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2版
  • 陈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7120024140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1

一、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1

二、近代电力系统2

三、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和结线图3

第二节 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简介5

一、我国电力工业概况5

二、我国主要电力系统简介8

三、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前景12

第三节 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7

一、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17

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18

三、单—电力系统的联合19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和电压等级20

一、几种典型结线方式的特点20

二、不同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21

三、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23

第五节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25

一、电力系统工程学科的范畴25

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内容26

三、电力系统研究工具简介27

小结28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29

第一节 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29

一、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相量图和功角特性29

二、隐极式发电机组的运行限额和数学模型31

三、凸极式发电机组的运行限额和数学模型33

第二节 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35

一、双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35

二、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37

三、自耦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39

第三节 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41

一、电力线路结构简述41

二、电力线路的阻抗45

三、电力线路的导纳52

四、电力线路的数学模型62

第四节 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71

一、负荷和负荷曲线71

二、负荷的静态特性和数学模型73

第五节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77

一、标么制及其应用77

二、等值变压器模型及其应用84

三、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89

小结90

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92

第一节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92

一、电力线路运行状况的计算92

二、电力线路运行状况的分析98

三、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100

第二节 辐射形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103

一、辐射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103

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112

第三节 电力网络的简化方法及其应用121

一、电力网络的简化方法121

二、简单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的实践122

第四节 电力网络潮流的调整控制131

一、调整控制潮流的必要性132

二、借附加串联加压器控制潮流134

三、借灵活交流输电装置控制潮流135

小结137

第四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139

第一节 电力网络方程139

一、节点电压方程139

二、回路电流方程142

三、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143

四、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和修改146

第二节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151

一、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152

二、高斯—塞德尔迭代法155

三、牛顿—拉夫逊迭代法156

第三节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158

一、潮流计算时的修正方程式158

二、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163

第四节 P-Q分解法潮流计算171

一、潮流计算时的修正方程式171

二、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174

第五节 潮流计算中稀疏技术的运用179

一、稀疏矩阵的存贮179

二、因子表的形成和运用182

三、节点编号顺序的优化187

小结193

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196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196

一、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和调整控制196

二、有功功率负荷曲线的预计197

三、有功功率电源和备用容量198

第二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199

一、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和合理组合200

二、最优分配负荷时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203

三、最优分配负荷时的等耗量微增率准则206

四、等耗量微增率准则的推广运用211

五、网络损耗的修正216

第三节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223

一、调整频率的必要性223

二、自动调速系统及其调节特性224

三、频率的一次调整226

四、频率的二次调整231

五、频率调整厂的选择235

六、关于自动负荷-频率控制237

小结241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243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243

一、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243

二、无功功率电源244

三、无功功率的平衡247

第二节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250

一、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251

二、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255

第三节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电压管理和借发电机、变压器调压258

一、调整电压的必要性258

二、电压波动和电压管理261

三、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264

四、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265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借补偿设备调压和组合调压268

一、借补偿设备调压268

二、几种调压措施的比较273

三、几种调压措施的组合——组合调压274

小结284

参考文献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