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州市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连州市志
  • 连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714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208页
  • 文件大小:435MB
  • 文件页数:1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连州市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林文钊1

序二&黄裕团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篇 建置 区划49

第一章 建置49

第一节 境域49

第二节 沿革49

第二章 区划54

第一节 政区设置54

第二节 市区和镇乡72

第二篇 自然环境90

第一章 自然地理90

第一节 地质90

第二节 地貌92

第三节 土壤94

第四节 山脉河流97

第五节 气候 物候99

第二章 自然资源104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4

第二节 水资源108

第三节 矿产资源111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114

第五节 野生植物资源117

第三章 自然灾害123

第一节 水灾124

第二节 旱灾129

第三节 冻灾132

第四节 风雹134

第五节 病虫灾害135

第六节 雷暴地震136

第三篇 经济综述137

第一章 经济概况137

第一节 经济总量138

第二节 生产率与国民收入143

第三节 经济结构145

第四节 人民生活149

第二章 经济管理155

第一节 计划155

第二节 物价157

第三节 质量技术监督162

第四节 审计164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165

第六节 统计171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172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3

第二节 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175

第三节 流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176

第四节 财政税务经济体制改革179

第五节 金融保险经济体制改革182

第六节 企业破产183

第四篇 农林水186

第一章 机构1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86

第二节 指导服务机构188

第二章 生产条件与分区191

第一节 生产条件191

第二节 分区196

第三章 种植业197

第一节 粮食作物198

第二节 经济作物201

第四章 养殖业205

第一节 畜牧业206

第二节 水产业212

第五章 水稻生产217

第一节 气候与水分217

第二节 面积与产量219

第三节 耕作技术改革221

第四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222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225

第六章 林业225

第一节 森林资源226

第二节 森林营造235

第三节 森林管护239

第四节 生态建设区(镇)244

第七章 水利247

第一节 水利建设248

第二节 水土保持256

第三节 水利管理256

第五篇 工业 能源258

第一章 工业2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8

第二节 规模与效益261

第三节 工业门类272

第四节 企业管理285

第五节 乡镇企业288

第二章 能源291

第一节 资源概况292

第二节 能源开发294

第三节 电力管理301

第六篇 商业 旅游 对外经贸314

第一章 商业3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5

第二节 经营体制318

第三节 商品购销323

第四节 商业市场339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345

第六节 粮油347

第二章 旅游3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4

第二节 景区景点355

第三节 旅游服务361

第三章 对外经济贸易3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5

第二节 对外经济合作368

第七篇 交通 邮电375

第一章 交通375

第一节 机构376

第二节 陆路378

第三节 水路385

第四节 桥梁389

第五节 运输400

第六节 交通管理412

第二章 邮电426

第一节 机构426

第二节 邮政428

第三节 电信通信431

第四节 专用通信439

第八篇 城乡建设442

第一章 城区建设442

第一节 城建规划442

第二节 市政基础设施445

第三节 生活服务设施455

第四节 文教卫生体育设施455

第五节 城区改造457

第六节 居民住宅459

第二章 集镇建设460

第一节 建设规划460

第二节 建设概况462

第三章 村庄建设464

第一节 村庄分布与特点464

第二节 房屋宅地选择466

第三节 改造与新建466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46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7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468

第三节 工程报建管理469

第四节 城乡建设档案管理471

第五章 建筑业471

第一节 行业管理471

第二节 建筑企业473

第三节 建筑设计478

第四节 重点建筑工程选介478

第六章 房地产业479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479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480

第三节 房产与物业管理481

第七章 环境保护483

第一节 机构与设备484

第二节 环境监测484

第三节 污染查处与治理491

第四节 环境建设495

第九篇 财税 金融501

第一章 财税501

第一节 机构501

第二节 财政收支504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514

第四节 债券发行519

第五节 税制税种520

第六节 税收征管530

第七节 税务稽查531

第二章 金融 保险532

第一节 金融533

第二节 金融监督539

第三节 存贷款543

第四节 银行代理业务547

第五节 保险业务548

第六节 证券557

第十篇 党派 群团55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连州市地方组织558

第一节 中共连州市委558

第二节 主要会议577

第三节 主要工作580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梗概597

第一节 抗美援朝597

第二节 土地改革598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599

第四节 三大改造599

第五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601

第六节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603

第七节 整风整社和“反右倾”运动605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606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607

第十节 拨乱反正610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连县地方组织611

第一节 县党部611

第二节 主要活动613

第四章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617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连州市委员会617

第二节 九三学社连州支社618

第三节 民主建国会连州小组619

第五章 群众团体619

第一节 工人组织619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622

第三节 妇女组织627

第四节 农民组织629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630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632

第七节 台胞、台属联谊会633

第八节 文艺工作者组织634

第九节 残疾人组织634

第十一篇 人大 政府 政协63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35

第一节 连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35

第二节 连州市人民代表大会637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649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53

第二章 政府656

第一节 政府机关设置656

第二节 政务纪要676

第三节 行政制度改革与法制建设679

第三章 政协684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684

第二节 机构685

第三节 政协委员689

第四节 主要工作692

第十二篇 公安 司法696

第一章 公安696

第一节 机构696

第二节 侦查与打击698

第三节 户籍与出入境管理701

第四节 治安管理702

第五节 监狱看守所管理706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706

第七节 消防工作708

第八节 公安装备711

第二章 检察712

第一节 机构712

第二节 刑事检察713

第三节 经济法纪与监所检察715

第四节 民事行政与控告申诉检察716

第五节 检察制度改革717

第三章 审判718

第一节 机构718

第二节 刑事审判720

第三节 民事与经济审判720

第四节 行政审判与申诉复查721

第五节 执行722

第六节 审判制度改革723

第四章 司法行政724

第一节 机构724

第二节 法制宣传724

第三节 人民调解726

第四节 律师与公正726

第五节 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728

第十三篇 民政 民族 外事 人口729

第一章 民政729

第一节 机构设置729

第二节 拥军 优抚 安置730

第三节 烈士褒扬734

第四节 革命老区建设734

第五节 社会福利740

第六节 灾害救济744

第七节 婚姻管理745

第八节 残疾人工作745

第九节 殡葬改革747

第十节 地界勘察和地名管理747

第十一节 村民自治749

第十二节 社团登记管理750

第二章 民族750

第一节 汉族750

第二节 少数民族750

第三节 瑶族乡建设753

第三章 外事754

第一节 参观考察754

第二节 经济技术合作755

第三节 出访管理755

第四章 人口755

第一节 人口数量755

第二节 人口分布760

第三节 人口构成763

第四节 计划生育771

第十四篇 人事 劳动 社保779

第一章 人事工作7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9

第二节 干部队伍779

第三节 机构人事编制787

第四节 工资 补贴 福利789

第五节 离退休制度794

第二章 劳动保障7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797

第二节 工人798

第三节 企业职工工资、奖金808

第四节 工人退休、退职和下岗职工生活保障811

第三章 社会保险812

第一节 机构812

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812

第三节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816

第十五篇 军事818

第一章 军事组织818

第一节 军事机构818

第二节 驻军及设施824

第三节 地方武装830

第二章 重要战事833

第一节 唐至清代战事833

第二节 民国初期战事835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战事836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837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839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840

第三章 兵役制度842

第一节 募兵制843

第二节 征兵制843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844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和义务与志愿相结合兵役制844

第五节 预备兵役制845

第四章 民兵846

第一节 教育训练846

第二节 武器装备848

第三节 战备执勤与生产建设849

第五章 国防动员850

第一节 国防动员机构851

第二节 人民防空852

第三节 国防教育853

第十六篇 教育 科学技术855

第一章 教育855

第一节 教育行政855

第二节 各类教育857

第三节 教师队伍877

第四节 新中国教育改革884

第五节 教学研究888

第六节 考试制度890

第七节 教育经费895

第八节 教学设施899

第二章 科学技术902

第一节 组织体系与科技队伍902

第二节 科技活动905

第三节 科技成果911

第十七篇 文化918

第一章 群众文化与专业团队918

第一节 群众文化组织和辅导机构918

第二节 专业团队和文艺组织919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920

第四节 民间艺术922

第二章 文艺创作与文史整理研究927

第一节 文艺团体927

第二节 文学创作928

第三节 艺术创作934

第四节 文艺刊物和专集937

第五节 文史整理研究938

第三章 文化设施设备9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