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外循环技术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体外循环技术指导
  • 龚庆成主编;刘凤珍,倪虹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674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体外循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体外循环技术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体外循环设备及装置1

第一节 氧合器1

一、历史1

二、常用氧合器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3

三、安贞医院氧合器使用情况10

第二节 过滤器13

一、微栓过滤器的原理及分型13

二、微栓过滤器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4

第三节 人工心肺机16

一、人工心肺机概述16

二、人工心肺机的组成16

三、人工心肺机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处理24

四、人工心肺机的维护与保养24

第四节 变温水箱25

一、全自动变温水箱特点25

二、常见变温水箱25

三、变温水箱使用的注意事项26

四、变温水箱的维护与保养27

第五节 体外循环中的监测装置27

一、生命体征监测装置27

二、连续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27

三、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监测仪28

四、血气电解质监测仪28

五、脑氧饱和度监测仪29

第六节 体外循环管道和插管29

一、体外循环管道29

二、体外循环插管33

第2章 体外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38

第一节 体外循环的生化改变38

一、体外循环中的电解质紊乱38

二、体外循环中的酸碱平衡47

三、体外循环期间的酸碱平衡紊乱54

四、pH稳态和α稳态59

第二节 体外循环的心脏改变63

一、心脏生理特点63

二、心肌缺血缺氧后的形态学改变67

三、心肌缺血缺氧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68

第三节 体外循环脑的改变72

一、脑组织的生理特点73

二、体外循环对脑的影响73

三、体外循环后脑损伤的临床表现78

四、体外循环引起脑变化的因素79

五、体外循环引起脑损伤的主要机制81

第四节 体外循环肺的改变84

一、体外循环对肺呼吸功能的影响84

二、体外循环对肺代谢功能的影响87

第五节 体外循环肾和肝的改变87

一、体外循环肾的改变87

二、体外循环肝的改变89

第六节 体外循环消化系统的改变91

一、体外循环消化道的改变91

二、体外循环胰腺的改变92

第七节 体外循环的血液学改变94

一、体外循环对红细胞的影响94

二、体外循环对白细胞的影响96

三、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98

第八节 体外循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02

一、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原因102

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表现及干预103

第九节 体外循环引起的炎性反应106

一、体外循环引起炎性反应的机制106

二、炎性反应治疗方法110

第3章 体外循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120

第一节 心肌保护120

一、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121

二、再灌注损伤的决定因素124

三、心肌保护的原理132

四、术中心肌保护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138

五、心肌保护的进展149

第二节 脑保护155

一、脑损伤的原因及机制155

二、脑保护的措施及方法159

三、深低温停循环时的脑保护161

四、围手术期神经精神功能评价的方法及意义163

第三节 肺保护165

第四节 肾保护167

第五节 血液保护168

一、血液保护的基本方法169

二、合理血液稀释169

三、自体血细胞回收170

四、血液超滤174

五、药物的应用175

第六节 消化系统保护176

第七节 脊髓保护177

一、脊髓的血供177

二、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178

三、脊髓保护方法179

第4章 体外循环的一般管理191

第一节 体外循环前的准备191

一、了解病史和基本情况191

二、了解各项检查结果192

三、术前讨论193

四、体外循环仪器和物品的选择193

五、药品的准备195

第二节 体外循环系统的安装及预充排气196

一、氧合器的安装与预充排气196

二、心脏停搏液灌注装置的安装与排气200

第三节 体外循环预充和血液稀释204

一、体外循环的预充204

二、血液稀释的概念及意义206

三、预充和血液稀释的方法208

第四节 体外循环运转前检查项目210

第五节 停静脉的依据211

第六节 停静脉后的体外循环工作212

一、停静脉后的注意事项212

二、机器余血的处理212

三、体外循环物品的处理213

四、填写整理体外循环记录和小结214

第5章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216

第一节 体外循环基本灌注技术216

一、常温体外循环216

二、浅低温体外循环217

三、中低温体外循环218

四、深低温体外循环218

五、上下半身分别灌注223

六、左心转流223

第二节 搏动灌注224

一、搏动灌注的基本理论225

二、搏动灌注在临床的应用226

第6章 体外循环中的监测及调节231

第一节 生命体征的监测231

一、心电图231

二、动脉血压232

三、中心静脉压234

四、左房压235

五、温度235

六、脑功能和脑电图236

七、尿量及性状238

第二节 血气及生化指标的监测238

一、血气化验238

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240

三、血钾240

四、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241

五、其他生化指标241

六、渗透压242

第三节 灌注指标的监测242

一、动脉供血路压力242

二、动脉流量243

三、吸引泵流量244

四、氧合器血平面监测244

五、氧和二氧化碳流量245

六、周围组织循环状况246

七、动、静脉管路情况246

八、抗凝与凝血状况监测246

第四节 其他监测项目248

一、心肌pH值测定248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通畅性的判断248

三、术中超声监测249

第7章 体外循环中的用药251

一、肝素和鱼精蛋白251

二、糖皮质激素254

三、血液保护药物254

四、预充液256

五、利尿剂259

六、抗生素259

七、血管活性药物260

八、其他药物263

第8章 体外循环中的超滤与血液透析267

一、概述267

二、超滤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70

三、体外循环中血液透析的应用274

第9章 不同病种的体外循环管理277

第一节 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技术277

一、设备的选择278

二、体外循环准备280

三、灌注技术282

四、深低温停循环灌注方法287

五、改良超滤及平衡超滤289

六、婴幼儿急诊体外循环289

第二节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291

一、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灌注方法291

二、体外循环管理特点292

第三节 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293

第四节 冠心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294

一、冠心病的病理生理294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时的体外循环方法294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时的心肌保护296

第五节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体外循环注意事项298

一、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概况298

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转为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原因299

三、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期间的备体外工作301

第六节 重症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特点303

第七节 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304

一、概述304

二、近段胸主动脉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305

三、远段胸主动脉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314

四、夹层动脉瘤手术时应注意的问题318

第八节 体外循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318

一、升主动脉手术的灌注方法319

二、主动脉弓手术的灌注方法325

三、胸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手术的灌注方法330

四、主动脉弓离断手术的灌注方法336

五、体外循环在布加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336

第九节 心脏黏液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特点338

一、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339

二、体外循环管理特点340

第十节 脏器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342

一、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342

二、体外循环技术在肺移植手术中的应用347

三、心肺联合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352

第十一节 肺栓塞的体外循环特点355

一、概述355

二、手术指征355

三、体外循环管理特点356

第十二节 再次手术的体外循环注意事项357

一、概述357

二、体外循环注意事项358

第十三节 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注意事项361

一、手术分类及适应证362

二、切口类型与选择362

三、体外循环注意事项363

第十四节 体外循环在急诊中的应用364

一、急诊体外循环的应用范围364

二、急诊体外循环的准备366

三、急诊体外循环的方法367

四、急诊体外循环管理的特点369

第十五节 妊娠期的体外循环管理特点371

第十六节 冷凝集阳性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注意事项372

一、概述372

二、体外循环注意事项373

第10章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及其他领域的应用381

第一节 概述381

第二节 体外循环在其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382

一、体外循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382

二、体外循环在胸外科中的应用383

三、体外循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385

四、体外循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387

五、体外循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388

六、体外循环在器官移植供体保护中的应用389

第三节 体外循环在危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389

一、体外循环在心血管系统急症中的应用390

二、体外循环在呼吸系统急症中的应用391

三、体外循环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391

四、体外循环用于意外低温的抢救392

第四节 体外循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93

一、体外循环用于肺隔离灌注化疗393

二、体外循环用于局部腹腔、肝隔离灌注393

三、体外循环用于局部肢体灌注394

四、体外全身热疗用于肿瘤的治疗394

第11章 体外循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96

第一节 低心排综合征396

一、概述396

二、病因396

三、预防措施397

四、治疗原则397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399

一、概述399

二、病因399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400

四、预防及治疗措施401

第三节 出血401

一、原因及机制402

二、预防及治疗措施402

第四节 肺功能不全403

一、概述403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03

三、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表现404

四、肺功能不全发生的原因及机制405

五、预防及处理措施406

第五节 脑部并发症409

一、临床表现409

二、危险因素410

三、脑损伤的原因及机制410

四、预防及处理措施412

第12章 体外循环中的意外及处理414

一、氧合器意外及处理414

二、机械性故障及处理421

三、动脉空气栓塞422

四、动脉供血管意外423

五、抗凝障碍425

六、其他意外426

第13章 呼吸循环辅助技术430

第一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431

一、IABP的历史431

二、IABP的工作原理432

三、IABP的主要组成部分433

四、IABP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应用指征434

五、IABP的抗凝436

六、IABP的临床操作436

七、IABP应用失败原因443

八、IABP的并发症444

九、IABP临床应用经验446

十、结束语451

十一、附件451

第二节 心室辅助453

一、概述453

二、心室辅助临床应用456

三、展望464

第三节 体外膜肺氧合465

一、体外膜肺氧合的历史及概况465

二、体外膜肺氧合的原理和方法469

三、体外膜肺氧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74

四、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技术479

五、体外膜肺氧合的进展486

六、结束语489

第14章 微创体外循环装置492

第一节 微创体外循环背景492

第二节 微创体外循环设备的共同特点493

第三节 微创体外循环设备的功能特性494

一、微型化494

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96

三、密闭性497

四、吸回血液的处理497

五、广泛适用和灵活性498

六、其他微创性设计498

第15章 体外循环进展502

一、体外循环应用领域的进展502

二、体外循环设备的进展503

三、体外循环技术的进展507

附录A 体外循环预充液流量预算表527

附录B 体外循环运转记录528

附录C 体外循环常见缩略语英汉对照531

彩图5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