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201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2017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20322.jpg)
- 李娟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30003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201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
一、文化精神的意旨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
(一)以人为本3
(二)儒道互补4
(三)持中贵和4
(四)实践理性5
三、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6
(一)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6
(二)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7
(三)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7
(四)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7
第二章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9
一、《周易》概述9
(一)概述9
(二)思想12
二、《周易》与中国文化13
(一)易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13
(二)易辞与中国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15
(三)易数与中国文化中的诗性逻辑16
(四)易理与中国文化的哲学境界19
第三章 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25
一、道家思想产生的背景25
二、道家哲学26
(一)老子的哲学26
(二)庄子的哲学29
(三)老庄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34
三、道之艺术36
四、道之宗教45
(一)何谓道教45
(二)道教的发展历程46
(三)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47
第四章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51
一、儒学的发展历程51
(一)先秦儒学51
(二)汉唐经学55
(三)宋明理学58
(四)明清实学61
二、儒学的基本特质63
(一)天人合一64
(二)礼仁一体65
(三)内圣外王66
(四)致中和67
三、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67
(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68
(二)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影响69
四、儒学与现代社会72
(一)儒学与社会稳定73
(二)儒学与民主政治74
(三)儒学与经济发展74
(四)儒学与精神文明76
第五章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78
一、佛教史略78
(一)释迦牟尼78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79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83
(一)佛教初传83
(二)佛教盛行与法门宗派85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90
(一)佛教与中国哲学90
(二)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93
(三)禅与社会人生98
第六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102
一、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103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103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含义104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106
(一)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质特征的争论106
(二)以“仁”与“礼”结合为本体的伦理政治观107
(三)伦理政治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109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111
(一)以王权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意识形态111
(二)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政治价值评价113
(三)以“均平—太平”为内容的社会政治理想114
(四)以传统经学为框架的政治思维方式116
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给我们的启示118
(一)“大一统”的国家观念118
(二)“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120
(三)报国报民的人生价值121
第七章 中国传统兵家文化123
一、兵家的起源及发展123
(一)从远古到西周的王者兵学123
(二)春秋战国兵学的发展和繁荣126
二、兵家的流派与代表130
(一)兵家的重要流派及代表130
(二)《孙子兵法》的兵权谋思想132
(三)《司马法》的仁义之兵138
三、兵家文化的影响及未来142
第八章 中国古典文学144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144
(一)先秦散文与《诗经》144
(二)楚辞汉赋149
(三)魏晋诗歌及南朝文论152
(四)唐诗宋词157
(五)元曲与明清小说162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精神168
(一)关注人间的理性精神168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170
(三)中和的美学风格171
(四)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173
第九章 中国传统音乐175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175
(一)原始至先秦时期175
(二)秦汉时期176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77
(四)隋唐时期178
(五)宋、元、明、清时期179
二、传统音乐的构成180
(一)民间音乐180
(二)文人音乐182
(三)宫廷音乐182
(四)宗教音乐183
三、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184
(一)线性思维的旋律184
(二)融于审美之中的节奏185
(三)以“三音组”为基础的五声调式185
(四)多元化的结构原则186
四、美学境界188
(一)中和188
(二)大音希声189
(三)空静、淡远191
(四)韵外之致192
(五)音乐性的美192
第十章 中国戏曲文化196
一、戏曲的孕育和产生196
(一)古代歌舞197
(二)滑稽戏198
(三)说唱艺术200
(四)勾栏瓦肆202
二、戏曲的定型和发展203
(一)元代杂剧和南戏203
(二)明清传奇207
(三)清代京剧207
三、中国戏曲的表演文化208
(一)表演上的程式性和综合性210
(二)舞台结构体制上的虚拟性和对时空的特殊处理212
(三)形象创造上的以形传神,善恶分明215
(四)非凡的表演基本功要求217
四、中国戏曲“以文教化”的功能218
第十一章 中国绘画、雕塑与传统艺术221
一、中国传统艺术深厚的中华文化思想基础222
二、中国绘画及其特性223
(一)历史回顾223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性231
三、中国雕塑及其艺术特征235
(一)历史回顾235
(二)中国雕塑的艺术特性237
第十二章 中国书法艺术241
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241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意象255
(一)意象思维论的提出256
(二)中国书法的载体——汉字256
(三)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260
三、在东西方文化交会中保持中国书法文化的根性276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79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和方法279
(一)古代主要科学思想与方法279
(二)古代主要技术思想和方法283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290
(一)天文学290
(二)农学292
(三)数学293
(四)地学冶金295
(五)医学298
(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对欧洲的影响300
三、明清之际中国科技发展及逐渐滞后的原因301
(一)明清之际中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和经济背景301
(二)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发展的趋势304
(三)明清之际中国对西方科技的态度306
(四)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受到制约及逐渐滞后的原因307
(五)中美同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310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史学文化313
一、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313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成就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316
三、中国传统史学之特点321
四、中国传统史学之文化内涵331
第十五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339
一、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339
(一)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念340
(二)传统西方对中国的认识343
(三)两个世界、两种文化的冲撞347
二、近代以来的文化论争348
(一)中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主要阶段349
(二)近代以来文化论争中的主要观点353
三、中国文化的展望357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357
(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359
附录362
子 道德经362
丑 儒家经典节选368
寅 孙子兵法370
卯 《诗经》二篇377
辰 九歌·国殇378
巳 前赤壁赋379
午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380
未 《红楼梦》节选383
参考文献388
后记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