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然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技术
  • 刘世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25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然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天然林植被生态恢复重建研究现状与展望1

一、森林退化与退化天然林1

二、退化天然林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2

三、退化天然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3

第二节 中国天然林资源及其评价4

一、中国天然林的分布5

二、中国天然林的资源动态变化7

参考文献10

第二章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典型天然林的结构特征及更新演替14

第一节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更新演替14

一、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的结构15

二、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的更新与演替22

第二节 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更新演替27

一、天山地区自然概况27

二、天山云杉林概况28

三、天山云杉林结构特征30

四、天山云杉林的更新演替44

第三节 川西亚高山天然林群落结构与更新演替47

一、群落结构特征47

二、更新演替71

第四节 四川盆周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与更新演替73

一、四川盆周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73

二、四川盆周西缘山地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区系75

三、四川盆周山地的常绿阔叶林与更新演替83

第五节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群落结构与天然更新演替87

一、群落结构特征87

二、更新演替88

第六节 贵州喀斯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典型天然林的结构特征及更新演替90

一、贵州喀斯特区自然地理概况90

二、贵州喀斯特森林植被概况92

三、贵州喀斯特森林区系特征93

四、顶极状态喀斯特森林结构特征94

五、喀斯特森林更新特征99

第七节 广西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与天然更新演替100

一、群落结构特征100

二、更新演替102

第八节 海南岛热带雨林群落结构与天然更新演替105

一、热带常绿季雨林群落结构特征与更新演替105

二、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结构特征及更新演替109

参考文献115

第三章 天然林的干扰体系与恢复的生态学特征122

第一节 东北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22

一、干扰体系与退化森林特征123

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27

三、土壤养分及水文效应133

第二节 川西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38

一、干扰体系与退化森林特征138

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40

三、土壤养分及水文效应141

第三节 四川盆周山地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45

一、干扰体系与退化森林特征145

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45

三、土壤养分及水文效应150

第四节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57

一、干扰体系与退化森林特征157

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60

三、土壤养分及水文效应168

第五节 广西南亚热带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71

一、干扰体系与退化森林特征171

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73

三、土壤养分178

第六节 海南岛热带退化天然林恢复过程的生态学特征181

一、热带雨林干扰体系与退化特征181

二、退化热带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182

三、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养分及持水性186

参考文献190

第四章 天然林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195

第一节 东北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195

一、物种组成及多样性195

二、土壤养分197

第二节 华北油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202

一、华北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202

二、基于三个维度的华北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作业方法205

三、华北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效果分析207

四、小结214

第三节 广西南亚热带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214

一、物种组成及多样性214

二、土壤养分及水文效应226

参考文献231

第五章 退化天然林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及恢复评价232

第一节 贵州退化喀斯特天然林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及恢复评价232

一、研究区概况232

二、贵州喀斯特典型天然林群落现状及结构特征233

三、天然林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评价241

第二节 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自然恢复状态的综合评价246

一、退化天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恢复阶段的划分247

二、退化天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结构、功能特征253

三、自然恢复状态的综合评价263

参考文献267

第六章 典型退化天然林的恢复重建技术271

第一节 东北东部山地退化天然林的恢复技术271

一、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技术271

二、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285

第二节 新疆天山云杉林的保育恢复288

一、天山云杉林保护面临的问题288

二、天山云杉林保育恢复的关键问题289

三、天山云杉林保育恢复技术290

四、天山云杉林的保育对策295

第三节 四川盆周山地退化森林的封育恢复技术296

一、封育恢复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指标及参数296

二、封育类型划分的分类等级和特征297

第四节 滇中高原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303

一、严重退化生境的土壤功能修复技术303

二、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技术304

三、云南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技术305

第五节 黔中典型喀斯特天然次生林的恢复技术305

一、黔中典型喀斯特天然次生林及其自然恢复过程305

二、黔中典型喀斯特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309

第六节 广西南亚热带退化天然林的恢复技术323

一、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技术323

二、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技术324

第七节 海南热带退化天然林的恢复技术329

一、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技术329

二、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技术330

参考文献332

第七章 天然林景观恢复及其空间规划技术334

第一节 川西亚高山退化天然林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334

一、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335

二、结果与分析336

三、讨论342

第二节 森林经营规划决策系统开发——以杂古脑河上游为例343

一、概况343

二、经典的林分生长过程与经营策略优化343

三、各种森林景观管理规划软件的特点及评述345

四、Remsoft3.2 8的应用实例348

五、FSMPS(Forest Spatial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System)开发349

参考文献356

第八章 天然林的可持续管理358

第一节 天然林的健康状况及其稳定性358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天然林的可能影响359

一、植物物候、物种组成、分布和林业生产布局将发生变化359

二、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可能增大359

三、林火、病虫害、极端气候造成森林危害加剧359

第三节 天然林的可持续管理对策360

一、天然林恢复与重建的技术集成360

二、天然林保育和可持续管理的动态监测与预测研究361

三、发展固碳林业与碳贸易362

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