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像的法则 理解电影与影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影像的法则 理解电影与影像](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046221.jpg)
- (法)雷内·加尔迪主编;赵心舒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97871060422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电影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影像的法则 理解电影与影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引言5
第一部分:电影5
第二部分:影像6
影像教学法7
作者9
作者名单及其贡献9
第一部分 分析电影13
1.取景与镜头13
1.镜头、取景和导演艺术13
1.1 镜头问题13
1.2 命名13
1.3 电子文字:是影像,而不是镜头15
1.4 电影单位的整体、片段或多样性16
2.取景和画幅17
2.1 影像,一个展示空间17
2.2 取景,一即全部18
3.取景与导演艺术19
3.1 导演艺术19
3.2 剧情和造型的空间21
4.距离的游戏25
4.1 景深和平面度26
4.2 镜头不停的(一组)连续影像27
4.3 取景与陈述27
5.短暂的视觉动力29
5.1 动态构图与张力空间29
5.2 动态影像的动力30
5.3 镜头内外的切换31
6.取景与时长34
2.剪辑的诗意37
1.赋予意义37
1.1 叙事关系39
1.2 内容之间的联系43
1.3 敏感关系44
1.4 时间关联46
2.赋予节奏48
2.1 镜头时长48
2.2 剪辑点48
2.3 衔接49
3.影像与声音的关系51
1.什么是视听作品中的声音?51
2.电影声音技术简要回顾52
3.声音的定位54
4.声音的接收57
4.1 电影如同事件57
4.2 女权主义者对声音接收的精神分析法59
4.3 接收与认知论60
5.结论65
4.视点67
1.身体视点68
1.1 实际视点68
1.2 实际听点69
2.电影催生的体验点71
2.1 视觉视点73
2.2 听点76
2.3 视点/听点辩证法78
3.结论:从感知点到心理视点80
5.叙事学与电影,银幕上的故事87
1.作为自主实体的叙事88
1.1 术语的精确性88
1.2 最简故事88
1.3 从格雷马斯(A.J. Greimas)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89
2.电影叙事的音像特征91
2.1 故事世界91
2.2 叙述、虚构和事实92
3.人物93
3.1 复杂的人物94
4.空间96
4.1 结构性的设施97
4.2 空间和地点97
4.3 叙事空间98
5.时间性98
5.1 热奈特眼中的时间性99
5.2 电影的时间99
6.看到与知道100
6.1 谁说?谁看?100
6.2 去展示、去讲述:定位、展示、聚焦101
7.电影的声音103
7.1 如何陈述?103
7.2 故事的给予者104
7.3 故事,讲话104
6.历史与电影107
1.处理方法107
1.1 剧本与背景107
1.2 电影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地位和作用108
1.3 提问与资料113
2.资料的处理118
2.1 首先观看影片:分析的作用118
2.2 文献的交叉:资料的作用120
3.历史学家对影片的使用121
3.1 电影—资料:证人与代理人122
3.2 创造电影史126
第二部分 分析影像139
7.从文化角度研究影像139
1.看什么?139
2.解读过程142
2.1 影像与其背景142
2.2 作者的地位143
2.3 类型的混合144
2.4 影像的标志性体制146
2.5 图像的符号性体制147
3.文化实践150
3.1 艺术影像151
3.2 业余人士(创作的)影像156
3.3 娱乐影像159
3.4 商业影像162
3.5 信息影像164
3.6 学术性的影像168
4.结论169
8.影像的语言分析法171
1.语言行为是什么?171
2.关于意向性的问题173
3.艺术与语言行为174
4.从语言行为到多种语言行为175
5.单位和规则问题177
6.语境的作用179
7.语言行为的作用180
8.有争议的从语言行为出发的研究方法182
9.结论184
9.动态影像的审美187
1.从分析的角度审美190
2.从艺术的角度审美192
3.从感觉的角度审美196
4.结论:关于不纯正的审美199
10.观众203
1.目标观众群:经济学、社会学203
2.被表现的观众207
2.1 形象化207
2.2 质疑209
2.3 引导209
3.被分析的观众210
3.1 格式塔理论与完形主义210
3.2 电影学211
3.3 精神分析法212
3.4 实用主义216
3.5 文化研究218
3.6 文本配合218
3.7 认知主义219
4.特殊的观众:作家、评论家、分析家、理论家219
11.分析电视221
1.电视世界222
1.1 真实的世界222
1.2 虚构的世界223
1.3 游戏的世界224
2.电视传播226
2.1 节目的分类226
2.2 节目是被宣传的对象227
2.3 电视台的承诺228
3.电视节目的种类230
3.1 调节工具230
3.2 成功的指标231
3.3 分析工具233
3.4 解读时的必要范围234
4.节目安排234
4.1 电视台的时间性,观众的时间性234
4.2 节目适应日常生活236
4.3 节目安排中广告的作用237
12.交互式影像241
1.影像241
1.1 什么样的影像?241
1.2 如何表现?245
2.观众247
2.1 “内在”观众247
2.2 完整观看249
3.取景252
3.1 框架设想252
4.视点257
4.1 影像—物体257
4.2 尽可能扩大景深259
4.3 中心的多重性260
4.4 取消视线?261
13.图像文本,影像与文字的游戏:“纸质”出版物和广告263
1.在洞穴的岩壁上……263
2.图像文本264
3.“全貌式”阅读者268
4.第一个理论方法:锚固和接替269
5.文字回归自身271
6.应用于广告信息的六种辅助功能272
6.1 印证功能272
6.2 陈述功能273
6.3 表现功能273
6.4 说明功能273
6.5 解释功能274
6.6 宣布无效功能274
7.出版物的书写和神话学276
8.头版的影像:冲突和串通277
9.浓缩和转移279
10.“设计”过程281
作为结论:“景观”时代的图像文本281
结论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