简介50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UV)51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52
三、气相色谱法(GC)63
四、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68
五、放射免疫法(RIA)70
六、酶免疫分析法(EIA)72
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73
八、微生物法74
第三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量控制76
一、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76
二、几类特殊药物的分析94
三、体内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108
第四节体内药物分析应用实例114
一、强心苷类114
二、抗心律失常药115
三、抗癫痫药116
六、抗躁狂症药117
四、三环抗抑郁药117
五、抗精神病药117
七、抗哮喘药118
八、抗菌药118
九、抗肿瘤药118
十、免疫抑制剂119
十一、镇静催眠药119
十二、其它类药物119
第五章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123
第一节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123
一、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123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125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范围127
一、申请129
第二节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129
二、取样130
三、测定131
四、数据处理131
五、结果解释131
第三节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134
一、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134
二、临床常用的几种给药调整方法136
第四节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新进展142
第五节药物体内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与给药方案设计143
一、概述143
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形成143
三、药物吸收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144
四、药物分布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146
五、药物代谢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147
六、药物排泄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149
七、时间依赖性非线性动力学150
第六章药物相互作用152
第一节概述152
第二节药物吸收环节的相互作用153
一、离子的作用153
二、pH的影响154
三、食物的影响154
五、胃肠运动的影响155
六、削弱肠吸收功能155
四、吸附作用155
七、P-糖蛋白156
八、其他156
第三节药物分布环节的相互作用156
一、药物与白蛋白结合156
二、药物与α1酸性糖蛋白结合157
三、药物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157
四、血浆蛋白结合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158
五、药物在血浆蛋白结合点上的竞争及其意义160
第四节药物代谢环节的相互作用161
一、药物代谢酶简介161
二、酶诱导163
三、酶抑制163
四、与主要细胞色素P450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164
一、改变尿的酸碱度175
第五节药物排泄环节的相互作用175
二、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176
第六节与中药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176
第七节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177
一、影响药物对靶位的作用177
二、改变电解质平衡179
三、作用于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系统179
第八节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179
一、药物配伍禁忌179
二、生物利用度的改变182
第七章药物不良作用191
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192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192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198
第二节药源性疾病209
一、药源性疾病概述209
二、药源性疾病的分布特征210
三、药源性疾病的分类211
四、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212
五、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因素212
六、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和防治原则213
第八章药学监护215
一、药学监护的产生背景215
二、药学监护的基本概念216
三、药学监护与临床药学及传统药学的区别217
四、药学监护的作用及实施方法218
五、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220
七、药学监护面临的困难221
六、开展药学监护的思路221
第一节概述223
一、毒物的分类223
第九章常见药物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治疗223
二、毒性分级224
三、毒物进入体内及消除的过程225
四、中毒发生的机制231
五、急性中毒的一般救治232
第二节常见药物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治疗239
一、临床常见药物中毒239
二、天然药物中毒的救治255
第十章药学文献的检索264
第一节Internet上的药学信息资源264
三、检索式265
四、Internet检索的特点265
第二节Internet上药学信息的查询265
二、搜索引擎265
一、检索的概念265
五、检索步骤266
六、检索实例266
第三节常见的药学网站273
一、国内网站273
二、国外药学网站274
第十一章药学文献计量学276
第一节文献计量学概述276
一、发展史276
三、研究对象277
二、定义277
五、特点278
第二节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进展278
四、研究内容278
一、引文分析的研究279
二、文献集中与离散规律的研究281
三、文献的增长与老化规律的研究281
四、其它方面的研究282
第三节药学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283
一、引文分析应用研究283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研究284
三、药物经济学研究286
四、文献调查与统计研究287
一、文献量与重点期刊特征288
第四节文献计量学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88
二、作者的定量研究290
三、药物的定量研究294
四、内容的定量研究297
五、分析方法的定量研究301
六、其它项目的定量研究305
七、小结306
第五节文献计量学的展望309
第十二章中药临床药学316
第一节概述316
一、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316
二、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316
三、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317
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方向及展望318
第二节中药合理用药319
一、复方配伍相互作用319
二、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321
三、中成药合理用药326
四、中药不良反应监察及药源性疾病326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327
一、血药浓度法328
二、生物效应法329
三、微生物法331
四、其它中药药动学新方法、新理论331
五、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实践333
六、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与中医药理论的关系333
七、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34
八、展望335
第十三章临床药学中的护理问题338
第一节正确执行医嘱对临床药物治疗的影响338
一、给药时间对药物治疗的影响338
二、剂量间隔时间对疗效的影响339
第二节时辰药理学与临床用药344
一、时间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344
二、时间与药物毒性的关系345
三、利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345
第三节临床用药监测与护理346
一、治疗药物监测346
二、不良反应监察348
第四节临床试验研究中的护理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