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乐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乐学
  • 童忠良等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398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传统音乐-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声、音、律、调、韵1

第一节 声与音3

一、声3

二、音4

三、音阶的概念5

四、五声音阶6

五、五声的地位7

六、五声调式8

七、五正声与二变声10

八、七声音阶11

第二节 律与调13

一、律13

二、十二律14

三、律位16

四、调17

第三节 韵18

一、韵的特殊性18

二、摇声18

三、摇声与语言声调20

四、音腔22

习题一23

第二章 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25

第一节 古代律学的基础理论27

一、乐学与律学的关系27

二、先秦有关声学的基本概念28

三、度、量、衡与黄钟标准29

四、正律器及律数33

五、管律的探求35

一、正律、变律与十二律位体系36

第二节 十二律位与旋宫理论36

二、旋宫理论与律制探求39

第三节 多于十二的三分损益正、变律体系43

一、钟律43

二、琴律50

三、京房六十律52

四、荀勖笛律55

五、三百六十律与祖孝孙十二律旋宫法56

六、蔡元定十八律58

第四节 十二律正律系统60

一、《吕氏春秋》十二律60

二、何承天新律61

三、王朴律64

四、朱载堉新法密率67

习题二69

第三章 中国传统记谱法71

第一节 工尺谱73

一、工尺谱谱字73

二、工尺七调76

三、工尺谱板眼77

四、工尺谱译谱79

五、工尺谱演变80

六、燕乐半字谱81

七、俗字谱83

八、方格谱85

九、俗字谱遗存86

第二节 律吕谱和宫商谱88

一、律吕字谱的定音88

二、宫商字谱的定音89

第三节 古琴减字谱90

第四节 曲线谱93

第五节 锣鼓经95

习题三98

第四章 传统音阶103

第一节 五声音阶105

一、“音阶”的概念105

二、五声音阶及其省略形式106

第二节 七声音阶109

第三节 音阶正变阶名及音阶的正名116

一、音阶与正变阶名116

二、传统七声音阶的特性音级118

三、三种七声音阶的正名119

第四节 八音之乐与九声音列122

一、八音之乐122

二、九声音列124

习题四127

第五章 均、宫、调129

二、“均”的有关资料与不同角度的理解131

一、均、宫、调的基本概念131

第一节 均、宫、调的有关概念131

三、“宫”的有关资料与不同角度的理解133

四、“调”的有关资料与不同角度的理解134

第二节 同宫三阶与同均三宫135

一、同宫三阶的特征音程135

二、同均三宫及其五正声137

第三节 大三度定宫角138

第四节 小二度定正变141

一、三宫的小二度141

二、小二度排除法142

三、正声与变声的判别142

第五节 同均三宫实例剖析143

一、同均三宫与一曲三宫143

二、“白石三曲”概况144

三、不同的记谱法145

四、《杏花天影》调式分析146

五、《惜红衣》调式分析148

六、《醉吟商小品》调式分析150

七、工尺谱记谱应注意之处151

八、一曲三宫的“个案”151

九、十五调的比较151

十、关于同均三宫的学术探讨154

习题五155

第六章 旋宫转调159

第一节 旋宫161

一、旋相为宫161

二、转均旋宫163

第二节 转调166

一、转调的意义166

二、旋宫转调166

三、不旋宫转调167

四、扬调169

五、出调170

六、旋宫不转调172

七、旋宫与六声172

八、五声调式的阶名互换174

第三节 借字手法175

一、借字175

二、单借176

三、双借178

四、三借179

五、旋宫与工尺谱的唱名法181

习题六182

第七章 宫调的不同命名系统187

第一节 律、声命名系统的宫调189

一、律、声命名系统的特点189

二、律、声命名系统的运用190

一、琴调系统宫调的特点191

第二节 琴调系统的宫调191

二、琴调常用的几种定弦194

第三节 俗乐宫调系统与工尺谱系统196

一、俗乐宫调系统的特点196

二、清商三调宫调系统197

三、燕乐二十八调的宫调命名系统200

四、民间四宫系统的特点201

五、西安鼓乐四调203

六、南音弦管四调203

七、智化寺京音乐四调205

八、曲笛工尺七调206

第四节 词曲音乐及南北曲声腔系统209

习题七210

第八章 节奏、拍、板眼、板式、结构211

一、节奏213

第一节 节奏与拍213

二、拍214

三、拍的记录215

第二节 板眼与板式216

一、板眼216

二、实板与实眼217

三、虚板与虚眼218

四、“撤”与“催”219

五、板式及其类别220

六、常用板式的意义220

七、板式与节拍的对照222

八、板式中板眼与强弱对应的不确定性223

九、板式的五线谱译写224

第三节 几种常见传统声乐曲结构226

一、上下呼应式双句体226

二、起承转合式四句体227

三、非对称五句体228

四、加“赶句”的扩充结构229

五、“赶五句”230

六、“联八句”230

七、穿插体扩充结构231

第四节 几种常见传统器乐曲结构232

一、“宝塔形”232

二、“螺蛳结顶”234

三、“金橄榄”236

四、“鱼合八”237

习题八238

第九章 调式音级的数理逻辑241

第一节 数理逻辑与五度关系243

一、数理逻辑的基本特点243

二、五度链的逻辑关系243

三、商核的逻辑关系245

一、五声调式的三音列247

第二节 五声调式的定量分析247

二、两点定量分析法249

三、三音列实例分析250

第三节 七声调式的数理逻辑252

一、同主音系统的比较252

二、七声调式的四音列254

三、四音列与调头标志256

第四节 曾侯乙编钟的数理逻辑258

一、钟律音系网258

二、律位与同均三宫261

第五节 同均三宫的数理逻辑263

一、同均三宫的正声音阶263

二、“同均三宫”的下征音阶264

三、“同均三宫”的清商音阶265

四、律位差异的实例分析266

习题九268

第十章 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271

第一节 音乐观与乐系273

一、音乐观273

二、乐系划分274

第二节 几种较典型的调式音阶277

一、维吾尔族的常用调式音阶277

二、朝鲜族的常用调式音阶280

三、满族的常用调式音阶281

四、苗族的一种特色调式音阶282

第三节 几种较典型的节奏模式284

一、维吾尔族的常用固定节奏型284

二、乌孜别克族的特色节拍、节奏286

三、塔吉克族的常用节拍、节奏287

四、哈萨克族的常用节拍、节奏288

五、蒙古族的特色节奏型288

七、朝鲜族的节拍、节奏体系290

六、赫哲族的特色节奏型290

第四节 几种较典型的曲体结构294

一、维吾尔族“木卡姆”的曲体294

二、哈萨克民歌的词曲异步结构295

三、藏族歌舞音乐“堆谐”的曲体297

四、土家族“跳丧鼓”的曲体300

第五节 几种较典型的旋法302

一、蒙古族音乐的抛物线型旋法302

二、蒙古族音乐的甩音装饰性旋法303

三、蒙古族音乐的倚音装饰性旋法303

四、朝鲜族民歌的“轴心音”旋法304

五、维吾尔族民歌的“反S型”旋法304

六、土家族民歌的一种转调模式305

第六节 几种常见多声部织体309

一、支声型织体309

二、主调型织体311

三、复调型织体312

四、蒙古族音乐的多声部织体“潮尔”316

习题十318

第十一章 中西音体系的比较321

第一节 音体系的基本概念323

一、大小调体系与中国宫调理论323

二、不同的音体系324

第二节 基本音级的比较325

第三节 两种主音的比较327

一、音主与调头327

二、音阶的定义328

第四节 音阶类别的比较330

一、白键音阶330

二、对音阶与调式的不同看法332

一、正声的概念334

第五节 正声异同的比较334

二、五正声与特征音程335

三、同列多阶与正声易位337

四、三种归多六声音阶341

五、音阶结构与调式结构342

第六节 之、为调式的比较343

一、之调式与为调式343

二、重视宫音或主音344

三、商核与变音体系345

习题十一347

附录349

一、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选读349

二、传统宫调的演变362

三、中国古代乐律文献选录387

四、习题选答434

参考文献445

后记448

热门推荐