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931893.jpg)
- 陶爱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75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1
1.2 本课题的特点、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3
1.2.1 本课题的特点3
1.2.2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4
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5
1.3.1 区域经济理论5
1.3.2 科学发展观7
1.3.3 制度创新理论8
1.3.4 循环经济理论9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2
1.4.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9
1.4.3 现有文献评述23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24
1.6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25
1.6.1 研究方法25
1.6.2 技术路线26
第2章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综述28
2.1 我国农村建设历史回顾28
2.1.1 乡村建设运动28
2.1.2 人民公社运动29
2.1.3 改革开放至今30
2.2 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背景分析32
2.2.1 农业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基本完成32
2.2.2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34
2.2.3 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35
2.2.4 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36
2.2.5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36
2.2.6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了重要的步伐37
2.3 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7
2.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37
2.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38
2.4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39
2.4.1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回顾39
2.4.2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启示41
2.5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43
2.5.1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43
2.5.2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44
2.6 本章小结46
第3章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7
3.1 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47
3.1.1 可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47
3.1.2 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发展48
3.1.3 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48
3.2 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48
3.2.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49
3.2.2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50
3.2.3 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50
3.2.4 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统一50
3.2.5 代表性和针对性相结合51
3.2.6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51
3.3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1
3.3.1 反映生产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52
3.3.2 反映生活宽裕程度的评价指标55
3.3.3 反映乡风文明程度的评价指标58
3.3.4 反映村容整洁的指标61
3.3.5 反映管理民主的指标63
3.4 新农村建设指标评价模型及评价65
3.4.1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模型65
3.4.2 模型的评价66
3.5 本章小结67
第4章 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模型研究68
4.1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68
4.1.1 农村教育68
4.1.2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69
4.2 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模型73
4.2.1 投入产出模型因素分析73
4.2.2 模型结果分析78
4.3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确定78
4.3.1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要求和指导思想78
4.3.2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思路79
4.4 本章小结80
第5章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81
5.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81
5.1.1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81
5.1.2 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成果82
5.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83
5.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83
5.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84
5.3 中外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概述及分析88
5.3.1 日本循环型农业的实践88
5.3.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成果88
5.4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不足之处89
5.4.1 思想认识滞后90
5.4.2 规划和指标体系不健全90
5.4.3 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91
5.4.4 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督处罚不力91
5.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点方向和措施91
5.5.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方向91
5.5.2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94
5.6 本章小结99
第6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100
6.1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100
6.1.1 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100
6.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104
6.1.3 农民增收缓慢对社会的影响109
6.2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110
6.2.1 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10
6.2.2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机制的特征111
6.2.3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的原则112
6.3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策略114
6.3.1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114
6.3.2 农民收入增长模型119
6.3.3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民增收策略124
6.4 本章小结126
第7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制度创新问题研究128
7.1 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和原则128
7.1.1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作用128
7.1.2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129
7.2 农村现行制度分析130
7.2.1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动力130
7.2.2 农村现行制度的缺陷131
7.3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形式135
7.3.1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思路135
7.3.2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形式137
7.4 新农村制度创新的内容138
7.4.1 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38
7.4.2 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143
7.4.3 新农村户籍制度创新145
7.4.4 新农村就业制度创新148
7.4.5 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150
7.5 本章小结153
第8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人才开发策略研究154
8.1 新农村建设人才现状分析154
8.1.1 新农村建设人才内涵154
8.1.2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现状156
8.2 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的原则158
8.2.1 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的原则158
8.2.2 实用性原则159
8.3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策略159
8.3.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开发新农村建设人才159
8.3.2 加强循环经济人才的培养162
8.3.3 提升人才循环力164
8.3.4 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166
8.4 本章小结171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72
9.1 本文的重要研究结论172
9.2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74
9.3 本章小结174
参考文献175
附录A 全文附表索引185
附录B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188
后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