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诗学史稿 增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诗学史稿 增订本
  • 陈伯海主编;查清华,胡光波,许连军,王顺贵,胡建次,张红撰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8096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57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8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诗学史稿 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1

第一编 唐诗学的萌生(唐五代)21

第一章 概说22

第一节 唐诗的繁荣与唐诗学的萌动22

第二节 萌生期的基本特征25

第三节 萌生期的历史分段27

第二章 唐前期的唐诗研究——从不自立到开始自立30

第一节 “选学”的演进:从合选到专选30

第二节 理论批评的演进:从总结六朝到建构唐音40

第三节 唐前期的格法理论67

第四节 创作与研究的同步82

第三章 唐中期的唐诗研究——自立后的初步展开87

第一节 选诗、品藻中唐诗主体地位的确立88

第二节 阅读、批评与写作中诗学观念的分流102

第三节 研究形态的多样化116

第四章 晚唐五代的唐诗研究——唐诗总体意识的萌生122

第一节 从专选走向通选122

第二节 从具体评论进入总体概括127

第三节 诗派、诗体、诗法、本事诗诸领域的进一步开发134

第四节 创作实践与研究视野间的反差142

第二编 唐诗学的成长(宋辽金元)149

第一章 概说150

第一节 唐宋诗风的交替与唐诗学的确立150

第二节 宋代唐诗学演进的轨迹159

第三节 辽金元在唐诗学史上的贡献170

第二章 北宋的唐诗研究176

第一节 作为文学遗产的唐诗文献的整理176

第二节 作为创作范式的唐诗模本的选择与改造185

第三节 诗话、诗论、诗选中的唐诗研究195

第四节 史学家、理学家、博学家论唐诗204

第三章 南宋的唐诗研究212

第一节 “千家注杜”与唐诗文献学的深化212

第二节 唐宋诗之争的发轫222

第三节 严羽:古典唐诗学的奠基者237

第四节 《唐诗纪事》:第一部唐诗研究专著245

第五节 诗话、评点与《三体诗法》251

第四章 辽金的唐诗研究262

第一节 辽代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262

第二节 金代唐诗研究267

第三节 元好问与《唐诗鼓吹》275

第五章 元代的唐诗研究283

第一节 方回与《瀛奎律髓》:江西诗派唐诗学的衍流283

第二节 三大文化圈与宗唐诸派的形成297

第三节 宗唐教化派:北方理学家的宗唐思想302

第四节 宗唐格调派:江浙诗人的“宗唐得古”思想315

第五节 折中唐宋派:江西诗人、理学家的唐诗观念327

第六节 宗唐性灵派:元末东南文人的唐诗观念349

第七节 元人诗法著作中的唐诗研究360

第八节 杨士弘《唐音》:宗唐派唐诗学的早期范本372

第九节 辛文房《唐才子传》:第一部唐诗专史383

第三编 唐诗学的盛兴(明代)397

第一章 概说398

第一节 明代唐诗学盛兴的原因398

第二节 明代唐诗学的主流与别派402

第三节 明代唐诗学的分期407

第二章 明前期唐诗学413

第一节 江左诗人的崇唐倾向413

第二节 吴中诗人的审美趣味418

第三节 明代诗学第一个范本:《唐诗品汇》426

第四节 理学家的唐诗观439

第五节 从“台阁”诗人到李东阳445

第六节 明前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450

第三章 明中期唐诗学456

第一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盛兴456

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异趋474

第三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486

第四节 唐诗学演进中的争辩焦点499

第五节 明中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518

第四章 明后期唐诗学530

第一节 “性灵论”唐诗观530

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深化与蜕变540

第三节 “性灵论”与“格调论”的调和563

第四节 明后期道学家的唐诗观569

第五节 走向神韵573

第六节 经世思潮下的唐诗观580

第七节 明后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584

第四编 古典唐诗学的总结与终结【清及民初)601

第一章 概说602

第一节 总结期的学术文化背景602

第二节 反思、集成、蜕变:总结过程三步曲608

第三节 总结期唐诗学的特征613

第二章 清前期的唐诗研究618

第一节 时势剧变下的诗学反思618

第二节 唐宋诗争的再起与唐诗学的分化628

第三节 两位独特的诗学家:王夫之与叶燮640

第四节 王士禛“神韵说”唐诗观及其反响651

第五节 清前期唐诗研究领域的拓展662

第三章 清盛期的唐诗研究674

第一节 沈德潜与宗唐派唐诗学集成674

第二节 袁枚、赵翼与性灵派唐诗学的集成684

第三节 翁方纲与宗宋派唐诗学的集成692

第四节 清盛期的其他家派699

第五节 《全唐诗》的编纂与唐诗研究的繁荣712

第四章 清中叶以后的唐诗研究731

第一节 诗坛风尚的转变与唐诗研究的衰颓731

第二节 解体期间的诸家诸派754

第三节 几种代表性的唐诗选本与诗话778

第四节 蜕变在酝酿中799

余论 走向更新之路816

参考引用书目834

后记854

增订本后记8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