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震荡与变革 20世纪的教育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震荡与变革 20世纪的教育技术
  • 张诗亚,周谊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143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震荡与变革 20世纪的教育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人的发展与发展人的技术1

一、教育世纪与教育危机3

(一)教育的世纪4

(二)教育的危机28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46

(一)智能形态的技术46

(二)物化形态的技术47

(三)传统的教育技术47

(四)现代教育技术48

第二章 漫长的史前史50

一、教育的起源与的教育技术50

(一)教育的起源50

(二)教育的技术51

(一)原始文化中的教育技术58

二、文化的发展与教育技术58

(二)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技术60

第三章 工业革命与教育技术71

一、工业革命概况71

(一)棉纺织业的革命71

(二)机器工业的革命72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72

二、效益杠杆与班级教育76

(一)夸美纽斯与班级教学技术76

(二)贝尔--兰卡斯特的导生制78

三、工业革命的馈赠79

(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技术81

(二)赫尔巴特的教育技术84

(三)义务教育88

(一)视听教育的出现和发展89

第四章 二战前的教育技术89

一、视觉教育--听觉教育--视听教育89

(二)对视听教育的研究92

二、教育技术发展反思的萌芽94

(一)桑代克的研究和教育技术94

(二)杜威的研究与实践97

(三)蒙台梭利的研究与教育技术98

(四)德可乐利的教育技术103

(五)智力商数与比内量表106

第五章 战争中的奇迹112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要求112

二、非常要求产生非常措施114

三、非常措施的意外效果116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效果116

(三)战争中教育技术的影响117

(二)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117

(四)向世界扩展的影响119

第六章 战后的飞跃122

一、多样化的大众传播媒介122

(一)无线电广播教育122

(二)电声教学系统124

(三)电视机用于教学125

(四)计算机与教育技术131

二、程序教学运动152

(一)普莱西程序154

(二)斯金纳程序154

(三)克劳德程序155

(四)凯程序156

(一)个别化教学的历史157

三、个别化教学的新潮157

(二)班级教学的不足158

(三)新的个别化教学159

(四)个别化教学的新潮160

第七章 经验理论时代163

一、戴尔的“经验之塔”163

(一)对经济效益的崇拜163

(二)“经验之塔”及其教学模式164

(三)对戴尔“经验之塔”的评价167

二、传播学模式168

(一)传播学的理论168

(二)教学过程中的传播模式172

(三)对传播学理论的简要评价175

(一)普莱西的程序教学理论177

一、程序教学论177

第八章 从心理学到系统论177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178

二、教育技术的系统论183

(一)战略上的系统工程183

(二)战术上的系统方法195

第九章 寻求新理论的趋势203

一、认知技能获得论203

(一)计算机学习环境及其特征203

(二)计算机学习环境中认知技能的获得及其理论基础205

二、群体动力学207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的产生208

(二)群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教育技术209

三、人工科学211

(一)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212

(二)西蒙教授的新理论213

(三)人工的事物和自然的事物214

(四)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216

(五)模拟与抽象217

(六)计算机模拟学习与人类学习219

四、气功理论与特异功能222

(一)气功的简要历史222

(二)气功的特点223

(三)气功的功能224

(四)特异功能226

第十章 震荡与冲击232

一、震中面面观232

(一)教育技术与教职员233

(二)教育技术与学习者239

(三)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243

(四)教育技术与教学形式251

二、冲击波的辐射259

(一)社会经济261

(二)社会政治269

(三)社会生活方式276

(四)对农民的影响280

第十一章 未来的趋势与跨世纪的革命282

一、乐观与悲观的争论282

(一)悲观派的看法282

(二)乐观派的看法286

(三)脚踏实地的预测290

二、革命--无庸争辩的事实305

(一)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305

(二)第四次教育革命的特征306

主要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