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文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间文学教程
  • 毕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71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民间文学-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间文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1

第一节 民间文学术语和概念1

民间文学术语1

民间文学概念的历史变化1

关于“民间文学”的“民间”4

关于“民间文学”的“文学”5

关于民间文学定义7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9

历史的记忆9

传承民间传统10

承载民间知识11

娱乐与教育功能12

民间文学的学术意义12

第三节 民间文艺学13

民间文艺学13

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14

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16

民间文艺学学科特点17

民间文艺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9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22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口头文本与文字文本22

口头性特征22

口头性特征的意义24

口头性特征的优劣25

口头文本与文字文本26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集体与个体27

集体性特征27

集体与个体29

集体性特征的意义30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历史传承与地理扩布31

传承性特征31

集体与个体传承33

地理扩布34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变异与传统35

变异性特征35

形成变异的原因36

变异与传统37

第三章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39

第一节 民间文学与诗歌传统39

国风、乐府开现实主义先河39

《诗经》和乐府开题材之先40

楚地巫风与楚辞40

楚地巫风与汉赋42

楚地巫风与竹枝词43

民歌与中国诗歌形式43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叙事文学44

民间文学与作家叙事44

话本与古代小说45

民间素材与戏剧影视文学47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51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民间文学上的联系51

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学51

中国与欧洲的民间文学联系53

中国与美洲民间文学的相似55

中国与东亚的民间文学57

中国与印度的民间文学58

中国与阿拉伯—波斯的民间文学61

第二节 世界各国各地区民间文学经典63

两河流域63

古埃及与阿拉伯半岛64

古代印度65

古代波斯66

东亚67

古希腊68

北欧及欧洲其他地区69

非洲和美洲71

第五章 神话73

第一节 神话的概念与神话的起源73

神话概念73

神圣的叙述74

神话的产生75

神话与原始宗教76

第二节 神话的分类78

宇宙起源神话78

人类起源神话81

文化起源神话85

英雄神话86

第三节 神话的价值与研究87

文化史价值87

文学的审美价值89

神话学89

中国神话学研究91

第六章 民间传说94

第一节 民间传说94

民间传说术语94

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95

民间传说的性质96

民间传说的产生途径97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分类98

民间传说分类98

人物传说100

中国的“四大传说”102

地方风物传说103

历史事件传说106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特征107

客观性和理想性108

可信性和传奇性109

民族性和地方性109

民间传说的流变110

第四节 民间传说研究111

奠基期111

拓展期112

多元发展期113

传说圈理论113

民间传说积层理论115

民间传说史研究115

第七章 民间故事117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概念、特点与传承117

民间故事的概念117

民间故事结构模式118

母题和故事类型119

套语与结构数121

民间故事传承人122

故事家的传承路线124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分类125

动物故事125

魔法故事126

生活故事129

民间笑话131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和故事学研究方法132

故事的起源和传播研究132

故事的价值与功能研究134

民间故事的结构和形态研究135

民间故事的传承研究136

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137

第八章 民间歌谣139

第一节 民间歌谣概述139

民间歌谣的概念139

民间歌谣的起源140

民间歌谣紧密伴随历史142

民间歌谣与民间生活144

民间歌谣的功能145

民间歌手147

歌会与歌谣传承149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分类150

概述150

劳动歌152

时政歌153

仪式歌156

情歌161

生活歌164

历史传说歌165

儿歌167

第三节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169

天籁之声169

质朴的语言171

套语的运用173

兴、比手法174

形式多样的歌体176

歌唱的语言艺术178

第九章 民间叙事诗180

第一节 民间叙事诗的概念与特征180

民间叙事诗定义180

民间叙事诗的界定181

诗的结构和诗的语言182

历史性和文学性的交融184

演述形式多样化185

第二节 民间叙事诗的分类185

英雄历史叙事诗185

爱情婚姻叙事诗188

风俗哲理叙事诗190

第三节 民间叙事诗与民族文化圈192

吴语叙事诗和吴语文化圈193

傣族叙事诗和傣语文化圈194

民间叙事诗繁荣的原因195

中国民间叙事诗研究196

第十章 史诗199

第一节 史诗的定义和分类199

史诗的概念199

史诗的认同表达201

史诗的价值202

英雄史诗203

创世史诗207

中国三大史诗207

《格萨(斯)尔》208

《江格尔》209

《玛纳斯》210

第二节 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211

史诗艺人211

神授或梦授说213

演唱史诗的严肃性214

第三节 史诗的研究理论和方法215

“荷马问题”215

瓦尔特·海西希的史诗研究216

口头理论218

表演理论219

研究史诗的一般步骤和环节219

第十一章 民间谚语、谜语222

第一节 民间谚语222

民间谚语的概念222

民间谚语的起源与发展224

民间谚语的价值225

民间谚语的内容226

民间谚语艺术特点231

第二节 民间谜语233

谜语概述233

谜语与灯谜235

民间谜语分类237

民间谜语的表现手法240

民间谜语的特点241

民间猜谜活动243

第十二章 民间说唱245

第一节 民间说唱的界定与分类245

叙述体的表演艺术246

音乐和语言的有机结合247

形式与内容多样248

明显的娱乐化倾向249

第二节 民间说唱的源流与发展250

说唱艺术的萌芽与初步发展250

说唱艺术走向成熟251

说唱艺术的繁荣252

向近代曲艺的转化253

第三节 民间说唱的主要种类255

鼓曲255

弹词257

评书(评话)258

相声259

快板、快书260

伊玛堪261

摩苏昆261

乌钦262

子弟书262

乌力格尔和好来宝263

琵琶歌263

大本曲264

章哈265

理词和议榔265

末伦和比喻267

第十三章 民间戏曲268

第一节 民间戏曲的概念与特点268

民间戏曲概说268

民间戏曲的源头269

民间戏曲的特点270

民间戏曲的传承272

第二节 民间戏曲的主要种类273

傩戏273

秧歌戏和采茶戏275

花鼓戏276

花灯戏276

道情戏276

道具戏277

藏戏277

吹吹腔278

壮戏279

傣戏280

侗戏281

地戏与谷艺281

第三节 民间戏曲研究281

研究概况281

傩戏研究283

《中国戏曲志》284

第十四章 民间文学搜集与调查286

第一节 民间文学搜集的历史与现状286

古代民间文学搜集286

水书289

彝文古籍文献289

藏文古籍文献290

纳西文古籍文献290

壮文古籍文献291

白文古籍文献291

傣文古籍文献291

突厥语古籍文献292

蒙古文古籍文献292

现、当代的民间文学搜集293

第二节 全面搜集与忠实记录295

全面搜集295

民间文学普查296

搜集活动方式297

忠实记录298

搜集和记录者的修养300

第三节 民间文学资料的保存与保管301

民间文学资料保管301

完善民间文学分类体系302

建立档案制度304

制定完善的技术保护措施306

第四节 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编辑出版与翻译306

民间文学编辑与出版306

民间文学整理原则308

编辑与出版者的责任310

科学版本和普及版本311

民间文学翻译312

第十五章 民间文学研究314

第一节 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314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314

英国民间文学研究315

法国民间文学研究316

北欧各国民间文学研究317

俄国的民间文学研究319

美国的民间文学研究320

日本民间文学研究320

朝鲜半岛的民间文学研究321

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研究方法322

神话学派及其研究法322

语言学派324

流传学派325

人类学派理论与方法326

心理学研究327

芬兰学派及其研究方法328

功能学派和功能分析法329

结构主义研究330

第三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31

方法和方法论331

田野作业法333

描写的方法334

比较的方法335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336

第十六章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兴起与发展337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民间文学研究337

古代的民间歌谣研究337

古代的神话观338

古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339

晚清时期的民间文学研究340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兴起与发展342

民间文学研究的产生与发展342

民间文学研究的拓展345

20世纪50~80年代前的民间文学研究346

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间文学研究347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建设349

多民族的民间文学349

多种语言的民间文学350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间文学351

建设和发展民间文艺学理论352

加强队伍建设354

建议阅读书目355

后记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