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912671.jpg)
- 马晓雪,倪志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03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3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3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4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5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拓扑结构8
1.3.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8
1.3.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9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2
1.4.1 层次模型12
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3
1.4.3 TCP/IP参考模型16
1.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18
1.5.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8
1.5.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0
第2章 物理层22
2.1 数据通信基础22
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22
2.1.2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23
2.1.3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25
2.1.4 多路复用技术28
2.2 数据交换技术31
2.2.1 电路交换31
2.2.2 存储转发交换32
2.2.3 交换技术的比较32
2.3 传输介质33
2.3.1 双绞线34
2.3.2 同轴电缆34
2.3.3 光纤35
2.3.4 无线传输介质37
2.3.5 传输介质的选择38
2.4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39
2.4.1 物理层接口39
2.4.2 物理层接口举例40
第3章 数据链路层44
3.1 数据链路层基础44
3.1.1 数据链路层协议44
3.1.2 数据链路层分层结构及作用45
3.1.3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45
3.1.4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47
3.2 帧同步功能48
3.2.1 字节计数法48
3.2.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49
3.2.3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50
3.2.4 违规编码法51
3.3 差错控制51
3.3.1 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51
3.3.2 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52
3.3.3 循环冗余码55
3.3.4 海明码57
3.4 流量控制58
3.4.1 XON/XOFF方案59
3.4.2 窗口机制59
3.5 数据链路层协议62
3.5.1 停等协议62
3.5.2 顺序接收的管道协议66
3.5.3 选择重传协议67
3.6 协议描述与验证68
3.6.1 有限状态机模型68
3.6.2 Petri网71
3.6.3 其他协议描述语言72
3.7 链路通信规程举例73
3.7.1 起止式异步规程74
3.7.2 面向字符的同步规程75
3.7.3 面向比特的同步规程77
3.7.4 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规程79
第4章 网络层80
4.1 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80
4.1.1 虚电路操作方式80
4.1.2 数据报操作方式82
4.1.3 虚电路服务82
4.1.4 数据报服务83
4.2 路由选择83
4.2.1 最优化原则83
4.2.2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84
4.2.3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88
4.2.4 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95
4.2.5 广播路由选择96
4.2.6 多点播送路由选择97
4.3 拥塞控制98
4.3.1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100
4.3.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101
4.3.3 拥塞控制方法102
4.4 网络互连104
4.4.1 网络互连概述104
4.4.2 网桥技术108
4.5 TCP/IP模型互联层协议111
4.5.1 IP地址111
4.5.2 IP协议118
4.5.3 ARP协议与RARP协议124
4.5.4 ICMP协议126
4.5.5 IGMP协议127
4.5.6 IPv6129
第5章 传输层131
5.1 传输服务131
5.1.1 传输服务类型131
5.1.2 传输服务质量132
5.1.3 传输服务原语132
5.1.4 传输协议134
5.2 TCP/IP体系的传输层135
5.2.1 TCP/IP体系传输层中的两个协议135
5.2.2 传输层服务端口135
5.3 用户数据包协议UDP136
5.3.1 UDP报文格式137
5.3.2 UDP校验和138
5.4 传输控制协议TCP139
5.4.1 TCP协议可靠性概述139
5.4.2 TCP数据报格式140
5.4.3 TCP的连接管理142
5.4.4 TCP的自适应重发机制143
5.4.5 TCP的流量控制144
5.4.6 TCP的拥塞控制145
第6章 会话层及其高层147
6.1 会话层147
6.1.1 会话连接的建立和释放147
6.1.2 会话层管理147
6.1.3 OSI会话协议148
6.2 表示层148
6.2.1 抽象语法标记ASN.1语法149
6.2.2 ASN.1基本编码规则150
6.3 应用层151
6.3.1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151
6.3.2 报文处理系统152
6.3.3 应用层协议153
第7章 常用网络设备154
7.1 网络接口卡154
7.1.1 网络接口卡概述154
7.1.2 网卡的技术参数154
7.1.3 网卡的功能155
7.1.4 网卡的分类156
7.1.5 网卡的选择158
7.2 调制解调器159
7.2.1 调制解调器概述159
7.2.2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与用途159
7.2.3 调制解调器的种类159
7.2.4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160
7.3 集线器161
7.3.1 集线器概述161
7.3.2 集线器的类型161
7.3.3 集线器的选择162
7.4 交换机163
7.4.1 交换机概述163
7.4.2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163
7.4.3 交换机的种类164
7.4.4 交换机的堆叠165
7.5 路由器165
7.5.1 路由器概述165
7.5.2 路由器的功能165
7.5.3 路由器的分类166
7.5.4 路由器的选择166
7.6 中继器167
7.6.1 中继器概述167
7.6.2 中继器的功能168
7.7 网桥168
7.7.1 网桥概述168
7.7.2 网桥与路由器的比较168
7.7.3 网桥的种类169
7.8 网关170
7.8.1 网关概述170
7.8.2 网关的种类170
第8章 因特网应用172
8.1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和展望172
8.1.1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172
8.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74
8.1.3 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174
8.2 域名系统DNS176
8.2.1 DNS概述176
8.2.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177
8.2.3 域名解析178
8.3 电子邮件181
8.3.1 电子邮件的地址181
8.3.2 电子邮件传输协议181
8.3.3 邮件服务器182
8.3.4 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过程182
8.3.5 电子邮件的编码格式183
8.4 万维网184
8.4.1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184
8.4.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84
8.4.3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184
8.4.4 WWW的工作模式186
8.5 文件传输187
8.5.1 文件传输协议FTP187
8.5.2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189
8.5.3 网络文件系统NFS190
8.6 远程登录190
8.6.1 远程登录概述190
8.6.2 Telnet协议191
8.6.3 Telnet工作原理191
第9章 网络管理193
9.1 网络管理概述193
9.1.1 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194
9.1.2 网络管理的功能194
9.2 SNMP196
9.2.1 网络管理系统的含义196
9.2.2 网络资源的表示196
9.2.3 网络管理系统模型198
9.2.4 网络管理标准化组织199
9.3 网络管理协议SNMP200
9.3.1 SNMP的发展200
9.3.2 SNMP的基本框架201
9.3.3 管理信息结构204
9.4 网络管理系统软件205
第10章 网络安全206
10.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206
10.1.1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206
10.1.2 网络安全漏洞与威胁212
10.1.3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215
10.2 数据加密技术217
10.2.1 加密的基本方法220
10.2.2 密码体制分类221
10.2.3 典型加密算法222
10.2.4 传输加密与存储加密226
10.3 访问控制227
10.3.1 系统访问控制227
10.3.2 资源访问控制228
10.4 防火墙技术229
10.4.1 防火墙概述229
10.4.2 防火墙的类别230
10.4.3 防火墙的使用231
10.4.4 使用防火墙的问题233
10.4.5 防火墙的管理233
10.5 入侵检测技术233
10.5.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233
10.5.2 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235
第二部分 网络操作系统第11章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1.1 系统概述241
1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242
11.2.1 手工操作阶段242
11.2.2 批处理系统阶段242
11.2.3 多道批处理系统242
11.2.4 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243
11.2.5 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243
11.3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44
11.3.1 操作系统的特性244
11.3.2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244
11.3.3 现代操作系统的结构245
第12章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12.1 进程管理246
12.1.1 进程的定义246
12.1.2 进程的状态及其变化247
12.1.3 进程的实现248
12.1.4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250
12.1.5 进程间通信259
12.1.6 进程调度261
12.1.7 线程及其管理264
12.2 设备管理264
12.2.1 输入/输出设备及其软件设计原则264
12.2.2 系统输入/输出的控制过程265
12.2.3 设备分配266
12.3 存储管理270
12.3.1 覆盖与交换技术270
12.3.2 分页技术270
12.3.3 分段技术272
12.3.4 虚拟存储技术272
12.3.5 页面替换算法273
12.4 文件系统274
12.4.1 概述274
12.4.2 文件的组织与存取274
12.4.3 目录结构275
12.4.4 文件的存取控制276
12.4.5 文件系统的用户接口278
第13章 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13.1 共享资源的管理279
13.1.1 文件的共享279
13.1.2 共享打印机280
13.1.3 共享内存280
13.2 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280
13.3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保护281
13.3.1 身份鉴别与认证281
13.3.2 系统审核283
13.3.3 安全操作系统的设计283
13.4 网络通信应用编程接口285
13.4.1 NetBIOS接口286
13.4.2 UNIX BSD Socket编程接口290
13.4.3 WinSock编程接口294
第14章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294
14.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简介296
1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体系结构298
14.2.1 用户模式298
14.2.2 内核模式299
14.3 Windows Server 2003的内存管理301
14.4 Windows Server 2003的存储和文件系统服务301
14.4.1 磁盘管理301
14.4.2 可移动存储302
14.4.3 远程存储302
14.4.4 分布式文件系统303
14.4.5 NTFS文件系统304
14.5 Windows Server 2003的活动目录306
14.5.1 目录形式的数据存储307
14.5.2 活动目录和安全性307
14.5.3 活动目录的架构307
14.5.4 全局编录的角色309
14.5.5 查找目录信息309
14.5.6 活动目录的复制310
14.5.7 活动目录客户端311
第15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312
15.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312
15.2 Linux体系结构313
15.2.1 Linux系统层次结构313
15.2.2 Linux内核结构313
15.3 Linux的内存管理315
15.4 Linux的进程管理316
15.4.1 进程管理的数据结构316
15.4.2 进程的状态及其变化317
15.4.3 进程的创建317
15.4.4 进程的调度318
15.4.5 进程的终止318
15.5 Linux中的文件系统319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