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熟仁”新探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家“熟仁”新探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639076.jpg)
- 杨建祥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605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2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家“熟仁”新探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卷609
第十五章 自德性中走来:做人—做官—做学问609
一、成人上的考究:“坚志熟仁有妙道”610
1.渊源于孔、孟,又有所开拓610
2.德性坚定,坚志熟仁有妙道610
二、治道上的考究:“自通达中走来”613
1.“通”从“熟”中来。此“通”,乃熟于儒家之道613
2.治道上的考验和锻炼615
三、“熟仁”的方法应用617
1.化孔子之道617
2.方法的集义619
3.不怕“不熟”,就怕“不去熟”622
4.“工夫”论之讲究622
四、“圣贤”:超拔的余思624
1.从气上讲“熟仁”,吕坤更取向于孔子“浑然之气”624
2.从圣人系列讲“熟仁”,吕坤使“自德性中走来”接住源头625
3.从孔子“烂熟”(“七十而不逾矩”)讲“熟仁”,吕坤用心这“从”字625
4.由“熟仁”理性之反思626
第十六章 “熟仁”无国界630
一、李栗谷,使儒家“熟仁”在韩国,获得实学中的方向630
1.栗谷与“熟仁”在实学中的进路630
2.有所发见631
二、“熟仁”观之一一细辨635
1.“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日仁在其中矣”636
2.“存养已熟,根基已自深厚”637
3.“学者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638
4.“惟其实用其功,积习纯熟而已”639
5.“如规矩在手,可制方圆,初虽龃龉,后渐纯熟矣”640
6.“有志于圣学者,宜熟复之”641
7.“涵养纯熟之效,从真实积累功用中来,不是一旦牵强著力做得”641
8.“仁之熟者,日益熟,则向之所谓大者”642
三、“熟仁”治道的出发点:三个儒家命题643
1.“民之父母”644
2.“德位之辨”646
3.“水火哲学”649
四、儒家轨迹与《周易》一路652
1.光大孔、孟的智慧652
2.《周易》立论654
3.“熟仁”观的《周易》立论657
第十七章 “熟仁”集散地:曾国藩案例663
一、“妙来无过熟”663
1.“先立规模后求精熟”664
2.“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666
二、“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667
1.关于有“恒”668
2.关于有“悔”668
三、“技也进乎道矣”671
1.关于“机应于心”到“不挫于物”671
2.关于“道艺一也”的“仁熟”境界672
四、“熟仁”之揭秘674
1.“知一句便行一句”674
2.“平实”上用功676
3.“凡人贵从吃苦中来”679
五、集散地680
1.做人680
2.做事681
3.做官684
4.做学问688
5.“人定亦可胜天”691
6.通儒692
六、一点评论695
1.熟谙历史,自概之道695
2.与慈禧太后的对话,一种“熟”的见证696
3.一生的两次改名,标志着曾国藩将“精义熟仁”一路走到底的决心698
第十八章 从《菜根谭》看到的“殊途同归”708
一、《菜根谭》中的“熟”之话语:儒、道、佛三家之总括性“恳谈”709
1.“锻炼未熟”到“瓜熟蒂落”710
2.“善体道”到“圆机”715
二、“熟”之话语之于“殊途同归”719
1.古人“熟”之情结:从《庄子》到《陶渊明集》的情怀719
2.“通人”与“通义”:《淮南子》景观723
3.至于实践类:从《管子》到兵家作品,再到《闲情偶寄》的触发731
三、“备”字:“熟”之话语的一个通论739
1.中国人关于“备”的智慧性语录739
2.“备”之治道性的两个基本立场740
3.“备”之经典释义考量742
第十九章 儒家为政之道中的“熟仁”追求753
一、为政之道与“熟仁”754
1.“仁”、“政”对话754
2.仕途的希冀758
3.官德上的要求763
二、为官之道与“熟仁”766
1.求熟不误于生,讲熟不误于政766
2.“熟仁”与“道义”767
三、成为官经770
1.《嘉官捷径》770
2.《州县提纲》771
3.《为官须知》772
4.其他772
四、“熟仁”的造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774
1.从“儒”到“君子儒”到“知识分子”775
2.“小人”走不通、走不进“士”之队伍782
3.“熟仁”的造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心之路785
第二十章 “熟仁”牵引出了儒家“自由主义”的问题790
一、“推己及人”790
1.话语权790
2.根据与距离792
二、“为仁由己”798
1.由己的幅度798
2.孔子眼中的“自”观800
三、“万物一体”802
1.张载的《西铭》802
2.孔子设计的“程序”803
四、儒家“自由主义”问题的本质804
1.成圣问题804
2.“通”的问题806
3.自由的“通”性境界811
第二十一章 在儒家“等级社会”的期待里,“熟仁”的作为817
一、等级关系定位817
1.周、孔、孟818
2.“仁”与“民”827
二、“位”上的文章830
1.政治秩序中的“位”意识转化为等级关系830
2.对“君道”的设定831
3.与“熟仁”的挂钩836
三、儒家的期待与痛苦840
1.“熟仁”的内涵导引出的期待840
2.在一个等级社会里可以感知的痛苦841
第二十二章 “熟仁”始终有个大方向844
一、“熟仁”的效率问题844
1.效率标识844
2.“当仁不让”845
二、“士”的“道义”定位846
1.关于“士”与“道义”846
2.孔子论“士”:看到“熟仁”的价值定位847
三、儒家“熟仁”的大方向850
1.定位850
2.厚望852
3.“熟仁”理性:走出“心魔”的考验853
跋:“熟仁”理性之光的照耀——夹杂一个走出“心魔”的再议论865
一、进入孔子的一个新“道”景:超越老子之道867
二、孔子心目中的“道”:具体之道868
三、孔子心目中的“道”:本根之道875
四、“熟仁”之于“道”882
五、掌控人欲与“万物之灵”的价值研判886
六、“灯塔”与“落地”890
附:“熟仁”手册899
链接918
主要参考文献922
后记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