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国辉煌 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和国辉煌 5](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5090600.jpg)
- 和平,袁梦令,张骞主编 著
- 出版社: 党史研究出版社
- ISBN:78019950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44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思想-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和国辉煌 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四、中苏决裂2122
五、友好援助2129
六、美国姿态2135
第三章 联美反苏,终止同盟2142
一、中美建交2142
二、反对苏霸2145
第四章 不予结盟,和平发展2150
一、中美缓和2150
二、中苏解冻2157
三、促进裁军2162
四、处理遗留2166
五、多边外交2177
第五章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180
一、韬光养晦2180
二、睦邻友好2189
三、一国两制2199
四、求同存异2203
第六章 与时俱进,迎接挑战2206
一、不搞对抗2206
二、伙伴关系2212
三、东盟情结2220
四、战略目标2225
五、基本方针2227
六、始终如一2230
七、迎接挑战2234
地区热点问题2239
一、伊拉克问题2239
二、科索沃问题2240
三、中东和平进程问题2241
四、朝鲜半岛问题2242
外交思想主张2243
一、从“共处”到“双赢”2243
二、世界文明多样性2244
三、新安全观2245
四、人权主张2246
五、国际关系民主化2247
外交重要文献2248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白皮书2248
《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2257
第八卷 文化——和谐愿景2269
文化建设战略2269
一、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269
二、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2273
三、当前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2277
四、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282
社会核心价值228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286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要求2292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式和途径2296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2300
和谐文明新风2305
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2305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309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313
四、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317
五、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2320
共建精神家园2323
一、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2323
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本取向2326
三、弘扬中华文化的具体举措2329
打造文化航母2335
一、文化事业及其社会职能2335
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出发点2338
三、发展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2343
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346
创造产业辉煌2349
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2349
二、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2351
三、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2354
四、繁荣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2356
创新增强活力2361
一、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361
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2364
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2368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372
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2374
全民共享和谐2377
一、文化权益是人民重要的基本权益2377
二、维护和实现人民文化权益中的政府责任2383
三、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2386
第九卷 社会——全民小康2393
扩大就业增收2393
第一章 就业是民生之本2393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396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396
三、完善就业援助制度2397
四、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2398
五、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2399
第二章 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2400
第三章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402
深化分配改革2404
第一章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2404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404
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2406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轨迹2410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2410
二、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展2411
第三章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2418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418
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422
三、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425
四、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427
城乡社会保障2429
第一章 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和稳定器2429
一、社会保障的作用2429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2431
第二章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重点2433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2433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2435
第三章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437
一、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2437
二、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438
三、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441
四、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2443
五、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444
六、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2446
医疗卫生改革2447
第一章 医疗卫生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根本事业2447
第二章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450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2450
二、我国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451
第三章 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455
完善社会管理2458
第一章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2458
第二章 健全社会管理的新格局2460
一、单位制及其局限性2460
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462
第三章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2466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2466
二、完善城市社区基层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2467
三、发挥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2469
四、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2471
第四章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2475
第五章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477
协调利益关系2479
第一章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利益关系2479
一、利益矛盾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轴2479
二、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482
第二章 统筹和协调利益关系必须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2484
缩小社会差距2489
第一章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489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2489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经济社会影响2491
第二章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495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2495
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497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499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500
第三章 形成合理的区域结构是一项长期任务2502
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502
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2504
新型城乡结构2506
第一章 城乡二元结构下不可能2506
一、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双重效应2506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2509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2513
第二章 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515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515
二、新农村建设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料2518
第三章 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2521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521
二、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2523
三、有步骤地建立和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2525
四、使城乡居民同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2526
五、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2528
六、促进城乡工业一体化2529
七、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2530
社会阶层和谐2532
第一章 形成合理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532
第二章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及其原因2537
一、建国以来我国阶级结构的三次重大变化2537
二、工人阶级的显著变化2538
三、农民阶级的显著变化2540
四、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发展2541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的主要原因2541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主要社会阶层的状况2543
一、围绕社会阶层结构划分出现的不同观点2543
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阶层2545
三、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2548
第四章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完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关键2551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551
二、我国中等收入者的基本内涵2552
三、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在现阶段的作用2553
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措施和途径2554
第十卷 卫生——继往开来2559
卫生发展历程2559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2559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2559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1953~1966年)2560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7~2004年)2560
第二章 医学科教事业2562
一、医学教育的初步发展2562
二、医药卫生学会的创立2567
三、医药卫生学会的初步发展(1949~1966年)2568
四、医药卫生学会的发展繁荣(1977年以后)2571
第三章 疗养事业的发展2575
一、奠定基础(1949~1954年)2575
二、持续发展(1955~1966年)2575
三、遭到破坏(1966~1976年)2576
四、恢复发展(1976~2004年)2576
第四章 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2578
一、建国初期的初步发展(1949~1952年)2578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快速发展(1953~1957年)2580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缓慢发展(1958~1965年)2582
四、1976~1985年间的发展2585
五、1986~1990年间的发展2589
六、1991年以后的飞速发展2590
卫生事业成就2593
第一章 中药事业的发展2593
一、中药药材的发展2593
二、中药工业的发展2594
三、中药科研事业的发展2594
四、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2595
第二章 临床医学的发展2596
一、内科2596
二、外科2601
三、妇产科2604
四、儿科2610
五、皮肤科2612
六、耳鼻喉科2615
七、眼科2618
八、消化系统疾病2620
九、心血管系统疾病2623
十、血液病2629
第三章 军事医学的发展2632
一、军队卫生学2632
二、战伤外科2633
三、烧伤2637
四、海军医学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