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工程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工程概论
  • 吴金星主编;赖艳华,刘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57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能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工程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能源资源概述1

1.1 能源与能量1

1.1.1 能源的分类1

1.1.2 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4

1.1.3 能量的基本形式8

1.1.4 能量的性质11

1.1.5 能量传递的相关因素12

1.1.6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3

1.1.7 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

1.2 我国的能源资源及能源结构18

1.2.1 我国的能源资源概况19

1.2.2 我国的能源结构28

1.3 我国的能源形势与发展战略31

1.3.1 我国的能源形势31

1.3.2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35

1.3.3 我国的能源发展目标36

思考题38

第2章 能量的转换与储存39

2.1 能量的转换原理与效率39

2.1.1 能量转换的方式39

2.1.2 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40

2.1.3 能量转换的效率42

2.2 能量转换的形式与设备44

2.2.1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44

2.2.2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48

2.2.3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63

2.3 能量的储存技术64

2.3.1 机械能储存技术65

2.3.2 热能储存技术及其应用66

2.3.3 化学能储存技术71

2.3.4 电能储存技术71

思考题73

第3章 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74

3.1 概述74

3.2 煤炭75

3.2.1 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总论75

3.2.2 煤炭洁净加工技术80

3.2.3 煤炭清洁转化技术83

3.2.4 先进煤炭燃烧发电及非传统煤基发电技术91

3.2.5 煤炭燃烧中及烟气的净化处理99

3.3 石油99

3.3.1 石油概述99

3.3.2 炼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前景101

3.3.3 原油的加工方案103

3.3.4 石油炼制104

3.3.5 油品结构调整108

3.4 天然气109

3.4.1 天然气概述109

3.4.2 天然气利用技术110

3.5 水能114

3.5.1 水能概述114

3.5.2 水力发电的发展118

3.5.3 水力发电技术120

3.6 电能121

3.6.1 电能概述121

3.6.2 电能输送122

3.6.3 电能储存124

3.6.4 科学管理及计划用电125

3.6.5 企业合理用电126

3.6.6 电力工业发展前景129

思考题131

第4章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32

4.1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132

4.2 太阳能134

4.2.1 太阳能简介134

4.2.2 太阳能利用原理136

4.2.3 太阳能集热器136

4.2.4 太阳能热水器139

4.2.5 太阳能制冷和空调140

4.2.6 太阳能热发电141

4.2.7 太阳能光伏发电143

4.2.8 太阳能的应用前景144

4.3 风能146

4.3.1 认识风能146

4.3.2 风能的利用147

4.3.3 风电技术的发展趋势149

4.4 生物质能151

4.4.1 生物质能概述151

4.4.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153

4.4.3 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155

4.4.4 生物质能在车用燃料上的应用156

4.4.5 国际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况158

4.5 核能158

4.5.1 核能概述158

4.5.2 核反应堆的类型、结构及运行160

4.5.3 核能的和平利用前景164

4.6 地热能167

4.6.1 地热能的来源167

4.6.2 地热资源的分类及特征168

4.6.3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170

4.7 海洋能173

4.7.1 认识海洋能173

4.7.2 海洋能的类型及特点173

4.7.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175

4.8 氢能176

4.8.1 氢能的特性176

4.8.2 氢的制备方法177

4.8.3 氢能的储存与输送180

4.8.4 氢能的应用及展望181

4.9 天然气水合物183

4.9.1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特点183

4.9.2 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184

4.9.3 天然气水合物在中国的状况184

思考题185

第5章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186

5.1 我国环境污染概况186

5.1.1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86

5.1.2 环境污染的定义及类型187

5.1.3 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形式188

5.1.4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191

5.2 环境保护的措施197

5.2.1 保护环境及防治污染的措施197

5.2.2 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199

5.3 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动向202

5.3.1 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202

5.3.2 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发展动向206

思考题207

第6章 能源管理方法与新机制208

6.1 能源管理概述208

6.1.1 能源管理方法和内容208

6.1.2 能源管理新机制212

6.2 节能评估和审查213

6.2.1 节能评估和审查的背景及意义213

6.2.2 节能评估的依据与方法215

6.2.3 节能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编制216

6.3 清洁生产审核221

6.3.1 清洁生产的概念及意义221

6.3.2 清洁生产审核的原理224

6.3.3 清洁生产审核的步骤及特点226

6.4 企业能源审计228

6.4.1 能源审计的背景及发展概况228

6.4.2 能源审计的定义及类型231

6.4.3 能源审计的依据、内容及方法234

6.4.4 能源审计的步骤及审计报告编写238

6.5 合同能源管理242

6.5.1 合同能源管理的产生及概念242

6.5.2 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及优势244

6.5.3 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程序247

6.5.4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奖励政策250

6.5.5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的推广前景251

6.6 其他能源管理新机制252

6.6.1 节能自愿协议252

6.6.2 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258

6.6.3 节能产品认证265

6.6.4 电力需求侧管理272

6.6.5 清洁发展机制277

思考题281

参考文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