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物质文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岭南物质文明史
  • 赵春晨,李勤德,刘汉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州出版社
  • ISBN:78065516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广东省(学科: 地方史) 广东省 地方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岭南物质文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论篇3

第一章 文化、文明与岭南物质文明3

一 文化与文明4

二 岭南物质文明的内涵与部类8

三 研究岭南物质文明史的价值和意义14

第二章 岭南物质文明的发展阶段17

一 本土物质文化的渐进发展18

二 岭南物质文明的起点21

三 一统天下中的岭南物质文明27

四 “欧风美雨遍神州”:近代岭南物质文明的嬗变34

五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现代岭南物质文明的进展40

一 地理环境与物质文明45

第三章 岭南物质文明的特点45

二 两种文明兼存的综合地带50

三 吸纳、扬弃与融会56

四 比较中的岭南物质文明的特点62

第四章 物质文明与社会进步69

一 岭南物质文明与中华总体文明69

二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交互作用74

三 文明转型与时代潮流79

四 新时代的岭南物质文明84

古代篇93

第一章 原始社会岭南升起的灵光93

一 石块敲出来的文化93

二 步步有创意的新石器时代95

三 走向青铜时代100

一 五羊传说:南中国的稻作106

第二章 周秦汉时期与自成一体的南越国106

二 岭南物质文明的骄傲:铁器、船、铜鼓110

三 促进:商品流通中的发展形象117

四 海上丝绸之路:香料和玻璃与丝绸和茶叶12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岭南的拓展123

一 涌入的客家与农业掀起的开发浪潮123

二 稻作和果木园艺齐步走127

三 陶瓷和采珠在岭南131

四 白银货币激活岭南物质流通133

第四章 隋唐五代岭南的盛况136

一 与水分不开的农耕文明136

二 农耕与商品化结姻缘138

三 千姿百态的手工业140

四 “海上丝路”拓展带来的“海上思路”144

五 商业经济中物质文明的推进147

第五章 宋元明清岭南的崛起150

一 比翼双飞的农工商150

二 沙田与珠江三角洲奠定的基础155

三 棉纺织与黄道婆显示的意义160

四 从佛山冶铁所看到的岭南手工业162

五 牙商与对外贸易165

六 广州一口通商与十三行的垄断167

第六章 岭南古代民俗与物质生活方式173

一 装饰与文身173

二 饮食与居住175

三 娱乐与风俗178

四 物产与商品181

第一章 岭南近代历史特征189

一 社会剧烈动荡,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189

近代篇189

二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反侵略、反封建斗争连绵不断191

三 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并与岭南文化相融合192

四 华侨对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194

五 岭南在全国的地位大大提高,影响力大为增强196

第二章 西方物质文明的传入198

一 武器装备199

二 生活用品与建筑203

三 生产技术与机器209

四 铅活字印刷术与摄影术211

第三章 从鄙夷到学习213

一 “奇技淫巧”的斥责213

二 最初的“借取”尝试216

三 向西方学习思想主张的出现222

第四章 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自觉引进230

一 仿造西式枪炮船舰230

二 敷设陆路电报线和开辟轮船航运233

三 机器铸币236

四 筹建炼铁厂、织布局238

五 民间新式工业和航运业的出现239

第五章 岭南近代物质文明的初步形成243

一 近代工业244

二 近代交通255

三 新式文化教育设施260

四 近代城市(镇)的建设265

第六章 岭南近代物质文明的有限发展272

一 孙中山先生建设近代物质文明的思想272

二 陈济棠实施《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277

三 新式工业、交通、邮电的发展279

四 传统工艺的延续和农林渔业的缓慢进步289

五 教育、文化设施的扩大和改善297

六 居民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300

七 岭南近代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原因306

当代篇313

第一章 岭南当代社会发展的概况313

第二章 建国之初岭南的物质文明318

一 颇具规模的水利建设318

二 农业中的“三推五改”321

三 缺粮地跃为粮食盈余地324

四 喜人的糖蔗种植业326

五 新中国橡胶基地的开拓328

六 享有盛誉的岭南佳果330

七 日渐兴旺的渔业生产332

八 广州城旧貌换新颜337

九 现代交通运输的起步341

第三章 六七十年代的岭南物质文明345

一 岭南物质文明遭受的两次大挫折345

二 断断续续发展的农业351

三 重工业的崛起358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岭南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365

一 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367

二 广州——充满魅力的中心城市368

三 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腾飞375

四 令人刮目相看的“广东四小虎”382

五 四通八达的陆海空交通网390

六 新潮“广货”风靡全国400

七 饮誉中外的“食在广州”403

八 城乡人民生活奔小康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