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镡津文集校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镡津文集校注
  • (宋)藤县,释契嵩著;林仲湘,邱小毛校注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76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北宋;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镡津文集校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辅教编上1

原教1

劝书第一12

劝书第二16

劝书第三21

卷二 辅教编中24

广原教24

第一25

第二26

第三27

第四28

第五29

第六30

第七31

第八31

第九33

第十33

第十一34

第十二34

第十三36

第十四36

第十五37

第十六38

第十七40

第十八41

第十九42

第二十42

第二十一43

第二十二44

第二十三45

第二十四47

第二十五47

卷三 辅教编下49

孝论49

明孝章第一50

孝本章第二51

原孝章第三51

评孝章第四52

必孝章第五53

广孝章第六54

戒孝章第七55

孝出章第八56

德报章第九56

孝略章第十57

孝行章第十一58

终孝章第十二59

《坛经》赞60

真谛无圣论66

卷四69

皇极论69

中庸解第一74

中庸解第二75

中庸解第三76

中庸解第四77

中庸解第五79

卷五 论原初十篇81

礼乐81

大政83

至政86

赏罚88

教化89

刑法91

公私95

论信99

说命101

皇问103

卷六 论原次前十篇105

问兵105

评让106

问霸108

巽说110

人文112

性德113

存心115

福解117

评隐118

喻用120

卷七 论原势稍短于前总二十篇成卷也122

物宜122

善恶123

性情124

九流125

四端126

中正127

明分128

察势129

刑势130

君子131

知人131

品论132

解讥135

风俗136

仁孝137

问经137

问交139

师道141

道德142

治心143

卷八 杂著144

纪复古144

文说146

议旱对147

夷惠辨或从辩149

唐太宗述151

易术解154

逍遥篇156

西山移文162

哀屠龙文163

记龙鸣164

寂子解165

寂子解傲167

卷九 书170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170

再上皇帝书184

卷十 书启187

上韩相公书187

再上韩相公书190

重上韩相公书191

又上韩相公书193

上富相公书194

上张端明书197

上田枢密书199

上曾参政书200

上赵内翰书202

上吕内翰书203

上欧阳侍郎书205

上曾相公书206

谢李太尉启207

卷十一 书启状共四十四封209

与关彦长秘书书209

答茹秘校书210

与章表民秘书书212

与章潘二秘书书213

与马著作书215

与周感之员外书216

答王正仲秘书书217

受佛日山请先状上蔡君谟侍郎219

与通判而下众官219

与诸山尊宿僧官220

与诸檀越书220

赴佛日山请起程申状221

接杭州知府观文胡侍郎先状221

接钱唐知县先状222

接大觉禅师先书223

谢王侍读侍郎223

谢沈司封提刑224

谢王密谏知府惠诗225

与瀛州李给事225

与广西王提刑226

与陈令举贤良227

与润州王给事228

与王提刑学士228

与陆推官229

与张国博知县229

谢钱唐方少府229

与仁和赵少府230

与沈少卿见访230

与祖龙图罢任杭州230

送诗与杨公济231

还章监簿门状231

与石门月禅师232

与黄龙南禅师233

答黄龙山南禅师234

与圆通禅师234

又与圆通禅师235

答圆通禅师让院235

答万寿长老236

与万寿长老236

谢杭州宝月僧正237

退金山茶筵237

与东林知事237

与楚上人238

发供养主与檀那238

卷十二 叙240

传法正宗定祖图叙240

六祖法宝记叙241

明州五峰良和尚语录叙242

武陵集叙243

原宗集叙245

移石诗叙自此元别为卷246

法云十咏诗叙246

法喜堂诗叙248

山茨堂叙249

趣轩叙250

山游唱和诗集叙250

山游唱和诗集后叙252

与月上人更字叙253

周感之更字叙254

卷十三 叙九篇256

送浔阳姚驾部叙256

送郭公甫朝奉诗叙258

送王仲宁秘丞謌叙259

送周感之入京诗叙260

送周公济诗叙261

送周感之秘书南还叙262

送林野夫秀才归潮阳叙264

送梵才吉师还天台謌叙265

送真法师归庐山叙266

卷十四 志记铭题共十篇268

武林山志268

游南屏山记271

解独秀石名273

无为军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274

漳州崇福禅院千佛阁记275

泐潭双阁铭277

清轩铭278

南轩铭279

旧砚铭280

题钱唐西湖诠上人荷香亭壁280

卷十五 碑记铭表辞282

文中子碑282

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284

秀州资圣禅院故和尚?公塔铭292

秀州资圣禅院故暹禅师影堂记294

故灵隐普慈大师塔铭296

杭州石壁山保圣寺故绍大德塔表298

致政侍郎中山公哀辞300

李晦叔推官哀辞301

周叔智哀辞302

卷十六 述题书赞传评共十二首305

秀州精严寺行道舍利述305

题远公影堂壁306

题梅福传后307

书文中子传后308

书李翰林集后310

书诸葛武侯传后311

书范睢传后312

唐段太尉传赞313

好善赞313

陆蟾传315

韩旷传316

评北山清公书317

评唐《续僧传》可禅祖事附319

卷十七 非韩上320

非韩子三十篇320

第一320

卷十八 非韩中336

第二336

第三337

第四340

第五341

第六342

第七342

第八344

第九347

第十350

第十一352

第十二356

第十三357

卷十九 非韩下359

第十四359

第十五360

第十六363

第十七363

第十八366

第十九370

第二十371

第二十一372

第二十二373

第二十三374

第二十四374

第二十五374

第二十六377

第二十七377

第二十八379

第二十九381

第三十382

卷二十 古律诗共六十首383

三高僧诗383

霅之昼能清秀383

越之澈如冰雪384

杭之标摩云霄384

送章表民秘书385

古意五首387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389

感遇九首389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393

早秋吟393

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394

浙江晚望394

题径山寺394

郎侍郎致仕395

山中早梅395

汎若耶溪395

书毛有章园亭396

山亭晚春396

自赠396

夏日无雨397

岁暮书怀397

山中早行397

湖上晚归398

季春寄友生398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398

送客还北阙道中作398

次韵无?赴承天再命399

山舍晚归399

读书400

送卢隐士归庐山400

还南屏山即事400

入石壁山401

山中自怡谢所知401

寄承天元老402

戒题402

元日403

著书罢思南还复会客自番禺来因赋此诗403

冷泉独赏寄冲晦上人403

遣兴三绝404

书南山六和寺405

寒食日雨中405

早起405

对喜鹊406

寄晤冲晦406

洗笔406

游大慈山书昼上人壁406

清溪407

卷二十一408

与杨公济晤冲晦山游唱和诗408

章安杨蟠次韵409

钱湖草堂沙门惟晦次韵上409

约冲晦宿东山禅寺精舍先寄(杨蟠)409

次韵和詶(契嵩)409

将访永安东山禅师先寄(惟晤)410

次韵和詶(契嵩)410

宿永安方丈书呈东山禅师(杨蟠)411

次韵和詶(契嵩)411

次韵奉和(惟晤)411

嘉公济冲晦见访(契嵩)411

次韵和詶(惟晤)412

游灵隐遇雨呈普慈及二诗翁(杨蟠)412

次韵和詶(契嵩)412

次韵和詶(惟晤)412

同公济冲晦宿灵隐夜晴413

次韵和詶(杨蟠)413

次韵和詶(惟晤)413

早过天竺呈明智及同游二老(杨蟠)413

次韵和詶(契嵩)414

次韵和詶(惟晤)414

南涧傍游戏呈公济冲晦(契嵩)414

次韵和詶(杨蟠)414

次韵和詶(惟晤)414

游天竺上寺呈东山仲灵冲晦(杨蟠)415

次韵和詶(契嵩)415

次韵和酬(惟晤)415

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呈伯周禅老(契嵩)415

次韵和詶(杨蟠)416

次韵和詶(惟晤)416

宿天竺再赠东山禅师与冲晦(杨蟠)416

次韵奉和(契嵩)416

次韵奉和(惟晤)417

宿天竺寺赋闻泉呈二老(杨蟠)417

同赋闻泉(契嵩)417

同赋闻泉(惟晤)417

送公济冲晦出山兼简驻泊李思文(契嵩)418

次韵奉詶(杨蟠)418

次韵奉和(惟晤)418

游山归遇雨呈仲灵冲晦(杨蟠)418

次韵和詶(契嵩)419

次韵和詶(惟晤)419

山中回忆东山老(杨蟠)419

次韵奉詶(契嵩)420

连得公济出山道中见示二篇,鄙思枯涸,奉和不暇,且乞罢唱(契嵩)420

次韵奉和(杨蟠)420

出山至中涂寄永安禅师(惟晤)420

次韵和詶(契嵩)420

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契嵩)421

次韵奉和(杨蟠)421

次韵奉和(惟晤)421

次韵奉和(契嵩)422

岁暮还西坞寄公济无?(契嵩)422

次韵奉和(杨蟠)422

次韵奉詶(?元)423

次韵奉和(惟晤)423

寄东山禅师(杨蟠)423

次韵奉酬(契嵩)423

蟠夜登涌金楼,远望西山,忆仲灵洒然有迈世之风,因思山阴王徽之雪夜独酌,四望皎然,徘徊,咏尤太冲招隐诗,忽忆戴逵扁舟乘兴,余恨未能遂往,聊寄此诗424

次韵和詶424

寄勉冲晦速和拙什424

次韵奉和425

新岁连雨不止因寄公济兼简贤令强公425

次韵和詶425

窃窥仲灵久雨诗且道余与公济吟从之意輙次韵奉和425

重次元韵426

又次韵奉寄强令426

重次韵奉詶426

卷二十二 诸师序赞诗题疏并后序427

序427

又序430

礼嵩禅师塔诗三十一韵(并引)432

吊明教嵩禅师诗凡一百韵433

赞明教大师(并叙)435

题明教禅师手帖后二首436

又帖437

拾遗 宋明教大师《镡津集》重刊疏438

重刊《镡津文集》后序439

重刊《镡津文集》后叙440

附录:《镡津文集》版本考4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