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795666.jpg)
- (英)李提摩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13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李提摩太(1845~1919)-回忆录;中国历史-史料-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早年时光(1845—1869)1
1.籍贯与家庭1
2.童年趣事3
3.信奉浸礼教5
4.求学历程5
5.教学经历7
6.入哈佛孚德神学院(1865—1869)9
7.向中国内陆传教的开始11
8.申请去中国12
第二章 初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15
1.在英国的最后日子15
2.海上之旅16
3.抵达中国16
4.浸礼差遣会在中国经历的早期考验17
5.在烟台的同仁18
6.天津惨案19
7.第一个皈依者(1870)20
8.布朗博士的到来21
9.在山东半岛传播福音22
10.满洲之行22
(1)海上惊魂22
(2)途中中暑23
(3)遭遇劫24
(4)萨尔浒26
(5)凌开28
(6)老城:满族的古都29
(7)非同寻常的通货30
(8)奇景怪事种种30
(9)朝鲜边境探险31
(10)糟糕的政府32
11.收效甚微的街头布道33
12.拜访一个晒盐老人,也许是一个隐居的景教徒33
13.回龙山庙会34
14.尝试定居宁海(1872)37
15.拜访一位虔诚的真理追求者38
16.一个非基督徒关于耶稣基督的绝妙好辞40
17.第一次访问济南府(1873)41
18.济南府的浸礼信徒42
19.济南府的回教徒42
20.麦考文:济南府的第一个长老会传教士42
21.麦考文的同事卡罗斯特44
22.中国慈善家引进牛痘接种技术47
23.不寻常的行医之旅:与布朗医生结伴48
24.鬼魅附体50
25.黑羊和白羊52
26.重访济南府54
27.行路难:旅行北部中国56
第三章 定居青州府(1875—1876)59
1.初识李鸿章59
2.前往青州府59
3.在青州行医61
4.青州府司库62
5.改穿中国服装63
6.充当风水先生63
7.租房中的波折64
8.一个排外的退休官员66
9.研究当地的宗教书籍68
10.拜会伊斯兰教徒69
11.拜访一位教派领袖71
12.善良的村民73
13.道观中的午夜妇女集会74
14.拜访隐士75
15.第一个转换信仰者76
第四章 山东赈灾(1876—1877)79
1.饥荒79
2.规劝人们皈依上帝的海报80
3.灾荒引起的骚乱80
4.被邀请做暴动的首领82
5.分发救济金的方法83
6.再次被邀请做暴动的首领84
7.向巡抚进献预防灾荒的建议85
8.来自烟台的捐助86
9.对上帝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87
10.倪文思博士采用我的传教策略88
11.救灾中的插曲89
12.来自各商埠的捐助90
13.发生在昌乐的骚乱92
14.会见地方政府官员94
15.追逐与获救95
16.女人征服了政府官员97
17.令人沮丧的冬天98
18.与政府官员和士绅一起发放救济99
19.A.G.琼斯先生的到来100
20.建议地方官预防灾荒101
21.教会工作102
22.给浸礼会协会的信104
第五章 山西赈灾107
1.决定赴山西107
2.太原府之旅108
3.会见山西巡抚109
4.在天主教神职人员中进行问卷调查110
5.关于太原府南部之旅的日记摘录111
6.运输的困难115
7.内地会传教士:詹姆士和特纳116
8.在救荒中与中国官员合作116
9.向巡抚提建议117
10.向浸礼会提议118
11.写信给各个新教差会,建议联合与协作119
12.希尔、特纳和瓦尔廷的到来以及瓦尔廷的去世119
13.发放伦敦赈灾基金(1878)120
14.内地会修女的到来121
15.与马丁女士结婚121
16.冬天的赈灾工作122
17.中国人对赈灾工作的感谢123
18.以中文写成的罗马天主教书籍125
19.新教传教工作的无组织性125
20.基督教的宣传品导致非基督徒的敌意126
21.失落的基督徒127
22.吕洞宾128
23.在108个县里传播福音、散发传单130
24.乡试上的有奖征文130
25.一位姓郗的牧师130
26.访问北京,与李鸿章见面131
27.斯格菲尔德博士和其他内地会传教工作者的到来132
28.令人遗憾的门派分割133
29.基督教徒小传134
30.帮助山西人民的特殊措施135
第六章 在官员和学者之间(1881—1884)137
1.政府官员对外国人的态度137
2.为更好地传教做准备139
3.向政府官员们作演讲141
4.拜访王知府144
5.与儒家学者同居一室145
6.会见左宗棠146
7.友好交往148
8.中国音乐148
9.与佛教僧侣的交往149
10.参观五台150
11.张之洞152
12.与罗马天主教徒的交往153
13.山东之行156
14.在青州患痢疾156
15.庆祝丰收的节日157
16.山东的新教堂158
17.J.S.怀特赖特先生的业绩159
18.一位地方行政官的纠缠160
19.遭遇劫匪163
20.斯格菲尔德医生去世164
21.太平天国的影响165
22.政府的敌视和基督徒的困扰166
23.同詹姆斯先生一起进京(1884)167
24.福音联盟的成立(1884)168
25.朝鲜著名的反基督教宣言169
26.罗伯特·赫德爵士的改革计划170
27.改革方案种种171
28.会见巴夏礼爵士,北京(1884)172
29.对山西传教士的建议,1884173
第七章 第一次休假(1885—1886)175
1.沿海之旅,会见琼斯先生175
2.同大卫·希尔一起访问南京176
3.发现《大乘起信论》176
4.返乡途中遭遇风暴177
5.浸礼会年会178
6.请求更多的人手179
7.向浸礼会建议的教育计划179
8.方案被否决:极度的失望180
9.提出传教方式修正案180
10.电机专业课181
11.在柏林拜访教育部长181
第八章 艰难忧患的岁月(1886—1891)183
1.与耶稣会著名传教士的谈话183
2.妻子患病185
3.来自同事们的批评186
4.离开山西187
5.在北京的工作188
6.拜访天津的李鸿章189
7.理查德夫人的弟子189
8.侯爵曾纪泽190
9.拜访大喇嘛191
10.拜访寺院方丈192
11.应邀赴山东工作193
12.在山东染上热病,胳膊麻痹194
13.委员会拒绝了我们的方案(1889)195
14.参加上海传教士大会196
15.编辑中文报纸196
16.理查德夫人的天津妇女读经班197
17.浸礼会的代表198
18.来自上海广学会的邀请198
第九章 在上海广学会的工作(1891—1894)201
1.威廉臣创建同文书会201
2.在广学会开展的其他工作202
3.第一个工作计划204
4.扩大影响的计划205
5.中国政府官员对我们工作的肯定206
6.向慈禧太后送寿礼207
7.中国的公学209
8.反缠足会210
9.瑞斯先生的奉献211
第十章 中日战争期间与政要的交往(1894—1895)213
1.中日战争213
2.战争期间我们的出版物发挥的影响214
3.中国书商态度的变化215
4.南京的冬天216
5.第一次与张之洞会见219
6.与张之洞的第二次会见221
7.拜会赴日议和代表张荫桓223
8.第三次会见张之洞225
第十一章 代表教会上书北京227
1.上书委员会227
2.对基督徒的迫害227
3.第一次会见李鸿章229
4.后来与李鸿章的几次会见230
5.拜访总理大臣231
6.拜访恭亲王233
7.11月14日,我和沃瑞博士递交教会请愿书234
8.使政府同意我们的要求所面对的障碍236
第十二章 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237
1.康有为237
2.强学会238
3.我向翁同龢提出的改革方案240
4.皇帝的师傅孙家鼐241
5.与张荫桓见面242
6.议政大臣刚毅243
7.向翁同龢和李鸿章告别244
8.变法维新的过程245
9.中国女学246
10.光绪帝令人吃惊的变法诏书246
11.对改革派的第一次打击247
12.应邀担任皇帝的顾问248
13.保守派发动政变,康有为出逃249
14.遇害的改革派251
15.其他改革者的命运252
16.皇帝的逊位诏令252
第十三章 天台山之行255
1.规模巨大的宗教中心255
2.打算参拜教皇的满族基督徒255
3.奇怪的迷信风俗256
4.杭州的寺庙257
5.绍兴:出师爷和酒的城市259
6.旅行者的代理机构260
7.避免了一场骚乱260
8.繁重的水稻耕作方式261
9.大佛像262
10.其他寺庙263
11.寺院礼拜仪式263
12.访问隐士264
13.华廷寺265
14.另外一些隐士修行的小屋265
15.庆国寺266
16.国清寺267
17.关帝生日以及楚王庙268
18.人变成驮畜269
19.一个伟大的处方270
20.旅馆里的设施271
第十四章 第二次休假(1896—1897)273
1.与李鸿章一道旅行273
2.访问马德拉斯274
3.横穿印度之旅274
4.德里275
5.巴黎276
6.浸礼会委员会的接待277
7.对传教士秘书协会的建议278
8.向宗教书刊协会的呼吁278
9.其他方面的工作279
10.访问加拿大279
第十五章 义和团运动281
1.访问北京281
2.排外情绪的蔓延282
3.刚毅组建的团练武装282
4.在纽约世界基督教大会上的呼吁283
5.对二十世纪俱乐部的呼吁283
6.在华盛顿和纽约奔走呼号284
7.回到中国285
8.给山西和陕西巡抚发的电报285
9.周馥采取的措施286
10.与庆亲王和李鸿章的会见286
第十六章 山西大学289
1.创建山西大学的因由289
2.挫败建立另一所竞争性大学的企图290
3.反对禁止教授基督教的规定290
4.巡抚的友好态度292
5.山西大学的教学课程292
6.在上海成立的翻译部293
7.袁世凯承诺资助课本的翻译294
8.朝廷诏令每个省建一所大学294
9.张之洞的教育计划(1902)294
10.总教习敦崇礼295
11.重访太原(1907)297
12.辞去名誉校长的职务297
13.巡抚岑春煊298
14.其他几位山西巡抚299
15.革命对大学的影响300
第十七章 变革中的中国301
1.慈禧太后颁布光绪帝的改革诏令301
2.访问中国北方302
(1)周馥302
(2)拜会荣禄303
(3)会见鹿传霖303
(4)肃亲王304
3.被朝廷任命为新教差会的代表305
4.樊国梁主教306
5.为中国人建立公学307
6.访问日本308
(1)河野公爵308
(2)王子载振参观贵族女校309
(3)日本人的野心310
7.丧妻之痛310
8.在满洲建立国际红十字协会311
9.访问北京312
10.在山东召开的宗教大会313
11.周馥的建议313
第十八章 宗教复兴运动与宗教兴奋大会315
1.威尔士宗教兴奋大会315
2.浸礼会世界大会316
3.中国使者参观蓝贝斯宫316
4.J.B.帕顿博士317
5.中国差会设立的紧急事务委员会318
6.上海基督教入华百年纪念大会319
7.向中国紧急事务委员会的呼吁319
8.浸礼会派代表前往中国320
9.穆德博士320
10.爱丁堡大会322
11.爱丁堡大会的永久委员会322
第十九章 大乘佛教325
1.研究佛教325
2.洛宜德教授326
3.日本对佛教的引进327
4.早期基督教与《莲华经》之间的关联328
5.戈登夫人的研究329
6.访问高野山330
7.基督教和佛教之仪式的相似之处331
8.参观朝鲜的佛寺332
9.令人震惊的神道教仪式333
10.出使天国334
11.伊藤公爵对宗教的态度335
12.大隈重信伯爵336
13.在北京的日本银行里举行的晚会338
第二十章 晚年岁月339
1.访问朝鲜339
2.伊藤公爵的晚会致辞340
3.孙逸仙(中山)的早期经历340
4.孙中山的革命计划341
5.革命的爆发342
6.袁世凯采取的措施344
7.宗教活动345
8.会见首席毛拉345
9.上海的宗教大会346
10.山东英国浸礼会大会347
11.参观山东崂山348
12.泰清宫349
13.乘木排返回青岛350
14.湖南首府长沙350
15.1914年长沙之行351
16.会见佛教徒352
17.教育工作者会议353
18.其他会议353
19.第二次婚姻355
20.爪哇之行355
21.印度文明的影响355
22.阿拉伯文明的影响356
23.葡萄牙文明的影响356
24.荷兰文明的影响357
25.中国文明的影响358
第二十一章 我与和平运动359
1.早期的主张359
2.《王子们的和平联盟》359
3.人类议会360
4.给河野公爵的建议360
5.庆亲王361
6.西园寺侯爵的秘书362
7.土耳其王子363
8.卢塞恩和平研讨会363
9.万德尔勋爵364
10.拜访罗斯福总统365
11.中国政府改变态度366
12.拜访伊藤博文公爵366
13.卡内基先生在市政厅的演讲367
14.仲裁协定368
15.欧洲大战368
附录:铎巡中华:李提摩太和他的事业 李宪堂371
索引381
译后记401
1.60岁的李提摩太2
2.坦格莱盖耶农庄:李提摩太出生之地3
3.24岁的李提摩太6
4.A.G.琼斯牧师102
5.改革派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141
6.李提摩太夫妇(1884)174
7.40岁的李提摩太182
8.总督张之洞220
9.《万国公报》240
10.李提摩太与翰林院翰林242
11.山西巡抚岑春煊和他的两个孩子291
12.敦崇礼总教习296
13.山西大学的学生(1910)298
14.上海中国公学309
15.65岁的李提摩太323
16.广学会的办公大楼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