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本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738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师范大学-教材;课程-教学研究-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2
问题情境:一篇论文引发的思考2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3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7
三、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13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15
第二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17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7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20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29
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29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30
一、什么是课程30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33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37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39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39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40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41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44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46
六、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48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52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52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54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59
问题情境:中外课程价值观与课程内容的比较59
第一节 课程目标61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61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62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65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67
第二节 课程内容69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69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70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72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74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75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78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86
问题情境:教研会上的困惑86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87
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87
二、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88
三、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89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100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含义100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与意义103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108
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121
问题情境:一场关于教学改革的学术论争121
第一节 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123
一、教学的定义123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25
三、教学本质及其论争130
第二节 现代教学及其特征134
一、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135
二、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137
三、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40
第三节 优化教学的一般理论142
一、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143
二、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144
三、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146
第六章 教学目标152
问题情境:教学目标小实验152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153
一、教学目标的一般理解153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154
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类157
一、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157
二、西方其他的教学目标分类160
三、我国的教学目标分类163
第三节 教学目标设计165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165
二、教学目标的编写166
三、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170
第七章 教学模式174
问题情境:教师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174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175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175
二、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78
三、教学模式的生成179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180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81
一、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182
二、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183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85
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189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89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190
三、问题解决教学模式192
第八章 教学方法195
问题情境:一名教师的困惑:明天将流行什么教学方法?195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196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196
二、教学方法的组合196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197
第二节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99
一、讲授法199
二、谈话法201
三、讨论法202
四、读书指导法203
五、练习法204
六、实习法204
七、实验法205
八、演示法205
九、参观法206
十、研究法206
第三节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207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207
二、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209
第九章 教学手段214
问题情境:地理双语课教学的一次成功探索214
第一节 教学手段概述215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215
二、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216
三、教学手段发展的历史217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220
一、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220
二、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224
第三节 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226
一、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227
二、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228
三、教学手段的使用230
第四节 教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233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现代化233
二、教学手段为什么要现代化233
三、怎样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235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237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242
问题情境:学习的快乐——走向合作242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243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243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244
第二节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246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47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249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251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253
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253
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255
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256
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259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因素261
一、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客观因素261
二、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观因素263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268
问题情境:对待学生错误的不同方式268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269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269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270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272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273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275
第二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276
一、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277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质性评价285
第三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289
一、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289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290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管理297
问题情境:扣分和命令297
第一节 课堂教学管理概述298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298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300
三、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301
第二节 课堂规则305
一、制定课堂规则的意义305
二、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306
三、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307
第三节 课堂时间管理309
一、课堂时间管理的含义310
二、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311
第四节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314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314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315
三、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316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319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问题情境:教学手记一则326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327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327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329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330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332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332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334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38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338
二、教学措施与教学评价设计340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42
一、备课342
二、上课343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344
四、课外辅导345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45
附录349
附录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式)349
附录二 条目式教案示例350
附录三 卡片式教案示例351
附录四 表格式教案示例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