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664889.jpg)
-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3052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129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文化史-镇江市-词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八、文体部555
(一)文化事业555
文宗阁555
焦山书藏555
县立通俗教育馆555
镇江县立图书馆555
“五三”图书馆555
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555
私立江苏镇江流通图书馆555
“九一八”图书馆556
绍宗国学藏书楼556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557
相伯图书馆557
镇江市图书馆557
镇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558
镇江医学院图书馆558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558
江苏工学院图书馆558
江苏大学图书馆559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559
镇江船舶学院图书馆559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559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560
镇江博物馆560
焦山碑刻博物馆560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561
梦溪园沈括纪念室562
赛珍珠故居562
茅以升纪念馆563
镇江市文化馆563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563
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564
镇江市艺术中心564
镇江市工人文化宫564
镇江画院(镇江市美术馆)564
镇江市艺术剧院565
镇江市京剧团565
镇江市曲艺团566
镇江市文工团566
镇江市扬剧团566
镇江市越剧团567
民国时期的书店568
镇江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568
古旧书店568
镇江市文物商店568
(二)新闻出版569
清代的报纸569
扬子江白话报569
民国时期的报纸569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镇江日报社)571
镇江广播电视报社572
丹阳日报社572
镇江消费报社572
江苏科技大学报573
江苏大学报573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校报573
商业文摘573
镇江科技报573
民国时期的刊物573
金山杂志社575
江苏大学杂志社575
蚕业科学576
中国蚕业576
江苏科技大学杂志社576
江苏船舶577
农业装备技术577
镇江高专学报577
江苏调味副食品577
乡土578
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578
镇江报业印务有限公司578
镇江前进印刷厂578
镇江彩色印刷厂579
民国时期的通讯社579
(三)广播电视581
民国时期的广播电台581
镇江市广播电视台581
镇江人民广播电台581
镇江电视台581
江苏省广电网络公司镇江分公司582
(四)映演场所582
清代的映演场所582
民国时期的映演场所582
镇江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583
大华电影院583
人民电影院583
谏壁影剧院584
新华影剧院584
镇江影剧院584
镇江万达影城有限公司585
镇江中影东方影城有限责任公司585
大地数字影院镇江八佰伴店585
镇江新区星港影城有限公司585
(五)文物保护单位585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5
焦山碑林585
丹阳、句容南朝陵墓石刻585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585
昭关石塔586
城上村遗址587
葛城遗址587
铁瓮城遗址587
宋元粮仓遗址587
春城土墩墓群587
烟墩山墓地588
甘露寺铁塔588
隆昌寺588
大运河镇江段589
虎踞桥589
江河交汇处589
新河街一条街590
西津渡古街590
2.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590
断山墩遗址590
延陵季子碑590
铜钟590
宗泽墓590
圌山炮台遗址591
焦山炮台遗址591
赵伯先墓591
“五卅”演讲厅591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会址591
五柳堂592
总前委、三野司令部驻地旧址592
张家祠堂正厅592
冷遹旧居592
镇江古城墙遗址(东晋花山湾古城墙遗址)592
赛珍珠故居592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593
张云鹏旧居593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593
镇江商会旧址593
华阳洞摩崖石刻594
莲花洞遗址594
龙脉团山遗址594
魏家墩土墩墓594
四脚墩土墩墓群594
狮子山土墩墓群594
油库墩土墩墓594
赵子褫墓594
见月和尚墓595
焦山定慧寺595
季河桥595
朱氏宗祠595
开泰桥595
山巷清真寺596
金山寺596
救生会旧址596
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596
赵伯先故居597
广肇公所597
镇江合作蚕种场旧址597
陆小波故居及墓597
培根师范旧址597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598
3.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598
戴家山遗址598
荆王刘贾墓598
太史慈墓598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598
梦溪园598
米芾墓599
紫金泉599
古泮泉599
僧伽塔599
超岸寺600
鹤林寺大殿600
杜鹃楼与杜鹃花600
慈寿塔600
杨一清墓600
焦山顶快炮台600
天下第一泉601
城隍庙戏台601
清真寺石刻601
招隐寺(读书台、听鹂山房、虎跑泉)601
火星庙戏台601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602
唐老一正斋药店旧址602
太平天国新城与清军水师标统署旧址602
育婴堂旧址602
丁卯桥遗址602
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603
德士古火油公司旧址603
基督医院603
瓦木公所旧址603
太平天国堑壕遗址603
福音堂603
伯先公园603
税务司公馆旧址604
合山快炮台遗址604
真道堂旧址604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604
绍宗国学藏书楼604
“五卅”运动镇江外交后援会旧址604
柳诒徵墓604
烈士陵园暨烈士纪念碑604
王宗培烈士墓605
老气象台旧址605
中山纪念林塔605
老存仁堂药店606
崇实女中旧址606
韦岗伏击战战场遗址606
原镇江“五三”图书馆606
箴庐606
节孝祠堂牌坊及碑刻606
前隍村新四军一支队驻地旧址606
定波门瓮城遗址607
镇江近代江防工事遗址607
茅乃登墓607
省庐607
私立京江中学旧址608
王家花园608
儒里明清古建筑群(朱氏住宅、敦睦堂)608
殷家祠堂及殷氏六房旧址608
镇江自来水厂旧址608
磨盘墩遗址608
枕子山遗址609
绍隆禅寺大殿609
辛丰金家坟汉墓609
华阳观609
江苏省镇江潮水位站609
郭礼征旧居610
刘景韶旧居610
大路崇贤里王氏宗祠610
姚桥镇张家祠堂610
大康新村610
张鹏故居610
凌家祠堂及道署衙门围墙券门碑刻610
交通银行旧址610
孩儿桥610
殷家祠堂正厅611
解家祠堂正厅611
厚角贾氏民居611
春顺园包子店旧址611
西长安里民居建筑群611
徐宝山墓611
(六)民国时期的其他文化遗产611
宴春酒楼611
中国银行旧址612
程堃故居612
镇江长途电话交换所612
中央银行镇江支行612
江苏省立镇江医院612
毕尔素医院612
尚友新村612
江苏省镇江中学612
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612
敏成小学613
省参议会旧址613
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旧址613
省政府、省民政厅旧址613
省财政厅旧址614
省教育厅旧址614
省保安司令部旧址614
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旧址614
镇江县政府614
(七)镇江博物馆馆藏文物(国家一级)614
1.青铜器614
青铜凤纹尊614
青铜“伯”簋614
青铜雷纹鬲615
青铜双耳簋615
青铜鸟盖变形兽纹壶615
青铜鸳鸯形尊615
青铜提梁卣615
青铜乳钉纹簋615
青铜?纹鼎615
青铜带环簋616
青铜络绳纹罍616
青铜带流甗616
青铜棘刺纹尊616
青铜蟠虺纹双耳三足盘616
青铜人面纹錞于616
青铜虎子616
青铜句鑃616
2.陶瓷器617
红陶带盖甗617
原始青瓷罐617
原始青瓷圆腹罐617
釉陶虎子617
黑釉瓷小罐617
青瓷飞鸟百戏堆塑罐617
上虞窑青瓷扁壶617
青瓷羽翼纹虎子617
青瓷龙首把直流尊617
青瓷羊头盘口壶617
青瓷虎子618
绞胎盘618
陶四神618
琉璃陶肩舆与舆夫618
琉璃陶建筑模型618
紫定梅瓶618
影青瓷梅瓶618
苏州泥塑童戏像618
青花云龙纹瓷罐618
3.金银器619
金佛像牌619
长干寺舍利金棺619
长干寺舍利银椁619
禅宗寺舍利银椁619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619
银涂金论语酒令筹619
鎏金双凤纹大银盒619
鎏金鱼化龙大银盆619
鎏金压花双凤菱形银盘620
鎏金莲瓣形银盒620
鎏金鹦鹉纹银盒620
墨书计重银铤620
4.书画620
谢廷循(谢环)杏园雅集图手卷620
陈道复金焦图手卷620
文徵明隶书立轴620
朱耷(八大山人)花鸟手卷620
禹之鼎蒹葭书屋图手卷620
高其佩山雉堂幅620
华喦听松图立轴620
张崟镇江名胜画册(一册十二幅)621
唐佛像立轴621
杨继盛行书手卷621
5.玉石杂件621
嘉禾六年铜弩机621
刘尅砖墓志(两块)621
隆安二年画像砖621
刘岱石墓志621
《禹迹图》石刻622
周瑀太学生牒文622
雕漆柄“君玉”团扇622
钜纹纱交领禅衫622
缠枝牡丹花罗合领夹衫622
咸淳六年印侍郎铁刀622
管军万户府铜印622
汤鹏铁画《溪山烟霭图》622
乾隆御题金山图玉插牌623
太平天国铁炮623
(八)体育623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中学体育623
民国时期的体育场624
民国时期的各类体育比赛624
江苏国术馆625
民国时期的三届省运动会625
民间体育625
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活动626
全国象棋之乡627
全国篮球城市丹阳627
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627
体育杰出人物628
中国少年女子曲棍球队629
九、医卫部633
(一)医疗卫生事业633
主要中医流派633
医学扶轮报633
自新医学堂633
省会时期卫生事业634
江苏省乡区卫生实验区634
医学教育事业635
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果636
公费医疗制度636
儿童统筹医疗制度637
劳保医疗制度637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637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639
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639
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39
厂矿医疗保健机构改革640
民营医院与个体诊所的发展640
疾控与卫生监督机构改革640
市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641
爱国卫生运动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641
医卫科技发展642
无偿献血和支援中华骨髓库643
援外医疗643
(二)医疗卫生机构643
省会时期卫生管理机构643
基督教妇幼医院和基督医院644
省立医院645
私立弘仁医院646
千生医院647
省立医政学院附属医院647
铁路医院647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647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8
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50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651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65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653
镇江市中医院654
镇江卫生学校655
全军肢体伤残治疗中心655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所656
(三)医卫科技成果657
国内首次分离两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研究657
重型儿麻后遗症的治疗研究657
新型保钾利尿药——氨氯吡咪65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658
牙齿光谱色度仪的研制与应用658
21年27种术式矫治膝关节畸形8619例658
基于多药耐药机制的白血病细胞耐药逆转研究659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对创伤后严重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659
(四)医学家、名医660
1.古代医学家、名医660
葛洪660
陶弘景660
2.近代名医660
王之政660
蒋宝素660
沙书玉660
唐棣660
何游660
3.现代、当代名医、医学教授、医学家660
吴子周660
张禹门660
章成之660
戴秾季660
吴惠民660
黄万益660
陈邦贤660
张泽生660
吴善芳660
殷品之660
姚荷生660
沙载阳660
张志清660
邬华彬660
沙一鸥660
朱良春660
颜正华661
颜德馨661
夏寿萱661
陈家伦661
蔡有龄662
严善明662
杨秉辉662
殷凯生663
陈竺663
十、文学部667
(一)作家667
三国吴667
两晋667
南北朝668
隋唐五代678
北宋682
南宋685
元代688
明代689
清代689
民国时期697
现当代698
(二)别集699
韦昭集699
华覈集700
束皙集700
陈玢集700
徐邈集700
徐广集700
宋武帝集700
何承天集700
颜延之集700
临川王义庆集700
鲍照集700
香茗赋集700
宋文帝集700
江夏王集701
衡阳王义季集701
长沙王义欣集701
孝武帝集701
南平王集701
竟陵王诞集701
建平王休度集701
明帝集701
景和集701
齐文帝集701
竟陵王集701
王僧孺集701
陶弘景集701
刘孝标集701
梁武帝集702
徐勉集702
刘令娴集702
安成王集702
萧琛文集702
何子朗集702
何逊集702
何思澄集702
萧子范集702
萧子显文集702
萧子云集702
萧子晖集702
昭明太子集702
梁简文帝集703
邵陵王纶集703
徐陵集703
梁元帝集703
武陵王纪集703
萧?集703
梁岳阳王詧集703
萧欣集703
萧慤集703
萧琮集703
萧瑀集704
萧钧集704
萧德言集704
桓彦范集704
包融诗704
陶翰诗704
丁余杭集704
蔡希周诗704
殷参军集704
樊主簿集704
沈主簿集704
储光羲集704
萧颖士文集704
皇甫冉集705
皇甫曾集705
包何集705
包佶诗705
杜甫小集705
权载之文集705
张祜诗705
刘三复表状706
丁卯集706
甘棠集706
祝元膺诗706
储嗣宗诗集706
苏魏公文集706
王存文集706
长兴集706
曾肇集706
宝晋英光集706
南郭集707
苏庠集707
僧祖可诗707
蔡肇文集707
丹阳集707
翟汝文文集707
宗忠简集707
华阳集707
少阳集707
蒋元龙词707
归愚集707
信斋词707
九华集708
芸窗词708
蠹斋集708
玉楮集708
芸隐横舟稿708
学吟708
佩韦斋文集708
隆吉诗钞708
句曲外史集708
快雪斋集708
石淙稿奏议708
戒庵集709
贻安堂集709
眭东荪集709
葛中翰集709
四友斋集709
睛江阁集709
江上诗集709
晓山诗集709
江泠阁集709
詹詹吟稿709
张文贞集709
江干诗集709
海门诗钞709
石帆诗集709
课选楼遗诗709
欠愁集雪压轩词709
八松庵诗集709
梦楼诗集709
论山诗选709
松寥山馆集709
起云阁诗钞709
听秋轩诗集710
饮绿山堂诗集710
清娱阁诗钞710
三秀斋诗钞710
逃禅阁集710
帘波阁诗钞710
种蕉馆诗集710
澹雅山堂诗钞710
野云诗钞710
弢庵诗集710
种竹轩诗钞710
观我斋诗选710
三山草堂集710
海云堂诗钞710
自春堂诗集710
半村诗集710
无尽藏诗钞710
青苔馆集710
蝶庵诗钞蝶庵赋钞710
停云集710
蠹余集710
悔庐全集710
云樵诗剩710
自怡轩诗稿710
劫余仅存710
天韵堂诗存710
杨孝廉诗钞710
湘谷诗文全集711
张明经诗钞711
解布衣诗钞711
夏剑门诗钞711
瘦鹤轩词711
翠屏室诗钞711
严孝廉诗钞711
焦东阁诗存711
中白词711
植庵集711
讷庵类稿711
听鹂轩诗钞711
白雨斋诗钞 白雨斋词存711
铁云诗存711
铁庵文录711
怡秋轩初稿711
一唱三叹竹枝词711
闇公文存闇公诗存711
中泠诗钞711
还轩词712
天山牧歌712
复仇的火焰712
文心司南712
(三)总集、合集712
文选712
古今诗苑英华713
玉台新咏713
广弘明集714
丹阳集714
河岳英灵集714
润州类集715
文章辨体汇选715
古今奇文品胜715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715
古诗源716
京江鲍氏课选楼合稿716
京江耆旧集716
京江七子诗钞716
江苏诗征716
曲阿诗综曲阿词综717
种竹轩闺秀联珠集717
丹徒张氏家集717
京江后七子诗钞717
京江鲍氏三女史诗钞合刻717
瑞芝山房诗钞717
瑞芝山房文钞717
润州唐人集717
京江赋717
当代诗人咏镇江717
文选名篇诗苑英华民间风采718
镇江诗文718
镇江诗词作品集718
古今镇江楹联718
镇江鲍氏名人诗词合集718
镇江名胜楹联精萃718
江上题襟集718
(四)诗文词曲718
1.镇江718
从过旧宫718
从拜陵登京岘718
丁督护歌六首719
陆东海谯山集719
华山畿719
循役朱方道路720
江南曲五首720
下京口埭夜行720
夜到润州720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721
登万岁楼721
扬子津望京口721
万岁楼721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721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六722
登润州万岁楼722
琴会记722
丹阳送韦参军722
京口怀古723
金缕衣723
润州听暮角723
述梦诗四十韵(有序)723
白芙蓉赋724
重台芙蓉赋724
杜秋娘诗724
润州二首725
夜归丁卯桥村舍725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725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725
京口江际弄水726
京口即事726
南徐好726
京口怀古726
润州游山记726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727
醉落魄(离京口作)727
泊船瓜洲728
润州类集序728
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728
入蜀记728
将至京口728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728
宋武帝居今为寿丘寺729
双调·折桂令(京口怀古)729
还京口729
镇江寄王本中台掾729
风雨渡扬子江729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730
游朱方赋730
京口览古730
拜宗忠简公祠730
鲥鱼730
师次圌山731
铁瓮城731
《江南好》二首731
《京口即事》其一731
镇江城下作732
风流子(京口怀古)732
京江舟中望金焦二山732
润州怀古732
京口和韬荒兄732
润州732
月华山733
润州道中作733
晚泊京口驿733
宗忠简祠733
百字令(渡江至京口)733
神女墓734
汉荆王庙734
鲁肃墓734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734
镇江惨劫735
万民含愤735
京口遇范肯堂735
浪淘沙(京口)736
无题736
韦岗初战736
镇江抒怀736
2.北固山736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736
登北顾楼737
次北固山下737
临江亭五咏738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738
题润州甘露寺738
寄题甘露寺北轩738
甘露寺东轩739
登甘露寺739
宿甘露僧舍739
宝墨亭739
润州甘露寺739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739
润州甘露寺弹筝740
润州740
满庭芳(咏茶)740
望海楼740
多景楼记741
水调歌头(多景楼)741
念奴娇(登多景楼)74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4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42
多景楼(开禧乙丑作)743
多景楼743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744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744
祝英台近(北固亭)744
《春日登北固多景楼奉即休长老二首》其二744
甘露寺745
多景楼745
题北固山图745
北固山怀古745
北固山看大江745
秋日登北固山746
登凌云亭746
满江红(北固山题多景楼壁)746
重游北固甘露寺746
登多景楼746
3.金山746
金山746
金山行747
忆万岁楼望金747
题润州金山寺747
题金山747
题金山寺747
金山寺并序748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748
金山行748
游金山寺748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749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其一749
金山梦中作749
自题金山画像749
金山晚眺750
金山晚眺750
裴公洞750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750
饮中泠泉水750
金山寺751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751
双调·折桂令(题金山寺)751
登金山751
金山寺751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751
金山妙高台752
金山寺752
登金山寺塔752
浪淘沙(江行望金山)752
贺新郎(金山观竞渡)752
满江红(金山寺)753
金山753
壬午暮春杪金山雨望作753
登金山塔753
金山咏韩忠武事753
金山寺753
忆江南(金山好)753
4.焦山754
焦山望松寥山754
冬日与群公泛舟登焦山754
游焦山754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754
题焦山754
焦山题名754
游金焦二山755
水调歌头(焦山)755
题焦山方丈壁和僧韵755
重游焦山755
访唐荆川到此因名山与己号音相同喜而赋之755
书焦山焦隐君壁756
焦山题名记756
题焦山自然庵墨竹756
《焦山谒汉处士祠二首》其二756
焦山夜泊756
己亥杂诗(古愁莽莽不可说)756
渡江云(题董啸庵孝廉〈焦山望海图〉时英夷犯顺镇江失守)757
金焦行757
焦山四忆之一(象山炮台)757
海西庵夜757
焦山中流遇急湍757
焦山壮观亭得句758
5.南山758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758
诸官游招隐寺758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758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759
送灵澈上人759
题鹤林寺僧舍759
招隐山观玉蕊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759
题招隐寺760
竹林寺别友人760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760
游招隐道中760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760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归呈景纯760
鹤林寺761
鹤林寺761
鹤林寺761
清明游鹤林寺761
宿因胜庄二首761
陆丞相祠用许豸史韵761
昭明读书台761
珍珠泉762
过招隐寺762
戴颙女铜像762
米南宫墓762
登狮子窟鸟外亭762
南山诸胜赞762
重过招隐寺763
过伯先墓763
忆江南(镇江好)763
6.蒜山(云台山)、西津渡763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763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764
侍宴蒜山764
题金陵渡764
将赴京师蒜山津送客还荆渚764
算山765
蒜山765
酬许郡公借隐居蒜山765
蒜山二翁亭765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话别)765
天妃庙记766
西津夜泊766
银山寺说法台766
满江红(蒜山感旧)766
玉山寺看月766
同友登京口避风馆高阁望江题壁767
玉山亭767
秋杪登清宁道院与漪亭学庵同赋767
银山顶坐月767
雪中登西津阁767
蒜山访周公瑾与诸葛武侯议拒曹兵处767
《京口竹枝词》其四768
双十日绍宗楼宴集768
7.丹阳、句容、扬中768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768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769
行京口至竹里769
答谢中书书769
答诏问770
丁都护歌770
田家杂兴八首770
题茅山华阳洞771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771
句容县东青阳馆作771
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771
秋夜侍姑叔宴会序771
丹阳新居四十韵772
江南杂题三十首772
重游练湖怀旧并序772
游茅山772
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772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772
自金陵至丹阳道中有感773
登大茅山773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773
过丹阳故居773
题季子庙774
华阳洞774
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774
赤山湖圩田774
暮经新丰市望远山774
登大茅峰775
菩萨蛮(丹阳道中)775
季子庙775
练湖曲775
酹江月(游句曲茅山)775
怀茅山776
总赋容山八景776
夜宿茅山776
句曲776
丹阳遇陈十八776
练湖渔舟777
吕城雪霁777
过句容道上777
望练湖777
练湖777
宝华山777
华阳洞778
丹阳月夜778
夜行丹阳道中778
竹枝词(尽日充饥赖苦瓜)778
菩萨蛮(三茅巍巍)778
赞扬中“江心跳板”778
赠扬中779
8.外国友人诗词779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779
金山寺779
焦山779
多景楼雪后779
鹧鸪天(鹤林寺)780
嘉靖廿九除夕新岁平政桥西京口驿舟中780
吊郭璞墓780
题《瘗鹤铭》780
夜过镇江780
(五)文论、诗话、词话、类书780
抱朴子·钧世780
文心雕龙781
南齐书·文学传论782
文选序782
河岳英灵集叙782
河岳英灵集·集论782
赠韦司业书783
事类赋783
韵语阳秋783
佩文韵府783
载酒园诗话784
皱水轩词筌784
白雨斋词话785
(六)笔记、小说、神话、传说786
1.笔记、小说786
西京杂记786
神仙传786
世说新语786
江淮异人录787
梦溪笔谈788
桯史788
佩韦斋辑闻789
客杭日记789
云山日记789
海公案789
红楼复梦790
老残游记790
大地791
2.神话、传说(风物)791
三山来历791
马娘独造金山寺791
玉蕊花791
甘露寺铁塔上山792
石羊与芦花792
白蛇传传说792
牛郎织女——天仙配传说792
华山畿传说793
扬州评话镇江说793
镇江清曲794
南乡田歌794
刘备挥剑斩狠石795
杜鹃花795
茅氏三兄弟795
画圌山795
虎跑泉795
金焦二山一担挑796
泪漫金山寺796
法海开山得金796
宝华山的金丝鼠796
郭璞水葬石排山796
焦山的来历796
圌山、江山和横山796
圌山箭洞797
《瘗鹤铭》传说797
鹤林寺杜鹃797
3.神话、传说(人物)797
七星街与乾隆皇帝797
朱元璋会老友797
朱元璋改栽秧798
刘备甘露寺招亲798
刘裕射大蛇798
米芾画月798
孙权刘备比武赛马798
孙钟种瓜798
岳飞金山解梦799
沈括煮观音土799
张玉书拜家乡土799
季札察访延陵799
郑板桥焦山卖画799
海瑞上茅山799
唐僧出家金山寺800
萧统读书招隐山800
焦光三诏不起800
第一楼街第一人800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800
董永的儿子801
(七)群体、合称801
东海三何801
《丹阳集》诗人801
二包801
三包801
二皇甫801
何程802
京口三诗人802
鲍派802
浣花会802
朱方两学人802
松溪五友803
京江前七子803
京江中七子803
京江后七子804
京口三子804
(八)镇江文艺界社团组织804
镇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804
十一、艺术部807
(一)综合807
镇江古今艺术807
(二)书法、篆刻808
1.碑刻、石刻808
延陵季子碑808
葛府君碑808
摩崖石刻《瘗鹤铭》808
焦山碑林809
2.书法家809
古代书法家809
近代、现代、当代书法家812
3.书法团体和书法活动815
镇江市书法工作者协会815
省、市书法篆刻作品展815
近年获奖作品815
对外书法交流815
4.书法著作和书法作品集816
书史816
宋米芾墨迹816
米芾书龙井山方圆庵记816
杨继盛书谪所诗文墨迹816
乐图南书法选816
镇江书法精品集816
镇江书画五十年816
当代诗书画咏镇江816
原来篆刻这么有趣816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816
米芾书法全集816
米芾研究817
瘗鹤铭研究817
镇江古代书家研究817
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书法研究817
青山绿水新镇江文艺作品集817
(三)美术817
1.镇江美术史上的两大流派817
米氏云山817
京江画派817
2.美术家818
古代美术家818
近代、现代、当代美术家824
3.美术组织和美术活动831
美术组织831
美术活动831
近年获奖作品832
4.美术著作和作品集832
画史832
画筌832
京江画派研究832
京江画派学术论坛文集832
镇江画派暨江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832
镇江博物馆藏明清书画精粹832
(四)戏剧、曲艺、影视833
戏剧、曲艺、影视活动833
戏剧、曲艺、影视组织835
戏剧、曲艺、影视名家836
(五)音乐、舞蹈841
音乐、舞蹈活动841
音乐、舞蹈组织844
音乐家、舞蹈家、乐队指挥和演奏员845
(六)摄影846
摄影艺术活动846
摄影艺术组织849
摄影艺术家849
十二、军事部855
(一)军事机构855
东晋镇江军事机构855
南朝镇江军事机构855
隋朝镇江军事机构855
唐朝镇江军事机构855
五代十国镇江军事机构856
宋朝镇江军事机构856
元朝镇江军事机构856
明朝镇江军事机构856
清朝镇江军事机构856
中华民国时期镇江军事机构857
中华人民共和国镇江军事机构858
(二)驻军859
北府兵859
唐朝镇江驻军860
宋朝镇江驻军860
镇海军镇江军860
元朝镇江驻军860
明朝镇江驻军861
清朝镇江驻军861
中华民国时期镇江驻军863
中华人民共和国镇江驻军866
(三)战事868
西周封侯868
吴楚朱方之战868
刘濞叛乱据丹徒868
孙策奔袭曲阿868
孙策汝山遇刺869
孙河、孙韶屯兵筑城869
孙权京口筑铁瓮城869
赤壁之战决策在京口869
徐盛诈退魏军870
祖逖北伐击楫中流870
郗鉴平叛坚守京口870
王恭兵变京口871
刘裕蒜山战孙恩871
刘裕京口起兵讨桓玄871
刘裕灭南燕872
刘裕攻江陵之战872
刘裕灭后秦872
刘景素兵叛京口873
王敬则兵变败曲阿873
崔慧景、王宝玄联合反齐873
侯景作乱命归京口874
东南锁钥京口襟要874
隋攻京口灭陈875
隋平定江南豪族叛乱875
隋末刘元进农民起义875
徐敬业讨武曌据润州875
李璘兵溃润州876
刘展兵败下蜀876
李锜反唐876
宗泽抗金三呼“过河”877
韩世忠镇江阻击战877
虞允文镇江巧退金兵878
宋元焦山之战879
华山抗元起义880
元末朱元璋、张士诚镇江攻守战880
清军攻占镇江880
郑成功北伐攻占镇江瓜洲880
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881
太平天国镇江攻防战882
清朝镇江建炮台御敌884
新军起义镇江光复885
江浙联军镇江起兵光复南京887
讨袁战争中的镇江军民887
军阀之间在镇江的战斗888
民国时期镇江地区的农民武装暴动888
国民党军与日军的战斗889
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890
韦岗伏击战891
夜袭新丰站891
袭击句容县城891
前隍村突围战892
延陵奔袭战892
贺甲歼灭战892
火烧竹篱笆892
中共留守武装与国民党军的战斗893
英舰紫石英号事件894
国民党军海防第3机动艇队镇江起义895
镇江解放896
镇江剿匪战斗897
总前委在丹阳指挥上海战役898
十三、民族部904
(一)镇江少数民族的构成与演变904
(二)镇江主要少数民族简介904
1.回族904
回民的经济生活904
回族家谱905
2.蒙古族、满族907
蒙古族907
满族908
(三)民族教育908
回民学校908
维族新疆班908
(四)民族人物908
满族908
回族908
(五)民族习俗911
回族习俗911
满族习俗912
蒙古族习俗912
十四、宗教部915
(一)佛教915
佛教在镇江的传布915
1.佛教教派915
金山临济宗915
焦山曹洞宗915
宝华山律宗915
2.佛教寺院916
定慧寺916
江天禅寺917
隆昌寺918
绍隆禅寺918
大圣寺919
太平禅寺919
龙庆禅寺919
白龙寺919
超岸寺919
圆通寺919
净因寺920
高崇寺920
甘露寺920
竹林寺920
鹤林寺921
招隐寺921
3.佛学院921
玉山佛学院921
竹林寺佛学院921
焦山佛学院921
金山佛学院922
宝华山律学院922
4.佛学研究922
中流922
法海波澜922
镇江佛学院研究会922
佛印书画院922
《佛教文化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923
5.佛事活动923
金山水陆法会923
焦山华严法会923
宝华山传戒法会924
6.佛教人士925
南朝至隋唐佛教人士925
宋元明代佛教人士925
清代至民国中期佛教人士927
民国至新中国佛教人士928
7.历史事件931
康熙南巡金山寺931
1948年金山寺大火931
8.居士安养院932
大圣寺老年居士安养院932
9.佛教协会932
镇江市佛教协会932
句容市佛教协会932
丹阳市佛教协会932
扬中市佛教协会933
丹徒区佛教协会933
镇江新区佛教协会933
润州区佛教协会933
(二)道教933
1.道教教派933
上清派933
茅山宗933
灵宝派934
2.道教宫观935
茅山道院935
句容葛仙观935
乾元观936
广济庙936
崇寿观936
元阳观936
丹徒三茅宫936
镇江润州道院937
丹阳季子庙937
3.道教文化937
道教文化研究与出版937
道教音乐937
斋醮科仪938
茅山医药938
4.道教文物939
茅山道院文物939
润州道院文物942
5.道教人士942
西汉道教人士942
魏晋南北朝道教人士943
隋唐至清代道教人士944
民国至新中国道教人士944
6.道教协会945
镇江市道教协会945
茅山道教整理会945
句容市茅山道教协会945
(三)伊斯兰教946
1.伊斯兰教教派946
格底目946
伊合瓦尼946
2.清真寺946
古润礼拜寺946
山巷清真寺946
新河街回教堂947
苗家巷清真寺947
牛皮坡清真寺948
丹阳清真寺948
句容清真寺948
3.伊斯兰教人士949
明清伊斯兰教人士949
清末至民国伊斯兰教人士949
民国至新中国伊斯兰教人士949
4.历史事件950
海富润事件950
5.伊斯兰教节日951
开斋节951
古尔邦节951
圣纪951
6.伊斯兰教功课951
念951
礼拜952
斋952
课952
朝952
7.生活习俗953
达丹(证婚)953
诵经953
走坟953
起经名953
8.经堂教育953
山巷清真大学(学院)953
山巷经学班954
穆源学堂954
志真小学954
自助小学954
植青小学954
清真女学954
9.文化出版955
镇江版伊斯兰教木刻经典955
益我报957
回报957
10.历史遗存957
唐制式石井栏957
宋元清真寺朝向碑957
明《古润礼拜寺记》碑957
古润礼拜寺道光三十年重修碑958
古润礼拜寺光绪三十年重修碑958
古润礼拜寺宣统元年重修碑958
完盛麟捐房产碑958
杨士传捐房产碑958
山巷清真寺学院碑958
11.社会事业958
镇江回教施诊所958
镇江回教敬恤会958
镇江西大寺避难所959
12.伊斯兰教团体959
东亚清真教育总会959
镇江市伊斯兰教协会959
丹阳市伊斯兰教协会959
句容市伊斯兰教协会960
(四)基督教960
基督教在镇江的传播960
1.基督教教派960
圣公会(A.C.M)960
浸会(S.B.C)960
美国北长老会(N.P.M)960
美国南长老会(S.P.M)960
内地会(C.I.M)960
美以美会(M.E.M)960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D.A.M)961
神的教会961
2.基督教教堂961
福音堂961
真道堂961
宣德堂961
丹徒镇基督教堂961
扬中市基督教中心教堂961
丹阳市基督教福音堂961
丹阳市基督教新桥教堂961
丹阳市基督教导墅教堂961
丹阳市基督教界牌教堂962
句容市基督教堂962
3.基督教人士962
英美传教士962
镇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962
4.社会事业963
基督医院963
崇实女子中学963
中华三育研究社963
5.基督教节日963
圣诞节963
复活节964
6.圣事活动964
礼拜964
施礼964
圣餐964
查经会965
见证会965
7.基督教团体965
镇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965
镇江市基督教协会965
(五)天主教966
天主教在镇江的传播966
1.天主教教堂966
丹阳天主教堂966
镇江天主教堂966
2.天主教人士967
马相伯967
马建忠967
3.历史事件967
丹阳教案967
4.社会事业968
育婴堂968
学校968
5.天主教团体968
丹阳市天主教爱国会968
十五、民俗部971
(一)民俗971
春节971
贴春联贴“福”字971
拜年972
迎财神972
元宵节973
二月二974
二月八974
寒食974
清明974
黄明节975
端午976
六月六977
七夕977
七月半(鬼节)978
中秋979
重阳979
十月朝980
冬至980
腊八981
送灶981
除夕982
服饰983
发饰984
首饰985
鞋帽985
市井小吃985
镇江点心与茶俗985
镇江酒俗986
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987
婚嫁987
说媒 相亲 定亲987
婚礼990
回门991
生养991
坐月子992
洗三992
满月992
百露993
抓周993
寿诞993
寿礼和寿仪994
丧俗995
入殓995
丧服996
烧七996
出殡997
下葬998
庙会998
都天会999
民间游戏1000
赏花1001
玩鸟1002
洗浴1002
(二)方言1002
镇江方言的性质1002
镇江方言的由来1002
镇江方言的构成1003
镇江方言的分界1003
镇江方言音系1003
镇江方言熟语语词1004
俗语1004
歇后语1016
儿歌1016
谚语1016
(三)特产名品1018
华山太平泥叫叫1018
堆糕花团面塑1018
泥塑1018
灯彩1018
秦淮花灯1019
绒花1019
南乡挑花1019
正则绣1019
烙铁画1020
扎染画缋1020
发贴画1020
玻璃雕绘画1020
铜版彩画1020
木雕1020
刻瓷1021
竹编字画1021
邮票拼贴画1021
剪纸1021
徒手剪字1022
铜镜1022
汉白玉插屏1022
高资石雕1022
茅山喇叭1022
巨笛1023
水晶肴蹄1023
拆烩鲢鱼头1023
清炖蟹粉狮子头1023
鲥鱼1023
鮰鱼1024
刀鱼1024
烹河豚1024
醋熘桂鱼1024
白烩鮰鱼肚1025
炖银肚1025
萝卜鱼1025
蟹油水晶球1025
鸡汁干丝1025
东乡羊肉1025
东乡长鱼汤1025
百花酒焖肉1026
十大砂锅1026
镇江素菜1026
镇江清真菜1026
茅山老鹅1026
桂花无心糖白果1026
焖钵湘莲1027
镇江酱菜1027
金山豆豉1027
锅盖面1027
蟹黄汤包1028
京果和京果粉1028
京江?1028
镇江名酒1029
镇江名茶1030
草莓1031
葡萄1031
镇江香醋1031
小磨麻油1031
江绸1032
戏剧服装1032
狼毫笔1033
丹阳眼镜1033
镇江唐老一正斋膏药1033
十六、友城部1037
(一)镇江对外友好关系1037
(二)国际友好城市1037
日本津市(Tsu)1037
美国坦佩市(Tempe)1038
土耳其伊兹米特市(Izmit)1039
巴西隆德里纳市(Londrina)1039
日本仓敷市(Kurashiki)1040
韩国益山市(Iksan)1041
德国曼海姆市(Mannheim)1041
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Fairfield)1042
韩国釜山江西区(Gangseo-gu,Busan)1042
匈牙利科斯克罗市(Kisk?r?s)1042
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Stavropol)1042
日本柴田町(Shibata)1043
(三)友好交往城市1043
德国奥里希地区(Aurich)1043
日本美作市(Mimasaka)1043
印度尼西亚巴东市(Padang)1044
加拿大新西敏市(New West Minster)1044
荷兰海尔蒙德市(Helmond)1044
(四)友好国际组织机构1044
日本奈良社会福祉院1044
日本东洋书道艺术学会1044
赛珍珠国际(PSBI)1045
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1045
附录1049
镇江市建置沿革和各辖市建置沿革概况1049
与镇江口岸有外运业务关系的国家、地区和城市1056
参考文献1119
后记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